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萬華化學遭百億夢百合“炮轟”!合作13年卻因1800萬開撕?
周末,夢百合(603313.SH)董事長倪張根在雪球發帖,針對兩家公司持續3年的1800萬訴訟案件,貼出聊天記錄“炮轟”萬華化學(600309.SH)CFO李立民。
這兩家市值分別為百億和千億的上市公司,合作十余年,如今發文開撕,一眾網民等待“吃瓜”后續。
周一收盤,夢百合股價33.18元/股,漲幅4.67%;萬華化學股價80.26元/股,跌幅1.91%,目前兩家市值分別為123.35億元和2519.96億元。
董事長發帖開撕大瓜
萬華化學與夢百合其實是上下游關系,前者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MDI制造商之一、歐洲最大的TDI供應商,負責提供原材料。后者則是國內“0壓床墊開創者”,生產記憶棉床墊、枕頭等。
雙方在多年的合作中無奈遇到了上游原料漲價一事,協商不合,致使夢百合2018年1月對萬華化學提起了1800多萬元的賠償訴訟,然而夢百合雖訴訟成功,但卻僅獲賠100多萬元。
圖片來源:倪張根雪球原帖
要知道,這位董事長早已是個“網絡紅人”了。8月就曾在投資者群中公開喊出:以后誰想和我溝通,至少是三個月持有股票500萬+的人,否則就不必浪費彼此時間了。引起一番熱議。
這次氣不過的夢百合繼續提起訴訟。而發回重審的案件即將于2020年12月17日開庭,在開庭前,原被告雙方經由中間人私下調解未果,便有了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炮轟”萬華CFO李立民一事。
倪張根在文章中表達自己在中間人“老大哥”的勸解下,也是想和平的盡快解決問題,萬華CFO李立民給出的態度卻還是讓倪張根很“惱火”。
倪張根表示,自己曾把前因后果給李立民及他北京公司(官司主體)現在的負責人同事又耐心梳理了一遍,特別是過去三年,自己曾費盡周折想找到萬華可以對話解決問題的人的事做了解釋。李立民提出按照一審判決(100萬)金額+律師費解決掉這個問題,然后我們著眼長遠……
倪張根甚至提出在原有的標的金額1800萬基礎上取一半,也就是800萬(100萬法院判賠金額+律師費+合同損失費)。
而徹底惹怒倪張根的是李立民與倪張根含糊的對話,以及讓倪張根認為沒有誠意的方案。
圖片來源:倪張根雪球原帖
對此,記者致電夢百合,公司表示目前還不太清楚具體情況,對于此前1800多萬元的訴訟和董事長發帖所說的800萬元前后變動,具體等法院判決結果。
萬華化學一方截至發稿前,尚未給出回復。
實際上,這兩家在各自領域內極具實力的公司從2007年就開始合作,算是相互成就。
那時,夢百合在進行零壓綿的產品研發,從實驗階段開始過渡到生產階段,需要上千噸的MDI原材料,萬華化學擁有在國內MDI領域內獨一無二的技術——萬華是全球僅有的5家能夠自主動力生產該原料的企業,并且萬華是中國唯一一家上榜的企業。
自此,夢百合與萬華達成了雙贏的戰略合作——夢百合以低廉的價格獲取到大量的原材料,為研發生產新產品節約了大量成本;而萬華也憑借這一訂單在紡織行業的業務占有率躍至第一。
圖片來源: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報
多年糾葛緣起何處
2015年,夢百合和萬華雙方合作達成協議,雙方約定好了2015年至2017年間的供貨價格,在2015至2017年間,MDI期貨價格暴漲,在這種情形下,2016年間,萬華與夢百合經歷多次探討,最終就2017年的供貨價格達成了一致。
然而2017年MDI價格繼續大幅增長,由2016全年13600元/噸的平均價格,上漲至2017年26451元/噸的平均價格,甚至在2017年9月15日創出43000元/噸的天價。
直至2017年5月,萬華方面拒絕按照原協議的“當該產品主流市場價格上(下)浮動超過10%,實際操作價格在本合同價格基礎上(下)浮動5%”執行供貨價格。
但萬華也提出只能按當初約定的合同價向夢百合提供50%的供貨量,但剩下的50%,夢百合要以現價支付。
但隨后,萬華化學在2018年1月2日被夢百合以違約為由告上了法院。
