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260億港元戰(zhàn)投后 恒大汽車與特斯拉之間只差“車”了?
歷經幾個月,許家印朋友圈再一次展現出其強大實力,市值暴漲,恒大汽車離赴科創(chuàng)板上市之路又邁進一步。
1月24日晚間,恒大汽車(00708.HK)發(fā)布公告稱,按前五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折讓8%的價格(每股27.3港元),向六名投資人定向增發(fā)9.52億股新股,占公司擴大后總股數的9.75%,共籌集26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17.37億元)。
恒大汽車融資信息公布后,25日,截止午間收盤,恒大汽車漲幅達60%,股價高達47.9港元,僅用了半天時間,公司市值就增長1587億港元,總市值飆達4223億港元。
01
許家印“朋友圈”有多給力?六大富豪共籌集260億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除了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支持與青睞,推動恒大汽車股價上漲的,正是早已準備好要對恒大汽車下重注的6名新股東,這六名股東來頭不小,均來自許家印的“豪華朋友圈”,朋友圈的作用可謂是功不可沒。
根據公告, 6名戰(zhàn)略投資者包括4家公司和2名個人,其中有成宇控股有限公司、上宇有限公司、和益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翠林全球投資有限公司、陳凱韻以及劉明輝。4家機構均分別認購50億港元,2名個人均分別認購30億港元,合計260億港元。
另外,參與投資的這六名投資人,均自愿鎖定投資12個月,也反應了投資人對恒大汽車未來發(fā)展的認可。不過,他們是以27.3港元每股的價格買入,按照目前恒大汽車的最新股價,這六名投資人賬上浮盈近200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已是恒大汽車在為期半年內的第二次增資。在去年的9月15日,恒大汽車宣布獲得一筆約40億港元的配股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云鋒基金等頂級投資基金,以及騰訊、滴滴出行等互聯網巨頭企業(yè)。恒大汽車也是目前唯一獲得“二馬”投資的車企。
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恒大已拿下共300億港元的融資,可見吸金的能力之強。
恒大汽車方面表示,本次成功定向增資,充分反映了市場對恒大汽車經營管理能力和業(yè)務發(fā)展水平的高度認可,以及對其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巨大信心。
而在資金用途方面,恒大汽車此次募集資金的約70%將投向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fā)、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持續(xù)增加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另30%則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yè)用途,以改善財務狀況。
此次股權融資也當之無愧的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
02
車還沒量產上市,公司先沖刺科創(chuàng)板募資
此外,恒大汽車在2020年底已啟動科創(chuàng)板上市。
據了解,恒大汽車前身為恒大健康,恒大健康于2015年登陸港交所,2018年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yè),2020年8月正式更名恒大汽車,業(yè)務覆蓋動力電池、動力總成、先進整車制造、汽車銷售以及智慧充電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yè)鏈。
2020年9月18日,恒大汽車公告稱,經董事會決議,擬發(fā)行人民幣股份及于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2020年9月25日晚間,恒大汽車公告稱,建議發(fā)行不超過15.56億股人民幣股份(行使超額配股權前),發(fā)售價不低于每股25港元,募集資金擬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fā)、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
但這家市值近4000億港元的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實際上目前尚未銷售一輛新能源汽車,仍然處于量產的準備階段。
在更早的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車召開過發(fā)布會,一口氣亮相6款“恒馳”車型,覆蓋A到D級所有級別,7日上海和廣州生產基地首次對外曝光,還宣稱要打造36個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后服務中心。
在造車領域的大干快上,恐怕合作過的賈躍亭,看了都只能羞愧難當。
兩年前,許家印曾放出豪言恒大造車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并且他給恒大定下了造車的目標:“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恒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源汽車集團。”
如今看來,還未實現量產的恒大汽車,正在許家印的帶領下狂奔。目前,以地產為主業(yè)的中國恒大市值2226.85億港元,遠低于恒大汽車近4000億港元的市值。在恒大內部,也一直將恒大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看齊,認為恒大汽車在產品研發(fā)、產能規(guī)模、銷售網絡等方面也具備顯著優(yōu)勢。但是根據股價估值上的表現,恒大汽車4000億港元的市值與特斯拉6.2萬億港元的市值相比,仍然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空間。
當然,資本市場的估值需要現實的市場去驗證。
恒大一方面頻頻融資引入新的戰(zhàn)投,另一方面恒大汽車回A也正在加速。恒大在經歷種種的風波后,恒大的汽車夢還能再添羽翼,實現目標嗎?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zhàn)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tǒng)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tǒng)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yè)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zhàn)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yè)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yè)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