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金融科技平臺
近年來,依托互聯網和科技而產生的金融科技呈現出兩極分化現象。
以螞蟻金服、京東數科、360金融為代表的企業頭部效應愈加顯現,而以趣店、玖富為代表的企業卻越來越跟不上腳步。
金融科技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火:螞蟻金服、京東數科、360金融
螞蟻金服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巨無霸,最近開啟了“A+H”同時上市的步伐。
螞蟻金服的商業模式,是打造一個聚合平臺,與金融機構、商家互利共生,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務。
根據最新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從收入構成來看,螞蟻集團的收入主要來自于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以及創新業務等。其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為代表的技術收入過半。數據顯示,螞蟻集團的技術收入在2019年的占比為56.2%,2020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63.39%。
具體來看,螞蟻集團最大一塊收入來自科技服務費,而非金融服務的利息。以聯合貸款為例,支付寶在其中主要充當撮合交易的平臺角色,獨立風控、向用戶放貸并收取利息的是背后的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
在這個過程中,螞蟻集團或支付寶不向用戶收費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機構收取科技服務費。換句話說,螞蟻賺錢靠的是技術。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數據,螞蟻共計2.1萬億信貸規模,其中98%的資金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約5億用戶及超過2000萬小微經營者通過螞蟻集團的微貸科技平臺獲得了信貸。其中,螞蟻集團通過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主要為螞蟻商誠、螞蟻小微、商融保理)發放的自營貸款余額占其合作伙伴貸款余額的比例僅1.68%。
螞蟻集團的技術優勢明顯,且近幾年持續加大技術及研發投入力度。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47.89億元、69.03億元、106.05億元、57.2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2%、8.05%、8.79%、7.89%。
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擁有26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產品,18項世界級和國家級核心技術獎項,以及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26279項專利或專利申請。其中,區塊鏈專利申請數更是達到了全球第一,數據庫產品OceanBase性能也位列全球榜首。
螞蟻集團的硬核技術能力覆蓋了BASIC(人工智能、風控、安全、區塊鏈、云計算機)基礎設施等硬核科技領域。這些核心技術通過螞蟻集團的各項業務中展現出了很好的變現能力,讓科技服務收入成為螞蟻集團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除了螞蟻金服外,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京東數科最近也準備登陸科創板。
京東數科原名京東金融,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2018年9月,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2019年1月,京東數科宣布2018年實現全年盈利,消費信貸業務仍然是京東數科核心盈利來源。
資料顯示,京東數科是一家致力于以AI驅動產業數字化的新型科技公司。該公司以AI、數據技術、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數字科技為基礎,不斷探索將數字科技與金融和實體經濟各產業相融合,做大做強以AI技術、AI機器人、智能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等為代表的核心業務。
數據顯示,京東數科共計完成六輪融資。2016年1月16日,京東數科完成中國太平、紅杉資本等66.5億元A輪融資,估值約466.5億元;2018年7月12日,京東數科宣布完成130億元B輪融資,中信資本、中金資本等投資,彼時估值達1330億元;2020年6月26日,京東追加17.8億元的投資,持股比例為36.8%。據此初步計算,京東數科估值已接近2000億元。
截至2020年6月底,京東數科“已完成了在AI技術、AI機器人、數字營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布局,累計服務4億個人用戶、7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和30余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務機構”。
從發展軌跡看,京東數科持有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基金保險經紀、商業保理等牌照,其金融業務板塊涵蓋了企業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支付、農村金融。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消費信用產品京東白條的信貸余額達700億元、消費貸產品京東金條余額逾1000億元。
