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風口”正當時,掌門教育IPO,早期投資人收益近500倍
我國在線教育公司的現狀與時下大火的新能源車企們相似——資金和用戶向頭部匯聚,個別公司膘肥體壯,一部分公司面臨資金危機、走向倒閉命運。
2016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非上市機構融資共發生886起融資,但此后,融資數量連年大幅下降。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變成了281起。
受疫情影響,我國在線教育賽道在2020年雖然融資數量不多,但總體融資額巨大——今年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共獲得近1000億融資。這些資金,大多涌向頭部教育公司。
2020年3月,猿輔導完成G輪10億美金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騰訊、博裕資本及IDG資本等機構;同年6月,作業幫獲得了由阿里巴巴、Tiger Global Management、紅杉資本中國、軟銀愿景基金等投資的7.5億美元E輪;2020年9月,主打“在線一對一”的教育品牌掌門教育對外宣布獲得4億美元融資;2021年1月21日,火花思維完成E3輪融資,總額超4億美元……
擁有龐大用戶和資金的頭部在線教育公司開始謀求上市。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擴大,數據顯示,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高達4.2億,6月在線教育用戶為3.8億,而我國網民總數為9.4億,占比超40%。在線教育公司估值隨著用戶規模擴大被大幅拉升。加之,美股、港股均有大量熱錢涌入,此時上市,對于在線教育巨頭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近日,火花思維和掌門教育均有上市消息傳出。據媒體報道,掌門教育已選定兩家外資投行沖擊美國IPO,承銷商分別為摩根士丹利和瑞信,此次IPO募資金額將超3億美金。掌門教育上市后,其最早投資機構青松基金將獲得超500倍回報。
01
掌門人張翼
掌門教育創始人張翼出生于1989年,汕頭人。
潮汕人骨子里大多都有創業的基因,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期間,張翼便做了各種創業嘗試,并在2009年創辦掌門教育,當時的掌門教育還是一個線下教培機構。
到了2014年,掌門教育已經在周邊小有名氣,但由于機構規模尚小,所以每個月只能給張翼帶來幾萬的收入。
幾萬元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是一份十分可觀的收入。但對于張翼來說,還不夠多。他想要的更多,他想做更“大”的生意。
2014年是中國的在線教育元年,大量資金涌入在線教育賽道。張毅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制定了詳細的戰略規劃。
“在教育上,最難的事情往往是比其它機構多做一步,隨之帶來的則是更好的學習效果,教育是一個細水長流的事情,需要足夠的精細,教育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需要足夠高的壁壘,這個無法跨越。”
掌門教育最開始做的是在線一對一,在張翼認為,在線一對一也在無限接近線下體驗,而在性價比方面,在線教育更具優勢。在當時,相比于其他教學形式,更容易被老師、家長、同學接受,更容易積累下口碑。
“當你在做新業務或者新戰略的決策的時候,你要先覺得你已經贏了然后再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去做了這件事恰巧對了;這兩者的核心差異在于,你是不是認真地想清楚了。”
張翼的想法得到了青松基金的認可,很快便敲定了投資。2014年,掌門教育完成了第一筆融資,金額100萬元。
有得必有舍,在張翼決定All in在線教育的同時,他不得不放棄上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研究生學位,以及麥肯錫的Offer。
事實證明,張翼的選擇是對的。
如今的掌門教育已經是在線教育行業的頭部公司。它不再只是一家專注于K12教育的在線一對一品牌,掌門教育的業務線拓展到了素質教育,主打為3-18歲孩子提供高品質在線定制化教育服務,旗下品牌包含了全學科教育品牌掌門1對1、掌門少兒、掌門陪練、小貍AI等子品牌。
其中,掌門少兒主要集中于少兒的學習力、專注力提升;掌門陪練做的是青少兒音樂教育。掌門少兒和掌門陪練運營一年后,即為掌門教育貢獻了4300萬元/月營業額。
而掌門教育的總體運營數據更加驚人。2020年4月,掌門教育旗下品牌掌門1對1付費學員人數上漲約300%,累計注冊用戶達4000萬,單月課耗超過5億,市場占有率接近80%。掌門教育所有子品牌注冊學員超6000萬人。雖然在線教育是一個極其燒錢的行業,但掌門教育已經保持多年盈利。
02
為什么是掌門教育
自2014年,我國在線教育開始進入創業高峰期后,無數有資歷和資源的創業者涌入這個行業。比如學霸君的創始人就比張翼資歷更深,他不僅有教育行業創業經驗,還有金融行業的資源。
為什么哀鴻遍野過后,留下的是張翼帶領的掌門教育,而不是其它品牌?
