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你,與你何干
壟斷,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但是相對于“競爭”一詞,“壟斷”往往會引發民眾的反感,因為在壟斷之下,普通人沒有選擇權。
壟斷你,與你何干?
1、
3Q大戰之后,居然還有人會如此明晃晃的挑戰騰訊。
春節前,抖音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騰訊涉嫌壟斷,并要求騰訊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
據了解,2018年4月起,用戶分享抖音鏈接到微信和QQ平臺后均無法正常播放,至今已經持續近三年。但騰訊旗下及其他第三方短視頻應用,如微視、快手等,均可以在微信正常分享和播放。
在自家構筑的平臺上禁止友商的擴張,這好像也不過分,但在反壟斷大潮下,這種行為就顯得有些刺眼。
神仙打架會聚焦很多目光,凡人總是被忽略的。
在兩家巨頭拉鋸之下,用戶體驗以“溫水煮”的方式被消耗,但沒人在意這些用戶愿意或是不愿意可以讓微信給抖音開一個分享入口。
比用戶更加靜默無聲的是兩大巨頭之下的中小企業,它們大多已經成為了平臺經濟的一部分,對于平臺制定的規則逆來順受,而不會去想自己是否可以再塑造一個更加高效、優質的平臺;極少數有創新、顛覆意識的中小企業又能掀起什么樣的大浪呢?在巨頭的資本、流量之下,它們的結局早已注定。
壟斷你,與你何干?
2、
相比于一家企業直接壟斷,多家企業默契執行某種規則而形成的壟斷行為更加可怕,因為它們往往難以察覺,甚至被看做是理所應當。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大數據殺熟。
無論是旅游在線平臺、網約車還是網購平臺都默契的執行了這一反用戶式的設定:老會員的價格比新會員高。
如今大數據不僅殺熟,通過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將同一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膳碌氖?,我們往往被“殺熟”了都不自知或是自知后也只能無奈地罵句娘。
保險行業理財險總是讓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它以極低的收益率拿走民眾的保費,另一方面它又以各種數字游戲讓民眾覺得他們拿到的收益很高,比如“第5~9保單年度,每年交一萬,返還一萬”、“每年交12000,當年返還3000,交十年,返終身,越返越多”......
入行門檻極低的保險業務員或許不知道理財險的真實收益率, 但是設計這些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也十分默契的不去拆穿友商的把戲,因為它們都是這種數字游戲的獲利者。
比保險行業更會玩數字游戲,一定就是外賣行業。
對于外賣外賣平臺掩耳盜鈴式的優惠,城市打工人的體會很深,線下一盤售價十幾元的快餐,在餓了么平臺上標價高數倍,然后再以優惠的方式給出一個用戶能夠接受的價格。
雖然外賣的底層需求不在于價格的高低,但這種設置可以讓一部分用戶更喜歡點外賣,何樂而不為呢?共同利益的趨勢下,“皇帝的新衣”一直都在。
每個消費者都知道平臺的套路,但多數消費者早已無力吐槽,吐槽也沒什么用,因為它們的友商也是如此,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選擇。
壟斷無處不在,我們已經適應。
3、
平臺經濟的盡頭是壟斷嗎?這個問題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老百姓沉浸在免費、低價打車的體驗后,滴滴、快的合并;千團大戰之后,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騰訊更加典型,基本在社交領域實現了清一色,這或許是社交的特性決定的。
如何反壟斷?
靠中小企業?不可能,它們實力不足;靠其他巨頭?也不行,打破壟斷的人,往往只是為了成為下一個壟斷者;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看得見的手。
近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這或許是一切好起來的開始。
起于2020年的反壟斷大潮,必將在2021年愈演愈烈?!皦艛嗄悖c你無干”,但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后盾。
猜你喜歡
騰訊:2024年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增長8%
騰訊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706.9億元;年度資本開支突破767億元,同比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