事實上,剖析京東數科的業務邏輯,它本質上建立了一套以通用的數據和技術為底層、支撐各類產業數字化業務開展的“底層操作系統”,把互聯網軟硬件、網絡通信、物聯網、AI、區塊鏈融合成基礎架構,在其之上衍生出各式各樣的To B業務。
360金融在金融科技行業的“頭雁”地位也較為明顯。
從剛剛披露的2020年二季報來看,360金融實現營業總收入60.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8億元,大幅增長44%。營業利潤為40.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2億元,同比大幅上漲123.63%。
運營數據顯示,360金融在2019年撮合貸款總額1986.67億元,比2018年959.8億元增長107%。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貸余額721.55億元,較2018年430.77億元增長67.5%。
可以看到,360金融的數據確實跟其他的以撮合借貸為主營業務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在一個層級上。從金融行業生態布局上來看,360金融充分的借助了科技的優勢,布局早、做的早,科技成熟,從而能夠帶來較大的利潤。也就是說,從金融科技發展軌跡中看,360金融的金融科技發展是處在領先地位。
通過分析頭部金融科技公司,不難發現,它們憑借著強大的科技能力,在風控、資金、獲客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領跑各細分行業。
冰:趣店、玖富
相比較而言,“中國現金貸第一股”,曾經的最賺錢的現金貸平臺趣店,卻在2020年一季度交出了上市以來首份虧損財報,成為“疫情受災股”。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趣店的營收為9.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0.97億元下滑54.3%,較去年同期的19.32億元,下滑50.4%。
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一季度趣店凈虧損4.8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凈盈利9.50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趣店凈虧損9.08億元,去年同期凈盈利9.74億元。這是趣店上市以來,首先出現單季虧損。
報告期內,趣店未償貸款余額總額153億元,同比下滑32.0%;開放平臺服務未償還貸款余額總額下降15.6%至132億元。此外,趣店第一季度貸款簿業務交易量比上一季度減少約53%,開發平臺服務交易金額環比下降68%。
用戶數據方面,截至2020年3月31日,趣店累計注冊用戶數8020萬,較去年增長9.5%。
截至2020年8月28日,趣店股價為1.67美元,總市值為4.24億美元;而同為校園貸起家的樂信股價為7.96美元,總市值為14.30億美元。
2017年10月18日,被不斷質疑的趣店順利上市,開盤大漲43%,最高市值一度沖到了近117億美金。趣店創始人羅敏后來曾表示,趣店的目標是千億美金市值。但等待趣店的,卻是一蹶不振的股價,以及“膝斬”的市值。
趣店在上市后,先后進入了多個行業,推出了近二十個新項目,但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從趣店轉向“電商”來看,大有放棄“金融科技”業務的趨勢。趣店現在已經開始已布局奢侈品銷售平臺“萬里目”項目,那么未來的趣店從業務上或許不再是“金融科技公司”。當然,不排除未來趣店布局“電商分期”,再殺個“回馬槍”。
同樣表現不盡如人意的金融科技公司還有玖富。
成立于2006年的玖富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涵蓋貸款產品、在線財富管理產品和支付便利化,所有這些都集成在一個數字金融賬戶下。它利用技術,創造一站式體驗,將借款人、投資者、金融機構合作伙伴和商業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
2020年6月,玖富的2019年年報姍姍來遲。而截至目前,2020年應過去了2/3的時間,玖富并未公布其2020年的一季報。
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玖富總收入為44.25億元(6.36億美元),較2018年的55.57億元,同比下降20.4%。2019年第四季度單季,玖富總收入同比降幅超過50%;同在第四季度,玖富的凈虧損接近30億,具體為28.63億元(4.11億美元)。此外,玖富對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保財險”)的法律訴訟,也做出說明。
對于2019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收入方面的變化,玖富均解釋為“系貸款撮合服務收入減少所致”。
報告顯示,玖富貸款撮合服務收入2019年全年為34.78億元(4.99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9.9%;2019年第四季度單季該數據表現為8800萬元(1260萬美元),同比下降更是達到了90.5%。
對此,玖富解釋為,主要原因系公司與人保財險的爭議,未確認2019年第四季度直接貸款計劃下的貸款撮合服務收入。報告也顯示,自2019年11月起,人保財險廣東分公司不再為玖富P2P網貸平臺提供借款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履約保證保險服務。
報告顯示,2019年玖富的貸款發放量達到551億元(79億美元),而全年玖富貸款發放總額的63.3%,已經源自機構合作方的資金。機構資金的占比,在2018年時僅為1.6%。
事實上,玖富的這份2019年年報發布時,2020年已過半。雖然今年一季報與二季報沒有發布,但玖富CFO林彥軍坦言,2020年上半年與2019年同期相比,玖富的貸款發放量和活躍借款人數量,都出現了大幅下降,“新冠肺炎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截至2020年8月28日,玖富股價僅為1.66美元/股,總市值為3.24億美元,較今年年初的18.7億美元的市值縮水超8成。
金融科技平臺為何出現兩極分化?