經由調解,夢百合于2018年1月19日提出撤訴,而隨后又重新對萬華提起訴訟,要求萬華賠償其經濟損失1884萬元。
案件審理歷時近兩年,2019年11月4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做出判決,裁定萬華在合同履行中存在違約,賠償夢百合損失100.16萬元。
勝訴的夢百合并沒有達到預期想要的結果,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表示:“法院的判決并沒有實現以夢百合為代表的下游產業的訴求,夢百合將嘗試用微薄力量,推動行業向正確方向的演進,未來,將繼續上訴。”
隨后,夢百合進行了上訴,北京市中院裁定撤銷一審判決,并將案件發回重審。
夢百合與萬華訴訟案件統計 數據來源:企查查
縱觀近年來雙方經營業績,萬華化學凈利在2018年達到巔峰后就一路下滑,而夢百合基本是上漲的趨勢。
萬華凈利潤匯總 圖片來源:企查查
夢百合凈利潤匯總 圖片來源:企查查
從凈利潤數據可以看出,夢百合近十年內的凈利潤在2017年之前一直從8039萬元攀升至2億元。而在2017年歷經原材料漲價,變更供應商后,也僅僅低迷了不久,業績就在2019年度大幅提升至3.73億元。今年三季報夢百合實現營收45.26億元,同比增長71.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加32.66%;扣非后凈利潤1.64億元,同比增長19.2%。
而萬華在2017年大幅度提升了凈利潤至111.3億元成為首家年度凈利潤破百億的山東企業。但在2018年迎來歷年最高值155.7億元后便開始走下坡路,在2019年降至101.3億元。
因此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曾表示:“我愿用100萬美元打1塊錢的官司,在本土遇上壟斷經營與不敬契約的行為,我們必用法律武器捍衛到底,我就是要用夢百合的勝訴案例,來撬動中國司法完善的進程。”
從業于律師事務所的張婧律師表示,從判決書來看,此次糾紛可以確定是萬華主動違約。
但無論是業績還是雙方市值體量來看,1800萬都不是一個大的數,但對于一個成本中75%是原材料的下游公司來說,這也是夢百合的“痛”。
由于上游漲價,導致中下游承壓,這本是商業社會的正常現象。萬華化學是中國化工行業少有的掌握國際前沿制造技術的龍頭企業,未來的目標也應是憑借自身的實力將中國的化工業帶向世界的高度。
猜你喜歡
劉學輝:學習萬華化學,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么?
千億級營收,百億級凈利潤,3000億市值,這樣的企業放眼中國整個商業界也屈指可數。而作為地處山東煙臺這樣一個地方小城,身處化工這樣一個傳統產業的萬華化學,是如何做到的呢?夢百合股價腰斬遭投資者吐槽,一年多時間暴跌近8成,董事長發文回懟
“最近質疑我的人比以前多了,因為股票讓大家虧錢了,有怨氣我理解也很抱歉。但懷疑我人品的我肯定要解釋、明顯惡意的就不要怪我噴你。”這是床墊龍頭夢百合遭質疑后,倪張根發出的一段言辭激烈的話。萬華化學發一季報!成本上升致凈利降18%,卻派發78億“紅包”
公開資料顯示,萬華化學成立于1998年,200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數年間逐漸發展成為聚氨酯行業龍頭企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DI供應商和全球第三大TDI供應商。萬華化學上新項目,斥231億元新建工業園,有望增加股東回報
4月8日消息,萬華化學披露公告稱,擬通過控股子公司萬華化學(蓬萊)有限公司,在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建設高性能新材料一體化及配套項目。謝治宇、傅鵬博都加倉了,3400億化工巨頭三季度凈利增139%
化工龍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華化學”)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