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股份千億市值解禁,創始人身家523億元成中國芯片首富
隨著韋爾股份千億市值限售股的解禁,中國芯片首富虞仁榮的2.79億股限售股也迎來了“紙面黃金”變“真金白銀”的機會。
8月31日,韋爾股份的6.07億股限售股(約占總股本的70.24%)正式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高達1063.35億元,是年內解禁規模僅次于順豐控股的公司。
據悉,此次解禁的限售股包括首發限售股和定增限售股兩部分。
其中,首發限售股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虞仁榮持有的2.79億股,以解禁前一個交易日8月28日收盤價計算,涉及解禁市值約489.88億元,定增限售股則為一年前定增涉及的44名股東的3.27億股。
受解禁影響,8月31日當天,韋爾股份股價有所下滑,收盤價167.83元/股,跌幅為4.27%。隨后,股價逐漸回升并繼續上揚,截至9月4日收盤,股價報收187.1元/股,漲0.53%,總市值達1615.75億元。據此計算,虞仁榮的持股市值約為522.8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韋爾股份的市值還僅為兩三百億元,虞仁榮的身家也僅有一百多億元。僅僅一年時間,韋爾股份和虞仁榮卻已經逆襲為芯片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黑馬”。
(圖源:韋爾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豪威集團)
01 靠賣電子元器件發家,公司上市身家暴漲
在半導體領域,清華大學無線電系85級是個特殊的存在。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紫光集團創始人趙偉國、兆易創新創始人之一舒清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格科微電子創始人趙立新、燧原科技創始人趙立東等在內的十余位半導體各鏈條上的企業創始人或高管們都是這一級的學生。
虞仁榮也是這些自稱為EE85的85級校友中的一員。
公開資料顯示,虞仁榮出生于1966年,浙江寧波人,于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在THU電子系校友會(清華校友總會電子工程系分會)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虞仁榮曾獲得過這樣一則評價——在同學眼中,“老虞”一直都是極聰明的人,“他對市場的判斷極為敏銳”。
有報道稱,上大一時,虞仁榮有一次打了一通宵麻將,緊接著第二天早上8點就去參加一個全校數學競賽,結果還拿了一等獎。學習之余他還常常會做些“小生意”,比如把海淀的卷子拿到保定去兜售,掙點小錢,成功讓自己成為同學中比較有錢的人。
從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虞仁榮于1990年進入浪潮集團做工程師。那一年,浪潮剛剛研制出全球第一臺中文尋呼機,雖還未達到日后的輝煌,但也是當時IT領域的明星企業,勢頭迅猛。
但僅在浪潮待了兩年后,虞仁榮就去了一家主營業務為代理分銷電子元器件的公司——香港龍躍電子,出任其在北京辦事處的銷售經理,一做就是6年。到1998年2月,虞仁榮離開香港龍躍電子時,他已經對電子元器件代理分銷的路子了如指掌。
于是,32歲的虞仁榮自立門戶,創立北京華清興昌科貿有限公司,做起了老本行——電子元器件分銷。
腦子靈活,路子也熟,虞仁榮的生意很快就做得風生水起,但也頂多算是個生意做得大一點的個體戶。
據《國際電子商情》雜志報道,虞仁榮最開始只是想“掙個幾百萬給父母,生活好一點就行”,但后來發現電子元器件行業勢頭不錯。恰巧他又在2003年得到了供應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安森美半導體一位高管的指點,于是,他開始調整經商思路,除了正常供貨,也開始著手提供設備方案。
打定主意后,他向圈內的朋友們借了一些錢,開始招兵買馬,在全國各地設點,大量與那些新興的設計公司合作,特別是手機設計公司,其中就包括今天中國最大的手機軟件和整機方案設計供應商之一的德信無線。
(圖源:韋爾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豪威集團)
發展到2006年,虞仁榮在電子元器件分銷領域已經有了很大名氣,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分銷商。
借著向上的發展勢頭,虞仁榮于2007年趁勢對事業予以升級,在上海成立韋爾股份,主營半導體分立器件、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和銷售,其中,虞仁榮出資400萬元,持股80%。
考慮到如果按照企業內生增長的道路前進,韋爾股份的事業躍進可能要等上許多年,虞仁榮決定選擇內生增長和并購并行的路線前行。2013年至2015年,他曾多次發起收購,結果也都不錯。韋爾股份也很快在消費電子領域獲得了中興、小米、聯想等國內手機廠商的認可。