有人認為同樣做K12在線一對一教育的學霸君,倒下的原因是融資沒有跟上,那為什么資本愿意將資金交給掌門教育,而不是學霸君?掌門教育做對了什么?
一個行業早期階段,誰能拿到融資主要看的是誰能更早做大規模。為了能跑過其它競爭對手,掌門教育在追求教學質量的同時,運用了一些高效的營銷手段,比如選擇兼具好爸爸好老公形象的演員黃磊做代言人,比如推出小課包。從短期來看,小課包不是一個賺錢的模式,但是價格低廉的小課包能夠幫助掌門教育迅速吸引用戶的關注,降低用戶的體驗門檻,非常有利于提高用戶規模。
將規模化放在重要位置的掌門教育,避開了2018年在線教育一對一品牌倒閉潮,用戶占有率做到了70%。
有了用戶規模自然不愁融資,但競爭永遠不可能停止,前一批在線教育一對一公司倒閉了,還會有新的教育一對一公司誕生。掌門教育沒有機會松懈。為了日后長久發展,掌門教育做了兩件事:一、繼續擴大規模,探索盈利方式:拓展新業務、新品牌、沖進下沉市場;二、用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壁壘。
在線教育一對一從本質上來說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又苦又累又難賺錢。為了繼續擴大用戶規模和實現高盈利。掌門教育先是將教學內容從高中拓展到了初中、小學、幼兒園。產品覆蓋面越廣,受眾越多,規模越容易做大。
除此之外,2018年,掌門教育又推出了非在線一對一品牌——掌門少兒、掌門陪練。狡兔三窟,通過多品牌戰略既可以讓掌門教育的知名度變高、用戶面變廣,又可以解決單一“一對一”業務帶來的諸如盈利難等問題。
僅僅依靠增加業務來擴大用戶規模是不夠的。掌門教育將目標瞄準了三四五線市場,并且在多個下沉城市建設區域特色教學中心。拼多多從下沉市場做起,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便動搖了電商巨頭淘寶的位置,掌門教育顯然不想讓類似的案例在在線教育一對一領域發生。
一家公司能夠長久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戶體驗,線下教育機構保證用戶體驗主要依靠的是老師,在線教育要保證用戶體驗要依靠的不僅是老師還有技術。
張翼在接受36氪采訪時曾表示,基于用戶學習大數據、標簽化題目大數據和視頻教學課堂大數據三個大數據庫,掌門教育打造了ICPE智能個性化測評提分系統,以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學。
除此之外,掌門教育還研發了智能師生匹配系統——在學生和老師身上提煉出上百個性標簽,根據歷史匹配數據及契合度測試,將其一一對應,實現智能化匹配。
寫在最后:
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都有運氣因素加持,比如掌門教育,它抓住了在線教育的風口,完完整整吃到了在線教育的紅利。轉型線上的7年時間,掌門教育完成了8輪融資,金額超10億美元,但運氣不會毫無緣由的來,運氣的背后,是公司掌舵人的深謀遠慮。張翼一直奉行一個原則,做事一定要挑最難的事。最難的事往往具有獨特的價值,并且能夠建立真正的壁壘。麻煩的事都能解決,后面再做簡單的事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