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6年燒光7.6億美元,創始人退股,如今只值8000塊
10月21日消息,據彭博等多家媒體報道,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正初步計劃以1萬港元(合人民幣8586元)的價格將主要資產出售給58同城。
據知情人士透露,58 同城將接管人人車的香港業務,同時向其內地業務提供至少 400 萬美元的貸款。目前,雙方尚未敲定交易,不能保證一定會達成收購交易。
彭博在報道中援引一份法院文件內容稱,因人人車無法償還約1500萬美元的債務,人人車債權人之一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Ltd.正在開曼群島法院尋求對前者頒布清盤令。據悉,此法院申請可能會使人人車與58同城的交易復雜化。此外,報道指出,人人車與58同城之間的交易遭到了一些投資者的拒絕,但在上周的股東大會上贏得了騰訊和滴滴的重要支持。
在今天稍早時,據億歐汽車報道,接近58同城和人人車的內部人士透露,58同城已經完成了對人人車的收購。對此,58同城則回應稱“消息不實”。
資料顯示,人人車成立于2014年4月,至今共經歷過6輪融資,總額約為7.6億美元。最近一輪戰略融資發生于2018年4月,交易金額為3億美元,由高盛領投,騰訊和滴滴參投,相關報道指出,該輪融資完成后,人人車彼時估值為14億美元。
不過,2018年入冬后,人人車便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困境,并屢次傳出裁員的新聞。2019年初,人人車內部強推“合伙人”制度,一線銷售人員要么主動離職,要么轉型為公司“合伙人”。人人車此舉在當時被看作是變相裁員,但其背后本質是資金困境下尋求“輕量化”運營的嘗試。
在此之后,久久未獲得新一輪融資,熱衷于同對手進行“營銷大戰”的人人車逐漸消停下來,2019年6月,人人車創始人李健發內部信宣布要優化公司結構,并進行新一輪裁員。當時有媒體報道稱,該次裁員比例高達60%。
不過在此期間,“人人車嚴選店”也在不斷開城,人人車官方也不停向外界傳達“回暖”的信號。
今年7月21日,人人車官方公眾號“人人車二手車”還宣傳廣州第三家人人車嚴選店落地白云區,人人車還在文章中透露,從2019年進行“新平臺、新零售”戰略升級、并推行合伙人制度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已經發展數千名合伙人,“人人車嚴選店”陸續開業近100家。9月30日,該官方公眾號還推送了一則“雙節大鉅惠”活動消息。
而此時傳出“作價8000塊出售”的消息,不能不說事發突然。不過,這似乎早有征兆,進入10月以來,人人車便再未對外發聲,其官方微博的更新也停留在更早的6月19日。
針對此消息,一名投資過人人車的投資人在朋友圈感嘆稱,“沒看錯,人人車只值8000塊”,五年前人人車創始人李健曾說要改變世界,但如今“世界沒有被李健改變,世界改變了李健”。
資料顯示,10月15日,北京人人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李健退出“人人車”運營主體北京人人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股東、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由杜希勇變更為趙松,公司原股東王清翔、原監事陳穎、經理杜希勇也相繼退出。此外,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變更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