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6家公司退市,或創歷史新高
A股的“新陳代謝”正在不斷加速中。
隨著千山退(前千山藥機)于9月16日被深交所摘牌,正式退市,今年以來已有16家上市公司從A股落幕,即將追平2019年全年的退市公司數量(18家)。
并且在2020年退市的16家公司全部為強制退市。其中,因“面值退市”的公司共11家,包括退市銀鴿、神霧退、退市美都、天茂退等;因“財務退市”的公司共5家,包括千山退、金亞退、樂視退、龍力退和退市保千。
因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
在被強制退市的16家企業中,有2家A股公司不得不提,那就是因重大違法事件被強制退市的千山藥機和金亞科技。
千山藥機從制藥機械起家,上千項專利傍身,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實在是一手好牌。不過在2014年到2017年間,千山藥機卻多次通過借款、虛增在建工程的方式進行利潤造假。
2018年事發后,證監會對千山藥機進行立案調查。最終千山藥機處被罰款60萬元,公司主要管理人劉祥華、劉華山被處以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值得一提的是,千山藥機股票被暫停上市前,劉祥華對持有公司股票散戶的“賭博論”回應曾引起爭議。面對散戶對停牌的追問,劉祥華稱,“現在你不需要知道,也沒有意義,我們今年一直在發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本來你買的心態就是賭博,我們這個股票的狀況也適合你買股票的心態。退市的話就沒了,恢復上市肯定漲很多倍。”
不過顯然股民們賭輸了,2019年11月29號,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告千山藥機公司2015至2018年連續四年凈利潤實際為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啟動千山藥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
9月16日,千山藥機股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正式告別A股。上市近10年,千山藥機從總市值一度超過260億元,到退市前只剩0.69億元,有股民調侃道:“千山鳥飛絕,市值飛灰滅!”
在2020年里,金亞科技也屬于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企業。2018年6月25日,金亞科技披露,公司因涉嫌欺詐發行罪等違法行為,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除此之外,金亞科技還在 IPO 申報材料造假,虛增 2008 年、2009 年 1 至 6 月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實際上,靠著欺騙上市的金亞科技在2018年前已連續三年虧損,觸及深交所股票暫停上市的相關條款。那時已有不少股民嗅到了危險,選擇“下車”。
不過,2018年業績預告一度讓投資者看到一絲反轉的曙光。2019年1月31日,金亞科技曾預告公司扭虧為盈,2018年盈利100萬-300萬元。2月27日,業績快報也宣布2018年凈利潤為209.82萬元。
但“打臉”來得很快,經審計后的報告顯示金亞科技2018年巨虧2.32億。董事會為此發布致歉公告稱,主要原因是經審計后對投資者訴訟款進行了壞賬計提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致歉公告甚至將業績快報發布時間寫成了不存在的“2019年2月29日”。
作為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金亞科技曾被稱為“電視游戲第一股”。2015年牛市時,公司股價一度達到68.30元/股。不過到了退市時,公司股價僅0.30元/股,只剩零頭。
(制圖/AI財經社)
退市將常態化發展
今年以來,A股市場新增258家新上市公司,A股上市的公司數量超過4000家,而今天退市的公司不過16家。由此可見,上市與退市之間無疑存在巨大的鴻溝。
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算起,接下來的11年間,只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退市股——PT水仙。而從2001年出現首家退市公司至今,20年間,A股共產生了77家真正意義上的退市公司(業績連續虧損或重大違規行為),占上市公司總數量的比例極低,與成熟資本市場退市公司占比的數據還有不小差距。
據了解,2013年到2017年,美股年均退市公司達到近300家,港股僅為10余家,而A股退市企業僅為個位數。由此計算,美股退市率約為6.24%,港股約為0.59%,A股約為0.14%。可以說,在世界上現存的證券交易所中,中國的每年退市數量相當的低。
對此,一位資深投資者表示,從A股和美股的退市率可以看出,這兩個市場上資源配置的效率完全不同,美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起碼比A股高出十倍。A股因為主動退市少,所以大量資源配置在無效的行業和公司里被消耗,整個市場也缺乏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
不過這一現象,也在開始發生改變。過去,A股市場這種近乎“有進無出”的狀態使ST股票經常被爆炒,也造成很多業績不佳的“戴帽”公司被追捧,制約著股市的優勝劣汰。
而現在,在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提速并試點注冊制后,上市公司退市將逐步常態化。今年上市公司退市數量或許將達歷史新高。
除此之外,新證券法也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證券日報報道,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新證券法,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探索了適應我國國情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按照“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原則,依法為受害投資者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
監管部門亦有表態稱,抓緊推進中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繼續積極推動刑法修訂,大幅提高證券期貨犯罪的刑期上限。
對此,京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龔道淵表示,新證券法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今后凡是符合索賠條件的股民,都將被投資者保護機構所代表,向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訴訟,除非其明確表示不愿意參加訴訟。
龔道淵表示,雖然新證券法已經規定了我國的集體訴訟制度,但仍有細節不明。具體如何實施,仍有待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配套的司法解釋以及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完善。

博望財經
野馬財經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