2017年5月4日,韋爾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此時距離韋爾股份成立也不過10年時間。
上市后半年間,韋爾股份股價持續上漲,一路從9.82元/股,漲到了40多元/股,但隨后一年多時間里,韋爾股份股價緩慢波動下滑,到2019年初,每股股價約在30元左右。
韋爾股份的上市也為虞仁榮帶來了不菲的身家,其先后以60億元、100億元身家排在2017年和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686名、354名。
02 “蛇吞象”并購豪威科技,市值一年漲超千億元
真正讓韋爾股份成為一匹價值千億市值“黑馬”的,還要數對北京豪威的并購,而北京豪威的全資子公司正是圖像傳感器芯片巨頭豪威科技(Omni Vision,簡稱OV)。
公開資料顯示,豪威科技成立于1995年,2000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度以“蘋果手機攝像頭芯片供應商”身份而聞名。
豪威科技曾研發出世界上首顆單芯片彩色CMOS(應用于數碼攝影的芯片)圖像傳感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圖像傳感器芯片中高端市場的老大。
隨著索尼、三星的崛起,豪威科技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跌至行業第三。豪威科技遂將重心轉至中國市場,并尋求私有化,最終于2016年以19億美元“賣身”于中信資本、華創投資和金石投資的組成的買方團,成為北京豪威旗下公司。
韋爾股份與豪威科技的緣分則要追溯到2017年。
2017年6月3日,獲得上市帶來的資本支持僅1個月后,韋爾股份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正在籌劃一項重大事項,并于當年9月5日宣布已與北京豪威股東簽署重大資產重組框架協議,擬收購北京豪威86.4793%的股權。
但僅三周后,這場收購計劃就因遭到當時北京豪威的股東之一珠海融鋒的反對而宣告終止。
不過,韋爾股份并沒有放棄。2018年8月,韋爾股份與北京豪威再續前緣,其宣布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北京豪威85.53%股權、思比科42.27%股權以及視信源79.93%股權。而在此之前,虞仁榮控制的紹興韋豪已經晉升為了北京豪威第一大股東,持股17.58%。
此次并購最終于2019年5月經證監會批準有條件通過,以33.88元/股的發行價格計算,這三筆并購的交易對價分別為130.23億元、2.34億元、2.55億元,共計135.12億元。
從當時兩家公司的體量來看,北京豪威的資產總額幾乎是韋爾股份的5倍,凈資產幾乎是8倍,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購。
(圖源:韋爾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豪威集團)
事實證明,這場收購很值得,不僅進一步拓寬了韋爾股份的業務布局,更成為了撬動韋爾股份業績與股價的支點。
數據顯示,2019年5月至今,韋爾股份的股價已經從最低38.47元/股,漲至了2020年7月14日的最高252.73元/股,足足漲了5倍多,市值更是漲了超11倍,最高時一度達到2182.52億元。
盡管近兩個月,韋爾股份股價有所回調,但仍舊屬于較高水平。以9月1日的股價和市值計算,韋爾股份較之一年前的股價和市值分別漲了超3倍、超7倍,已然是A股市值最高的芯片股。
在業績上,財報顯示,韋爾股份2019年實現營收136.32億元,同比增長40.51%,營收已經連續超5年出現大幅增長。2018年其增速甚至達到了303.25%;實現歸母凈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222.14%。
2020年上半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收80.43億元,同比增長41.0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9.9億元,同比增長1206.17%,扣非凈利潤更是直接上漲了近50倍。
對于業績大漲的原因,韋爾股份曾在半年報中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對北京豪威、思比科的收購,為其在主營業務上增加了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的布局,使得公司半導體設計整體技術水平快速提升,并獲得了智能手機、安防、汽車、醫療等領域的優質客戶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虞仁榮的身家也早已隨著韋爾股份股價的暴漲一路上漲,最高時一度達到706億元。在2月26日公布的“2020胡潤全球百富榜”中,虞仁榮更是以500億元身家,位列第281位,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芯片首富。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