監管政策和疫情雙重影響下,金融科技平臺兩極分化加劇。
金融是受強監管的行業,從行業嚴監管信號密集釋放來看,監管政策在不斷加強企業合規經營的要求,也在加速行業從業者“出清”。
2017年141號文要求銀行金融機構不得接受無擔保資質的地方機構提供增信服務以及兜底承諾等變相增信服務,應要求并保證第三方合作機構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費。
現金貸監管趨嚴和P2P網貸行業“三降”的執行,引入持牌機構資金,加速網貸平臺向助貸機構的轉型,而去年10月23日,兩高兩部聯合印發“非法放貸刑事意見”,又使得助貸行業人人自危。次日,中國銀保監會等九部委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規定將直接取締無牌照但實際從事融資擔保業務的公司。
今年5月9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中國銀保監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從互聯網貸款的額度及流向、風險體系管理、合作機構管理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和要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辦法》作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基本法”,在強化風險管理的同時,也作出了一定靈活的政策安排,有助于從根本上助力互聯網貸款業務長期健康發展。長時間被困在金融監管緊平衡中的互聯網金融,看到了行業的監管曙光。
監管政策利好的前提下,突發的新冠疫情,成為檢驗優質公司的試金石,企業運營策略、科技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顯現,而企業管理水平也在監管政策、疫情的雙重作用和影響下,使得企業兩極化分化加速。
首先,從合規層面來講,頭部企業平臺布局消金牌照,加強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
近年來,不少銀行、金融科技企業入股消費金融公司。2019年至今,百度、小米、中信、光大、平安等眾多金融或非金融企業,通過參股或控股的方式獲取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其中,2019年5月16日,度小滿金融戰略投資哈銀消費金融公司獲批,斥資4.5億持股30%。
360金融由互聯網安全公司360集團孵化而來,這點與度小滿金融頗為相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360金融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收購或入股的方式持有包括保險經紀、網絡小貸、金交所、融資擔保、消費金融、基金代銷牌照在內的6張金融牌照。
目前,360金融先后在信貸、理財、保險等領域完成布局。旗下產品有360借條、360小微貸、360分期等。今年1月份,360金融上線一款主要面向二三四線城市、未被傳統金融機構充分服務的年輕客群虛擬分期卡“微零花”,擴大其產品矩陣。
無論是360金融,還是度小滿金融,最初均依托母公司集團的流量優勢、獲客場景、大數據風控能力的優勢起家,并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第一梯隊。
其次,從企業戰略部署層面講,業務重心的調整推動金融科技行業頭部平臺排位發生變化。
公司的“基因”不同,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戰略不同。而企業的戰略調整,業務重心的轉移,也將促使金融科技行業頭部平臺排位發生改變。
目前全球經濟處于下行階段,同時在疫情影響的疊加之下,逾期率上升是整個金融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在行業資產質量普遍下降的環境下,各金融科技平臺基本都主動控制業務增速,適當提綱放款門檻,降低在貸余額增速。
2020年一季度,趣店也在審慎開展金融相關業務。趣店CEO羅敏表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我們繼續審慎地開展業務,以應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疫情加速了宏觀經濟和信貸周期的下降趨勢,使我們在第一季度的違約率上升到大約20%。鑒于市場的情況,我們維持了保守的去杠桿化策略,我們的貸款簿業務的交易量比上一季度減少約53%。”。
與360金融不同,趣店相比較而言缺少“科技”基因,其“電商”基因相對更濃一些。360金融圍繞金融科技業務進行多元化生態圈建設,而趣店在選擇了熟悉的電商領域,做起來“社交+會員”模式的奢侈品電商平臺—萬里目。
趣店的創始人羅敏,其骨子里流淌著“創業者”的血液,即使做出了上市公司“趣店”,羅敏對創業的熱情也依舊未曾改變。從當前萬里目推廣力度來看,與當年的大白汽車項目頗為相似,從廣告投放、到明星代言直播,可以看出趣店羅敏對萬里目項目的重視。
然而,奢侈品電商的并非新賽道,其中電商巨頭早已布局,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讓國際物流受到影響,勢必對萬里目的物流產生不小影響。趣店能否憑借萬里目項目找到新的增長點,能否回復投資者的信心,一切都是未知數,需要接受時間的考驗。
展望
雖然金融科技公司出現了兩極分化,但畢竟整個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未來隨著疫情的消散,市場情緒將會逐步恢復。暫時落后的金融科技公司應該加大科技的探索力度,在監管的框架內奮力前行,未來大有可為。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