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最大車企IPO來了,市值1972億港元
21年、7次闖關,這家公司叩開港股大門。
9月25日,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繼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蔚小理”、領跑、華晨汽車、北京汽車后,第11家港股上市車企。阿維塔科技,則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遞交上市申請。
此次IPO,奇瑞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價上限定價,募資規模達91.4億港元,成為年內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車企IPO。
今日,奇瑞開盤大漲11.22%報34.2港元/股,總市值達1972億港元。截至午間休市,奇瑞漲8.55%報33.38港元/股,總市值1925億港元。
60后帶隊近30年,獲立訊百億入股,高瓴等為基石投資者
奇瑞由現年62歲的尹同躍于1996年10月參與籌建,公司于1997年1月正式成立后,他擔任執行董事至今,并自2004年2月至今擔任董事長。去年12月,尹同躍開始擔任公司總裁,全面負責集團日常經營管理。此前,他曾擔任一汽—大眾汽車車間主任、物流科長。
據證券日報消息,上世紀90年代,為改變安徽地方經濟結構、抓住轎車進入家庭的發展機遇,安徽省在蕪湖市啟動“951工程”。尹同躍響應號召,從長春一汽回到安徽,帶領團隊在蕪湖城北的荒灘上開啟創業征程。
回想起當年創業時的艱辛,尹同躍表示,“當時,創始團隊的辦公室是幾間‘小草房’,房頂漏雨、四壁透風,冬天寒冷刺骨,夏天悶熱難耐,且面臨缺錢、缺人、缺經驗、缺設備的‘一窮二白’困境。”
以“小草房”為起點,尹同躍帶領奇瑞開始了略帶坎坷的創業之旅。
盡管過程崎嶇坎坷,但在成立至今的近30年里,奇瑞還是獲得了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的長期認可。在多輪融資中,收獲IDG資本、鼎暉投資、中科招商、遠創投資、華泰證券、安徽投資集團、蕪湖建設投資、五道口基金等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立訊精密通過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奇瑞新能源6.24%股權。交易完成后,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股權降至26.89%,低于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7.68%的持股比例,為第二大股東,立訊有限排在第四。
此次IPO,奇瑞引入13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高瓴HHLRA、上海景林及CICC Financial Trading Limited、香港景林、黃山建投、晶匯瑞盈、地平線旗下Horizon Together、大家人壽、Martis Fund、國軒香港、合肥建匯、中郵理財、星宇香港,共認購5.87億美元。
有觀點認為,這些基石投資人包括了投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產業資本、地方政府基金等多種類型,為企業的IPO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資金支持和市場背書,體現了市場對企業的廣泛認可。
IPO后,蕪湖投資控股持有奇瑞20.08%股份,瑞創持股10.92%,立訊持股15.96%,安徽信用擔保持股9.46%,安徽投資控股持股4.93%,青島五道口持股3.98%。
扣除相關費用后,奇瑞的募資凈額為88.79億港元,該公司計劃將募資凈額的35%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產品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以提高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20%用于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蕪湖的生產設施等。
全球銷量超1300萬輛,新能源收入占比27.3%,年入2698億
自1997年成立以來,奇瑞致力為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乘用車,建立了全方位技術堆棧,包括鯤鵬動力(公司的動力總成系統);火星架構(公司的汽車開發平臺);雄獅智艙(公司的智能座艙系統);輔助駕駛系統。
目前,奇瑞擁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下稱:報告期),公司來自五大品牌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89.1%、92.7%、91.5%、90.3%。
以智界為例,奇瑞已推出兩款智界品牌車型,即智能轎車S7及智能轎跑SUV R7。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R7于2025年1月在中國市場純電中大型SUV銷量中排名第一。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別售出3.85萬、3.30萬輛智界品牌汽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車銷量計算,奇瑞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車公司。公司乘用車銷量較2023年增長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之首,有八款車型的平均月銷量超過1萬輛。
報告期內,奇瑞來自燃油車的收入分別為702.58億、1433.16億、1878.91億、429.7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9%、87.8%、69.6%、63.0%,逐步減少;來自新能源汽車的收入分別為122.53億、79.12億、589.31億、186.6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2%、4.9%、21.9%、27.3%,整體呈上升趨勢。
國內市場方面,2024年,奇瑞在中國的乘用車銷量較2023年增長56.0%,而新能源汽車銷量較2023年增長277.3%;公司的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于中國銷量的增速在中國前十大乘用車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海外市場方面,2001年,奇瑞出口了第一輛汽車。自此之后歷經24年,公司乘用車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300萬輛。自2003年以來,奇瑞連續2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乘用車出口量第一。
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奇瑞來自大中華區的收入為369.71億,占總收的比例為60%;來自不含中國的亞洲其他地區收入為103.82億元,占比為16.8%;來自歐洲收入104.20億,占比為16.9%;來自美洲的收入為23.94億元,占比為3.9%;來自非洲的收入為8.05億元,占比為1.3%;來自大洋洲及其他地區的收入為6.67億元,占比1.1%。
除銷售乘用車外,奇瑞還主要向第三方汽車制造商銷售發動機、變速箱和汽車組件及零部件;及與售后服務相關的零部件。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汽車組件及零部件所得收入分別為86.75億、89.04億、158.64億、57.43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9.4%、5.5%、5.9%、8.4%。
截至今年3月底,奇瑞在中國有3663個經銷商網點,覆蓋逾310個城市,在海外有2958個經銷商網點,遍及亞洲(中國除外)、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報告期內,奇瑞的收入分別為926.18億、1632.05億、2698.97億、682.23億元;毛利分別為128.05億、260.90億、363.08億、84.5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3.8%、16.0%、13.5%、12.4%;期內利潤分別為58.06億、104.44億、143.34億、47.26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3%、6.4%、5.3%、6.9%;經調凈利分別為58.06億元、104.44億、163.50億、48.57億元。
截至今年3月底,奇瑞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74.98億元。
猜你喜歡
奇瑞召回電動車8067輛,制動系統存隱患!5月新能車銷量排第三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汽車”)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東四十條資本
《財經天下》周刊
AI財經社
野馬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