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即將IPO,互聯網醫療新藍海潛力有多大?
作為繼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之后的第三只京東獨角獸,京東健康上市的步伐又前進了一步。11 月 15 日晚間,港交所官網披露了京東健康通過聆訊的消息,意味著公司香港 IPO 獲批。
京東健康的前身為京東集團的醫療健康業務。2014 年醫療健康業務作為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類目開始進行運營,同年公司上線 B2B 電商平臺 “藥京采”,提供一站式醫藥零售終端交易及綜合服務。2017 年 7 月,京東健康正式成立;12 月,推出在線問診服務,標志著京東健康從電商平臺向互聯網醫療領域發展,致力于打造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為核心、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
2019 年 5 月京東健康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 A 輪融資,并從京東集團拆分獨立運營。今年 8 月,京東健康獲得高瓴資本超 8.3 億美元 B 輪融資。不過,京東集團仍然持有京東健康 81.04% 的股份。
京東在大健康領域的野心展現無遺。瀏覽京東健康 APP,上面提供的醫藥和健康產品覆蓋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京東健康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完整、全面的 “互聯網+醫療健康” 產業生態,為用戶提供全面完整的健康與醫療服務。同時,公司持續投資醫療供應鏈及醫療科技,力圖成為醫療產業鏈數字化改造的領跑者。
按照招股書中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 2019 年收入計,京東健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及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以 108 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中國數字大健康市場份額第一,領先于已經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健康。
業務模式:布局全面,醫藥聯動實現閉環
整體來看,京東健康共有兩個業務端,一個是零售藥房業務,一個是在線醫療服務業務,通過這兩個業務實現 “醫藥聯動”,將用戶連接起來,實現閉環體系。也就是說 “零售藥房的買家同時是潛在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服務用戶”,用戶群體龐大的醫藥零售能為在線醫療業務導流,幫助京東健康搶占在線醫療服務的新市場。
目前,京東健康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向用戶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從營收結構也可以看出,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產品銷售分別占總收入的 88.4%、88.8%、87.0%。其次來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傭金和平臺使用費以及向供應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廣告服務費等。
京東健康通過與京東集團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國的配送基礎設施網絡,建立了龐大的健康產品供應鏈網絡,包括 11 個藥品倉庫和超過 230 個其他倉庫,以及數個線下自營藥店。再借助京東的流量扶持,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京東健康擁有了 7250 萬個年活躍用戶,2019 年的營收額 108 億元更是超過了國內藥品零售四大連鎖店: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益豐。
具體來看,京東健康布局全面,在醫藥方面目前已經推出 O2O 業務、B2C 業務、B2B 業務。
O2O 業務方面,主要通過吸引線下藥店入駐,在線上進行藥品信息展示,由線下消費者附近的藥店提供貨物。自 2015 年推出以來,京東健康到家在合作藥店數量及與頭部連鎖藥店的合作方面進展順利,在藥品銷售額方面也呈現了快速增長。
B2C 業務方面,2016 年 6 月,推出 “京東大藥房” 業務,為消費者提供自營非處方藥(OTC)及健康保健產品。目前,京東大藥房的收入已超過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大藥房四大零售連鎖。
B2B 業務方面,主要產品則是 2017 年上線的藥京采,旨在成為藥房全品類一站式采購平臺,此外,藥京采還將服務延伸至營銷、管理環節,實現價值鏈條的延伸。通過工業動銷系統、POP 非藥業務、英克云等服務完善服務布局。
互聯網醫療新藍海
從京東健康發布的招股書,我們也得以再次審視在線健康市場這一新藍海。
新冠疫情讓大健康產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互聯網醫療行業有望突破瓶頸,在 2020 年迎來發展元年。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 2019 年的醫療健康支出份額排名位居全球第二,達到 6.52 萬億元,預計到 2024 年將達到 10.62 萬億元。
2018 年以來,互聯網醫療發展路徑逐漸清晰,國家互聯網醫療領域政策密集出臺,相繼發布了互聯網醫療的綱領性文件及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三個配套文件。2020 年 2 月 15 日,浙江醫保局率先在邵逸夫醫院開展醫保在線支付試點,標志著互聯網醫療的支付瓶頸獲得重大突破。
發展互聯網醫療已是大勢所趨,這既能夠方便患者、分散流量,還能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公平分配。例如,互聯網遠程會診對基層醫院的重癥患者進行診療,能優化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促進醫療公平。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遠程溝通慢病和輕癥患者,能降低實體醫院的流量壓力。
不過,目前在線健康平臺仍然受到政策的制約而發展受限。受限于政策約束,互聯網在線問診平臺只能提供健康咨詢服務,而不能進行診療服務,不能開具處方。這也是為什么京東健康目前接近 9 成的營收是靠將流量導引到電商業務來創收。
對于京東健康而言,前有早早赴港上市的阿里健康,后有平安好醫生、丁香園、微醫等新興企業,京東健康將來能拿下健康市場新藍海的多少紅利呢?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