58億估值的云天勵飛股權激勵埋隱患,與早期業務骨干對簿公堂
提起云天勵飛,小伙伴們很陌生。這是一家2014年誕生在深圳的公司,通過AI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技術,研發和銷售面向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領域的人工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
其自主研發的DeepEye100芯片于2019年實現獨立商用,其供應商中有??低?、訊為科技等知名企業。早在2020年7月,云天勵飛估值已達57.5億元。
2020年12月8日,云天勵飛遞交招股書,2021年3月12日回復首輪問詢。上交所關注到云天勵飛存在相近時間、批次股權轉讓價格差異很大,從1元/股到500多元/股等問題,問詢是否涉及未披露的其他利益安排,股權是否存在糾紛?
云天勵飛答復稱,價格差異有合理性。(詳見下圖)但據知情人士向野馬財經透露,目前令云天勵飛頭疼的問題正是出現在股權激勵和價格上。
圖片來源:云天勵飛回復函
云天勵飛所處的行業正是當下人才競爭最為激烈的AI領域,企業為了爭奪人才都是花樣百出。但看起來,云天勵飛早期的股權激勵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
因股權激勵與早期員工對對簿公堂
知情人士透露,盡管云天勵飛宣傳的是通過股權激勵吸引人才,但是想要拿到云天勵飛的股權激勵沒有那么容易。因為股權激勵,公司離職的一些早期業務骨干已經和公司有了分歧。
2015年底,楊某去剛剛成立1年多的云天勵飛面試,云天勵飛可以給其3萬原始股。如果離職,公司回購。雖然,當時支付的薪酬不具吸引力,但是算上股權激勵,收益還是不錯的。
楊某在2015年12月23日,與云天勵飛簽訂了《勞動合同》。雙方約定,云天勵飛授予楊某3萬原始股,分4年行權。工作的前兩年,每滿一年可行使1萬股。之后兩年,工作每滿一年可行使5000股,行權價格為1元/股。若楊某與云天勵飛脫離勞動關系(如離職等),云天勵飛有權以2元/股回購。
圖片來源:民事判決書
3年后的2019年1月9日,楊某提出離職。按照合同約定,楊某手中有2.5萬股原始股符合行權條件,理應被放入員工持股平臺,分享公司成長的收益。但云天勵飛卻以種種借口不進行工商變更。
最終,楊某于1月16日離職,9天之后,云天勵飛支付了2.44萬元(回購款5萬減去楊某行權的2.5萬和稅)回購了楊某符合行權條件的原始股。
4個月后的5月30日,楊某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云天勵飛對符合行權條件的2.5萬原始股安排行權事宜,對應價值暫計100萬元。
一審判決,楊某敗訴。隨后他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二審,訴訟請求被駁回。
盡管敗訴,也讓我們窺見了早期技術骨干員工與云天勵飛的利益博弈。
而楊某的事并非孤例。2019年5月27日,在云天勵飛工作了2年的前員工WEI GUOHENG(韋某)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云天有限公司(云天勵飛前身)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將其符合行權條件的7萬原始股放入員工持股平臺并辦理相關工商登記手續,相應原始股價值暫計350萬元。同年7月,該訴訟被駁回。之后韋某申請上訴。
按照云天勵飛在《招股書》中的披露,二審還未開庭,不過因為《招股書》發布于2020年12月8日。事實上,該案二審已于今年1月8日開庭,終審結果還未出來。
圖片來源:天眼查
據前述知情人士介紹,韋某曾入選“珠江人才計劃”,還是云天勵飛獲得2018年深圳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申報項目的核心技術組成員之一,其與楊某都是云天勵飛引入的早期骨干創始團隊成員。
如今,因為股權激勵問題,楊某和韋某雙雙選擇起訴老東家云天勵飛。
上述知情人士則透露,除了對對簿公堂的兩位早期員工,還有一位早期員工也曾準備走法律途徑,但最終選擇和云天勵飛和解,但是對于和解金額向外界保密了。
他透露,這些案例的出現,讓情況類似的曾經獲得股權激勵的離職員工們,都在觀望已經和云天勵飛對簿公堂的案件走向,以及和解案例?!罢J為被公司套路了,不排除未來會爭口氣,通過法律等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他說。
不過,云天勵飛否認了有多位員工因股權激勵與其產生糾紛。
云天勵飛股權激勵有什么問題?
