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劉作虎回歸,OPPO回到2013

        投中網Alter2020-09-03 11:56 大公司
        OPPO亟需守住國內市場的基本盤,避免被進逼的對手們拉下身位。老將們組成的團隊或許無法制造太多新的可能,卻也是當下最穩妥、最安全的選擇。

        劉作虎回歸OPPO的消息,在坊間討論了兩個多月后,終于靴子落地。

        四個多月前的時候,OPPO剛剛進行了一系列的高層變動。先是老將劉波接下了空缺7個多月的中國區總裁,而后OPPO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沈義人“因病離職”,另一位老將劉列被任命為全球營銷總裁。

        伴隨著劉作虎的回歸,OPPO的營銷、渠道、產品等體系的掌門人,已經全部換成陳明永的股肱之臣。同時也預示著,當中國市場再次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主戰場時,陳明永把籌碼壓在了熟悉OPPO味道的老將身上。

        01

        劉作虎的挑戰

        所有回歸的老將中,劉作虎無疑是自帶光環的一位。

        1998年就入職OPPO的劉作虎,十年時間一路從硬件工程師升格為OPPO 藍光事業部總經理,并在2012年接管了OPPO手機的營銷團隊,主導了OPPO Find 5、OPPO N1等機型的上線發布。

        2013年互聯網手機的風口降臨時,劉作虎擔綱了探索互聯網手機的任務,一躍成為一加手機的創始人。

        盡管一加手機在國內一直處于“小而美”的狀態,在供應鏈、生產線上也深度依賴母公司,但一加手機在手機行業的寒冬下存活了下來,甚至在歐美、印度等地區的高端市場逐漸站穩了腳跟,無疑印證了劉作虎的產品能力。

        時隔七年后回歸擔任歐加高級副總裁,被寄予的厚望正是重新梳理OPPO的產品體系,子公司掌門人回歸“救火”的戲碼再次上演。

        2019年是OPPO全面變陣的一年,也是沈義人被提拔為OPPO副總裁后的主導的轉型。放棄了以往作為銷量擔當的R系列,在一年內先后發布了三款Reno系列機型,并且為了爭奪線上渠道推出了K系列和Ace系列的新品。

        然而市場似乎并不買賬。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數據,OPPO在2019年的市場出貨量為1.143億部,以8.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對比OPPO在2016年時的出貨量高光時刻,這樣一份成績只能說差強人意。何況OPPO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占比已經超過50%,國內市場的失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華為對線下市場的擠壓,小米和vivo的正面競爭,主打性價比的realme品牌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屢屢對標紅米扮演了價格殺手的角色。OPPO的K系列和ACE系列開售主打性價比,即使被質疑無法保障線下渠道商的利潤。結果就是,產品上被迫采用了“套娃”式的設計和鮮明的機海戰術,進一步暴露了OPPO對銷量的渴望。

        歐加高級副總裁的位置,賦予了劉作虎動刀OPPO、realme、一加三大品牌產品線的權利,挑戰在于對產品體系的重新定位、協同和整合。

        從主導一加品牌的一兩款產品,到操刀三個品牌的十幾款產品,劉作虎需要為不同的品牌找到合適的產品定位,像華為與榮耀、小米和紅米那樣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線,為不同品牌匹配不同的?標群體,繼而避免自家品牌間的內耗,比如盡可能避免realme品牌與OPPO K系列、A系列的競爭。

        何況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5G轉型期,留給劉作虎的時間并不充裕。

        02

        跳出“達克效應”

        劉作虎等老將的回歸,或許并不讓人意外。

        2016年是OV異軍突起的一年,憑借線下渠道的優勢和嫻熟的綜藝營銷,牢牢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這個階段也是OPPO爭議最大的時期,產品被詬病為高價低配,技術上被質疑缺少創新,核心用戶群被解讀為廠妹一族,OPPO的品牌價值和形象被拖累。加上華為、榮耀、小米開始猛攻線下渠道,OPPO在2017年開始出現增長乏力的跡象,后續推出的R11、R15等機型,在銷量上已經無法和R9系列相提并論。

        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后起之秀”的沈義人開始走向臺前,憑借在R系列積累的內部信任,進行了一場大膽的轉型:OPPO持續了多年的明星代言和綜藝贊助被暫時擱置,同時試圖從線上渠道彌補線下份額的流失,OPPO的營銷重心進一步向互聯網轉移,沈義人更是化身“自信的眉毛”,在微博、頭條號上以網紅的身份進行宣傳。

        遺憾的是,2019年OPPO在國內出貨量和利潤雙雙下跌,OPPO并不愿意給沈義人足夠的時間證明路線的正確性。OPPO創始人陳明永在去年年底的一封內部信中坦承,OPPO“被困住了”,需要“刮骨療毒”式地復盤。

        回頭來看,沈義人主導的轉型不乏一定的正確性,卻陷入了心理學上的達克效應:OPPO忽略了自身的天然優勢,朝著不擅長乃至能力欠缺的方向進行突圍,沉浸在了自我營造的虛無優勢當中。

