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注重順勢而為,云從科技正式啟動A股上市流程
8月19日晚間,廣東證監局披露,云從科技已于8月18日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中信建投擔任輔導機構。這意味著,云從科技正式啟動A股上市流程。
云從科技上市早就有跡可循。云從聯合創始人溫浩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就曾對CV智識表示,“上市是遲早的事,即使不上科創板也會選主板。”
資料顯示,云從科技2015年3月成立,總部位于廣州,初創于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憑借在人臉識別、跨境追蹤技術等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科技的研發與積累,為其客戶在數十個領域及應用場景下提供解決方案。
截止如今,云從科技的累計融資額約為55億元人民幣。今年5月,云從科技還宣布完成新一輪的18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除了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上海國盛、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還包括工商銀行、海爾金控等產業戰略投資者。
與此同時,云從科技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公司主體變更為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從科技”),注冊資本從1.2011091億元變為6億元,股東數仍為49名,法定代表人仍為周曦(云從科技創始人)。
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表示,云從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是上市前的重要環節,有望在2020年到2021年完成上市,成為AI明星企業國內第一股。
云從科技也是繼曠視科技之后,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明星企業再次沖刺上市。
一年前的2019年8月,AI獨角獸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成為整個AI行業上市的信號。一年時間過去了,依圖科技、商湯科技等也都偶有上市傳言。
現如今,一只靴子落地,云從科技選擇先在A股上市了。AI獨角獸們落地幾載,CV四家,也從同一個起點出發至今,已經走入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
CV智識采訪云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的時候問到相關看法時,姚志強就表示,曠視是整個行業的代表,上市之后的走向會代表的一部分人對AI行業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會帶動更多的企業看到人工智能有更多的機會。
在他看來,拋開上市談行業,無論外界對曠視評價如何,整個人工智能行業一定是未來的趨勢,這一點我們的看法不會改變。
談及云從本身的上市計劃,姚志強當時則回應稱:上市是一件順勢而為或順水推舟的事情,不會因為任何外部原因改變云從整體的計劃。云從始終把主要精力放在業務上,如果把精力放在上市而不是解決業務問題上,那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或許也正如姚志強所說,未來在AI行業里一定會出現BAT量級的公司,“一定會出現,這是必然的。”
猜你喜歡
云從科技十個交易日市值翻倍,漲幅收窄,ChatGPT概念股漲不動了
2月7日,連續爆火多日的ChatGPT概念股,終于稍微“冷靜”下來了一點。A股“AI四小龍”第一股誕生,中一簽最高賺4845元!云從踏入資本市場
5月27日,云從科技正式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15.37元。上市首日,該股一度漲超50%,最高價格達25.06元/股。若在盤中以最高價賣出,中一簽(500股)最高可賺4845元!云從科技:貨幣資金短缺,應收賬款高企,三年巨虧21億元
如何打破盈利魔咒,實現企業持續盈利,已經成為云從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最大的“算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