針對云天勵飛與員工出現的股權激勵訴訟,北京一家傳媒創業公司的總裁趙先生表示:“可能是云天勵飛早期在做股權激勵的時候,考慮的不夠周全,所以造成了離職員工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云天勵飛股權激勵不存在服務期限的要求。
圖片來源:招股書
在人工智能行業工作了已經4年的一位北京從業者分析,“云天勵飛股權激勵不設服務期限,如何保證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無論公司能否上市,員工的股份已經確定,并已進行工商登記,即便離職仍有行權。這在人工智能行業人才緊俏的情況下,無疑將持股員工的離職風險無限放大。但如果不做登記,那么又可能會引起訴訟糾紛。
易參創始人兼CEO黃怡然則提供了另一個角度:員工加入公司,拿到激勵的股權之后,需要遵守限售期的約定,無論是一年還是三年。因為公司既然給員工股權激勵,就表示對員工歷史貢獻的肯定、感謝,以后無論離職與否,已經成熟行權的這部分股權都是該員工的,不一定離職就要被公司回購。
而離職員工選擇與云天勵飛打官司的邏輯,與黃怡然所言殊途同歸。
黃怡然還表示,為了穩定公司的長遠發展,激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并不一定要通過股權激勵,才能讓員工好好工作。
股權支付代替薪酬?
AI行業的競爭以高端專業人才為基礎的。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人才仍處于嚴重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云天勵飛所處的視覺人工智能行業對研發等技術人才的要求較高,云天勵飛為挽留人才,采用了薪酬加股權激勵的模式。
《招股書》披露,2017年-2020年9月,云天勵飛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支付的薪酬總額分別為1304.72萬元、1675.12萬元、2.27億元、1.97億元。
以2019年為例,董監高2.27億元薪酬中,有2.08億元是股份支付,占比91.63%;2020年前3季度,董監高薪酬1.97億元,但其中包含股份支付1.89億元,占比95.94%。
因此有媒體質疑云天勵飛用股份支付替代薪酬。針對這一質疑,云天勵飛在回復問詢函的公告中解釋,人工智能行業是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公司的關鍵資源,核心團隊的穩定性對公司至關重要。通過股權激勵有助于激勵公司核心團隊、引進科研技術人員、 保證團隊穩定性,股權激勵使得公司、員工、股東三方利益有效結合,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公司長遠穩定發展。
依據目前已經在訴訟程序的案例,當事人之所以接受不具優勢的薪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還有上市預期的原始股激勵”。當這部分利益得不到滿足時候,認為拿了低薪入職的員工與公司的矛盾就激化了。
記者聯系云天勵飛詢問相關情況,其表示,“公司所實施的員工股權激勵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和市場慣例”。
眾所周知股權激勵已經是技術型企業吸引人才的一種常用方式,但已經暴露出來的股權之爭,也反映出不完善的股權激勵容易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股權激勵蠶食利潤
此外,云天勵飛這家公司,是一家比較特殊的公司。招股書披露,2017年,云天勵飛營收為0.5億元,凈利潤-0.55億元;2018年營收增長至1.33億元,但凈利潤為-1.99億元。2019年云天勵飛依舊沒能實現盈利,公司營收為2.3億元,凈利潤-5.1億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云天勵飛營收2.67億元,凈利潤-8.62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2020年9月30日,連續4年云天勵飛累計虧損超16億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2019、2020虧損的主要原因也和股權激勵有關。公司在《回復函》中稱,2019 年股份支付費用約2.08億元;2020 年 1-9 月約7.185億元。因此增加了當期費用,減少了營業利潤及凈利潤。
云天勵飛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認為,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符合行業慣例。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不存在對激勵對象服務期限的要求,在授予時一次性確認股份支付,符合會計處理規定。
未來法律聯合創始人李盛楠律師分析:“通常情況下,公司可能會選擇報告期第一年去做股權激勵安排,并進行一次性確認股份支付,這樣做是為了不增加之后報告期的虧損,能讓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從而滿足上市規則對其利潤的要求?!?/strong>
《招股書》披露,云天勵飛是通過深圳云天創享、珠海創享一號、珠海創享二號、珠海創享三號等員工股權激勵平臺實施了合計9.27億元的股權激勵。
云天勵飛還稱,若未來公司實施新的股權激勵計劃,仍將可能產生大額股份支付費用,進而延遲公司實現盈利。
但前述人工智能行業人士提醒:“AI行業為了挽留人才,多數有股權激勵計劃,但因為股權激勵引發訴訟的并不多,云天勵飛還是需要從已經發生的案例中汲取教訓,完善股權激勵方案,堵上漏洞?!?/strong>
猜你喜歡
??低暎鹤叱鲋涟禃r刻,但正陷于平庸
曾被資本市場譽為“安防茅”的??低?,雖然已經走出兩年前的至暗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正從之前的靚麗表現,歸于平庸。??低曌庸旧鲜惺兹掌瓢l,智能家居攝像機占7成營收
被稱為“小華為”的??低暺煜伦庸疚炇W絡12月28日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28.77元/股,早盤平開,但盤中“破發”,一度大跌12.5%報25.16元/股,中一簽人均虧掉1800多元。“??低暋眲?年來新低!馮柳抄底式加倉,龔虹嘉年內沒了260億
“安防茅”??低暠P中跌逾3%報29.31元/股,總市值2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