        所謂的“老將回歸”,像是一次官僚體制的人力資源整合,目的恰是幫助OPPO盡快撥亂反正走回熟悉的模式。

        改變在2019年下半年就在悄然進行。

        彼時OPPO進行了一場人事調整,主管海外事業部的吳強被調整為全球銷售總裁,負責代理商渠道、零售和電商;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被任命為全球營銷總裁,偏向營銷策劃和品牌建設。OPPO起家的銷售渠道重新回到了老將吳強手中,沈義人的營銷天分仍然被內部看重,肩負起了全球營銷的職責。

        最終沈義人主管的營銷也成了被動的對象。

        有OPPO品牌奠基人美譽的劉列替代了沈義人,這位曾經指導了OPPO線下廣告、明星代言策略和綜藝刷屏式宣傳的“教父級”人物,帶領OPPO回到了熟悉的營銷風格。劉列到任僅一個月后,李易峰和歐陽娜娜就成為OPPO Reno 4系列的代言人,結束了OPPO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沒有“明星代言”的局面。

        兜兜轉轉了七年之后,OPPO再次回到了2013年初的人事布局。

        03

        本分還是保守

        與OPPO背道而馳的,偏偏是沈義人的老東家小米。

        從2019年初盧偉冰加盟小米開始,雷軍就在組建自己的“復仇者聯盟”,常程、王曉雁、楊柘、曾學忠等曾在智能手機行業留下印記的大佬被雷軍招致麾下,組成了小米別具一格的高管團隊。

        不同的人才理念,對應的可能是兩家企業不同的文化基因,正如小米習慣性為自己貼上“攪局者”的標簽,而OPPO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分的企業文化。

        陳明永曾經向外界解讀過“本分”的內涵,其中兩條是:“隔離外在的壓力和誘惑,保持平常心態,回歸事物的本源,把握住我們應該做的合理方向。” “本分要求要敢于質疑,敢于挑戰,通過批判性思考,以抓住事物本質。”

        所以在激進和保守的杠鈴兩端,OPPO的保守遠大于激進,2018年大膽啟用年輕的沈義人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激進案例。問題在于,激進的策略似乎并不符合OPPO的意志,但保守的代價是缺少新鮮血液,缺少冒險精神,最終導致了戰略上的遲鈍。

        比如華為與榮耀,小米與紅米都是多品牌策略的案例,但在研發、渠道、售后等層面早已打通。OPPO在2019年下半年,OPPO商城才升級為歐加商城,進駐了OPPO、一加、realme三個品牌的產品;OPPO在線服務正式更名為HeyTap品牌,完成了三個品牌在互聯網服務層面的資源整合。

        再比如華為、小米的IoT生態早已規模化,OPPO到2020年才明確IoT布局,一口氣發布了智能手表、手環、無線耳機、路由器等產品,并釋放了推出智能電視的信號。或許可以迅速形成以OPPO智能手機為中心的“小生態”,但時間上的遲到以及產品上的同質化,難掩OPPO的“跟隨者”姿態。

        OPPO的核心癥結恐怕并不在于領兵打仗的將軍是誰,而是戰略和戰術上的不協調。就像在4G到5G的過渡階段,OPPO通過持續發布新品、多品牌搶奪市場的戰略構想并沒有太大的問題,戰術上的表現卻鮮有可圈可點之處,新產品的上市節奏屢屢被友商制約,加上產品定位、營銷策略的多重失誤,最終延誤了搶奪市場的戰機。

        即便是多位資深老將的回歸,重心仍局限于亡羊補牢,用劉列熟悉的風格拯救營銷,以吳強的影響力鞏固渠道,通過劉波來“重倉”中國市場,再借助劉作虎的人氣和威望為產品線帶來新的動能......

        然而智能手機市場本就充滿不確定性。2016年OPPO的上位離不開渠道、營銷、產品的天時地利人和,而2020年的消費者早已不是容易被導購洗腦的小白,OPPO的好運氣能否持續,沒有人敢打保票。

        04

        不能說的秘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給出的數據:

        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其中華為手機和榮耀依舊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冠軍,占據了4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是vivo,占據了16%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9%;OPPO排名第三,占據了15%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1%;排在第四位的蘋果,同比上漲了32%。

        這樣的一組數據或許才是OPPO高層變動的誘因,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已經被華為驗證,國內市場的“糧倉”地位進一步被夯實。OPPO亟需守住國內市場的基本盤,避免被進逼的對手們拉下身位。老將們組成的團隊或許無法制造太多新的可能,卻也是當下最穩妥、最安全的選擇。

        再陰謀論一些的話,倘若占據了國內半壁市場的華為,無法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彌補“缺芯”的短板,所釋放出來的市場份額將是OPPO們夢寐以求的紅利。為了抓住可能存在的機會窗口,OPPO需要一支身經百戰的勁旅。

        有些諷刺的是,從3G到4G過渡的2013年,還有小米這樣的新勢力,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從小米挖人偷師,就連遠離互聯網的OPPO,也愿意給只有兩年社區運營經驗的沈義人一個“部長”機會。七年后行業再次走到十字路口,OPPO們給出的夢之隊仍然是曾經熟悉的面孔,宛如一場夢。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视频.com|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