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的醫療野心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李秀芝
編輯|米娜
字節跳動終于布局醫療行業了。
5月15日,字節跳動完成了對百科名醫網的全資收購,字節跳動戰略投資負責人、游戲業務負責人嚴授成為后者的法人代表。
“字節跳動收購的百科名醫網,是在對標百度健康醫典和騰訊醫典。”一名曾在百科名醫網擔任高管的人士對《中國企業家》稱。
雖然相比阿里和騰訊,字節跳動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寥寥無幾。
有意思的是,百科名醫網的CEO——曾作為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訪問學者的朱夢秋,他為百科名醫網尋求B輪融資時,對外講的故事也是“中國版WebMD”,而且是超越WebMD的“中國版WebMD”。
創辦于1996年的WebMD,是美國最大的健康醫療資訊公司。2017年,它被私募股權公司KKR旗下的Internet Brands全資收購,交易價值約為28億美元,創造了最近幾年互聯網醫療產業里最大的一單交易。
“以目前中國的發病人口數量和醫療消費的總額計算,百科名醫的商業想象力至少是WebMD的五倍,也就是百億級”,在朱夢秋看來,中國醫學科普目前還是藍海市場,而WebMD面臨的是競爭紅海。
不知“中國版WebMD”的故事是否打動了張一鳴,但字節跳動對于醫學科普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2012年,字節跳動以內容分發平臺今日頭條起家。2019年,該公司的搜索引擎——頭條搜索上線。無論是內容分發還是內容搜索,醫學科普都是重中之重。
但顯然,對比WebMD在醫學科普領域的數十年積累,以及第三方平臺與內容提供商不穩定的合作關系,字節跳動去收購一家相對成熟的醫學科普公司,比自己重新來做這塊業務高效得多。何況,這家公司還有可能成為超越WebMD的“中國版WebMD”。
5月21日,《中國企業家》向字節跳動詢問收購等事宜,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的回復。
在收購百科名醫網之前,字節跳動還嘗試過發布醫療廣告和售賣醫療保險,但這兩項嘗試均不太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帶貨的趨勢下,醫美、口腔等消費醫療服務也在開始通過直播進行銷售。比如,在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上,就已有機構在進行類似嘗試。作為當下直播帶貨的主陣地,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在未來的消費醫療電商上也存在分一杯羹的可能。
一位接近抖音的醫療圈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2019年底抖音的確在推動醫生網紅的培養。但他們非常謹慎,當下更側重內容和流量。“畢竟進入醫療產品或服務相關的交易環節,有非常多的準入門檻和監管風險,投入也會很大。”
醫療科普內容之爭
官方稱,百科名醫網成立于2010年5月,是中國最早和最大的專業醫學科普知識內容制作與傳播平臺,也是“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網站。
此前,百科名醫網曾獲得多輪投資。2018年10月,百科名醫網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 輪融資,投資方為藍馳創投和搜狗。
一年后,該公司再宣布完成千萬美元級B輪融資,由千驥資本領投,藍馳創投繼續跟投。《中國企業家》還發現,東方富海合伙人譚文清在2013年也投資過這家公司。
“百科名醫網被字節跳動收購是最好的歸宿。”上述高管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醫學科普本身就不是賺錢的活兒。而之前它獲得的藍馳投資是帶有條件的,得確保被投企業在規定時間內上市,這對于百科名醫網而言有一定難度。”
隨著字節跳動的全資收購,朱曉兵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百科名醫網CEO朱夢秋也卸任,二人職務均由嚴授接任。同時,該公司全部董事退出,新增嚴授為執行董事,何珊珊為監事。此外,包括搜狗、藍弛創投等原股東全部退出,新增股東為北京互動極致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由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2016年,青年大學生魏則西之死震驚全國,背后也反映出專業醫療科普內容的巨大痛點。
魏則西事件發生后不久,搜狗CEO王小川在公開信中指出,醫學信息涉及的專業性極強,不僅真假難辨,一些診斷、療法本身也有很強的爭議性。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教授更是直言,中文網上和大眾媒體有關健康的資訊大部分是錯誤的,甚至以虛假的為主。
