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芯片公司科創板上市夢滅
2020年,一堆頭頂“硬科技”“高估值”光環的人工智能和芯片公司排隊到科創板上市,但在新的一年,隨著審核趨嚴,曾經趨之若鶩的芯片公司們開始收斂起了想要一夜暴富的心。
上交所官網數據顯示,2020年12月12日-2021年3月2日,共有34家科創板IPO企業終止審核。而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科創板IPO企業終止審核的數量也才26家。近三個月科創板IPO企業終止數量已超過之前11個月的終止數量。據AI財經社統計,過去三個月至少有7家半導體企業被擋在IPO門外,包括國人科技、龍迅半導體、銳芯微電子、中科晶上、芯愿景、昆騰微電子、上海合晶,均是主動撤回申請。
有公司九成利潤靠政府補貼
成立于2006年的龍迅半導體(合肥)是一家主要從事高清視頻信號處理和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及相關 IP 研發、設計和銷售的芯片公司。龍迅在招股書中披露,自家的產品先后進入了高通、Intel等主芯片參考設計平臺,芯片方案也已經被蘋果、思科等大公司選用,部分已經小批量或者正式批量生產。
按照上交所規定,龍迅上市選擇的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但實際上公司是以1.454億元的營收險過申報的及格線。
雖然朋友圈看起來很亮眼,但龍迅半導體的造血能力實際上很羸弱。根據招股說明書,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龍訊獲得的政府補助對利潤總額的貢獻分別為 707.36 萬元、1238.00 萬元、1661.85 萬元和 625.80 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55.91%、45.04%、45.60%和 87.10%,占比非常大。從事半導體硅外延片制造的上海合晶同樣存在2019年九成利潤依賴政府補貼的尷尬。
銳芯微電子、昆騰微電子兩家芯片公司都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且仍虧損,這意味著短期內不能給投資者分紅。
另一家企業芯愿景曾被冠以國產EDA第一股。EDA是芯片設計的必備工具,國際上主要被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三家壟斷,國產芯片要突圍,EDA工具是關鍵一役。但在芯愿景的招股書里,EDA授權收入不足3%。而對芯愿景上市最有殺傷力的是,在去年8月,芯愿景報告期內五大客戶之一舉報芯愿景在6年的交易里共拖欠其557萬元發票,并向國家稅務總局及上交所實名舉報芯愿景這一行為。去年12月30日,芯愿景撤回了上市申請。
監管機構對IPO企業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去年10月,證監會發布的《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征求意見稿)》就是一個顯著的信號,將本就存在的IPO現場檢查落實到紙面上,意見稿對檢查方式、檢查手段及各方責任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如果現場檢查發現企業信息披露和中介機構執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被依法依規采取自律監管措施、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給予行政處罰,或移送有關部門。
今年1月31日,證監會正式亮劍,發布了最新一期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共有20家企業“中簽”。然而工作推進不到一個月,超過半數公司主動撤回了申請,包括中簽的明星公司柔宇科技。
監管重拳下,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備受市場關注的AI語音公司云知聲也主動撤回了申請。畢竟公司招股書中稱“在語音病歷市場、家電智能語音模組領域占有率高達70%”的表述被另一家企業科大訊飛質疑。對于為什么終止審核,公司總經理的回復是:“先發展業務,再看看。”
首批上市公司晶晨股份市值已腰斬
上市絕不是終點,趕在去年紅利期搶灘科創板的芯片公司中,不少已經上演了腰斬悲劇。
去年在質疑聲中登陸科創板的AI芯片企業寒武紀在2月24日晚發布了業績快報,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4.59億元,同比增長3.38%;凈利潤虧損4.3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11.79億元的虧損有緩和。
去年7月上市開盤首日,寒武紀的市值一度達到1000.25億元,如今7個月過去,寒武紀股價腰斬,市值截至發稿僅有624.16億元。
同樣讓股民操碎心的還有主營電視與機頂盒芯片的晶晨股份,作為科創板25家第一批注冊上市的芯片企業,晶晨股份在上市第一周市值曾暴漲到800億元,如今的市值僅有370億元左右,不及當時的一半。
此前,《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修訂也進一步完善退市新規,同樣體現了嚴監管的思路。從上述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行動看,上市趕了個早集固然好,但就如一位投資人對AI財經社所說,就算是趁著風口上市了,如果產品和技術沒有競爭力,公司不能做好市值管理,兩三年內也許會面臨被資本市場拋棄的命運。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