基于此,搜狗推出了搜狗明醫,為用戶優先展示非商業的、真實、權威的醫療信息,并引導用戶進入搜狗明醫頻道,該頻道提供包括維基百科、知乎社區、學術期刊、丁香園等網站的權威內容,以及正規大型醫院、疾控中心、世衛組織及科研機構的專業內容,并與國外知名搜索公司合作提供國際前沿的英文學術論文。
不具備搜索平臺優勢的阿里和騰訊,先后自建起醫學科普庫。2018年5月,阿里健康啟動“醫知鹿”。2019年1月,騰訊醫典APP上線。
在魏則西事件中跌入輿論漩渦的百度,除基于搜索引擎的平臺模式外,也自己做起了醫學科普內容。據百度百科總經理楊明璐介紹,2019年,百度百科成立了專門團隊,大力在健康科普領域做長線投入。這一年6月,百度百科推出百科醫典(后更名為百度健康醫典)公益項目。
阿里、騰訊等大廠們都聲稱做醫學科普是為了公益,但背后更多的是對專業醫學科普內容提供商位置的爭奪。
以搜索引擎的平臺模式為例,一家醫療內容提供商的負責人曾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就在2019年,百科醫典上線前幾月,百度還陸續要求與包括其在內的近60家醫療內容提供商簽排他協議。
盡管百度回應稱,在獨家合作協議簽署中,雙方完全平等自愿,不存在強迫的情況。而且,獨家合作的范圍僅限于資源方主動通過合作通道提交給百度的共建數據。但此事依然引起了搜狗、360等其他搜索平臺的強烈不滿和聯合抵抗。
騰訊也在搶獨家。除自建醫學知識外,2018年8月,騰訊還與WebMD達成中國區的獨家戰略合作,為騰訊醫典獲得了后者超過6萬篇醫學內容的中文版授權。
深度布局醫療行業尚早
要想成為超越WebMD的“中國版WebMD”,光有醫學科普是不夠的。
2019年8月,百科名醫網在海南注冊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海南蒲公英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作為互聯網醫院的聚集地之一,海南已經有包括騰訊、阿里、搜狗等在內的超過60家企業在此注冊互聯網醫院,并依托互聯網建立遠程醫療平臺。
兩個月后,百科名醫網完成B輪融資。該公司稱,此輪融資的用途包括建設互聯網醫院及落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從產品形態上來看,百科名醫網除了向用戶免費展示醫學詞條,還提供了付費的醫療咨詢服務,并體現了其品牌——蒲公英醫學。這意味著,字節跳動收購百科名醫網后,也間接開展了互聯網醫療服務。
在醫學科普、互聯網醫療服務外,是前景更為廣闊的大健康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55%。
馬云數年前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最有可能誕生下一個BAT(百度、阿里和騰訊)量級企業的領域是醫療健康。
阿里巴巴也早就兵分數路布局醫療大健康:包括阿里健康(含天貓醫藥,2016年9月并入阿里健康)、支付寶的醫療服務平臺未來醫院、可提供醫療系統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釘釘、與阿里健康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能系統“ET醫療大腦”的阿里云,以及投資基金(包括云鋒基金、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部旗下基金等)。
騰訊不甘落后,將自身的醫療業務聚焦在三個核心能力(醫療AI、電子健康卡、醫保支付等基礎設施建設,及騰訊醫典服務)和兩個重點學科(腫瘤和婦幼)。但相比BAT,字節跳動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布局乏善可陳。
在收購百科名醫網之前,字節跳動嘗試過發布醫療廣告和售賣醫療保險。但用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的話來說,廣告和保險都是內容的增值,算不上拓展布局。
而且,這兩項嘗試均不太成功。2018年,今日頭條在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情況下發布醫療廣告,被罰款300萬元。同年,今日頭條與泰康在線合作銷售醫療險,但因宣傳不當、信息披露不全等原因,保險產品被下架并被責令整改。
5月20日,據彭博報道,字節跳動在非公開股票交易中的估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已進入BAT的互聯網巨頭陣營。作為一家喜歡主動四面出擊的巨頭,字節跳動要說對10萬億市場規模的大健康行業沒有野心,幾無可能。
“深度布局醫療行業,對字節跳動來說,現在可能還不是合適的時機。因為它尚未建立可以為醫療業務配套的生態。”賀濱向《中國企業家》指出,目前來說它的布局還比較早,但未來如果它想在醫療大健康領域有所作為,潛力是巨大的。
。END。
制作:崔允琰 校對:張格格審校:高歡歡
猜你喜歡
雪上加霜!字節起訴美國政府同時需應對知產訴訟:美攝在美國起訴字節獲受理
7月23日,北京美攝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在美國起訴字節跳動及其旗下海外產品TikTok代碼侵權一案取得重大進展,經過移送管轄和多次修改起訴狀后,美國北加州法院近日決定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