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跑路難題,美團出了一招
這些年,誰沒被健身房卷走過錢?
最新的一波“跑路”話題,竟還是來自威爾仕。
據相關消息,7月31日,有近30年歷史的大型連鎖商業健身房威爾仕健身關掉上海徐匯苑店,至此全國所有門店均已關閉。
而威爾仕關閉全國最后一家門店的這一幕,事實上,已成為傳統商業健身房的一個縮影。
近兩年也有同行業其他品牌,例如一兆韋德、金吉鳥等均出現相似問題,它們都做到全國100家以上門店的規模,然而先后關閉。
究其原因,資金鏈斷裂是結果,而背后成因卻和企業經營過程中寄望于通過大額會籍卡預售回籠資金不無關聯。
也因此,商家跑路帶來的大額預付式消費糾紛,成為了服務零售領域的“老大難”問題。
而如何守護好消費者的“錢袋子”,政企雙方的合力成為了行業的一股中堅力量。
這里面,政府引導,對于資金監管、收費行為、執法力度等關鍵性問題,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都作出了一系列監管措施。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8日發布《關于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依法審理涉消費糾紛案件,打擊經營者“卷款跑路”“霸王條款”收款不退等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再到具體落地上,逐鹿萬億服務零售市場的美團,作為商家和行業小幫手率先有了解題新思路。
美團就聚焦預付式消費場景,早在6月,在杭州落地“安心樂生活計劃”,其中,面向運動健身領域推出“靈活付費、門店跑路、平臺賠付”的“靈活付,跑路賠”解決方案。
可見,在預付式消費上,平臺也開始紛紛下場。
針對“跑路”,美團“靈活付,跑路賠”,讓你“安心消費”
事實上,傳統商業健身房被詬病的大額預付費模式,作為其主要盈利來源,由來已久。
眾所周知,傳統健身房經營成本高,場地租賃、器材采購維護、人員薪酬等開支巨大。以一線城市核心商圈的健身房為例,年租金可達百萬,而且依賴銷售轉化的模式,人力成本高漲,經營壓力沉重。
而消費者的預付款是預先購買未來一段時間甚至幾年的服務,優勢在于可以幫助企業建立現金流,讓企業在經營前期就獲得資金支持。
也因此,健身行業多年來一直沿用大額預付費模式,既帶來即時收入,也提前鎖定客戶。
不過,先收錢后服務的經營隱患,也隨之埋下。
前期大量資金到手看似美好,但大額預付款實質是服務尚未交付的一定負債,商家如若錯把現金流直接當成收入,在資金回籠之后盲目擴張拉新,就會走進提升銷售成本、拉攏預消費的惡性循環,不斷用新會員繳費填補老會員服務成本。
正是這一步,導致傳統商業健身房更為重銷售而輕服務,從而導致客戶體驗的下降,再加之大量中間環節的銷售成本,一舉成為大額預付消費跑路的重災區,最終讓辦卡、大額充值的消費者為“爆雷”買單。
而美團“靈活付,跑路賠”的出現,可謂“對癥下藥”。
具體來看,美團面向運動健身領域推出的“靈活付,跑路賠”解決方案,可復購月卡、季卡、私教包月,及連續包月產品,實現“靈活付費、門店跑路、平臺賠付”三大保障。消費者在美團、大眾點評App購買帶有“跑路賠”標簽的團購商品,即可享受。
首先,"靈活付費"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資金安全問題,相比較傳統商健大額預付消費,靈活付費模式,讓用戶不必一次性購買大額健身年卡,從根本上減輕了資金壓力和打消商家卷款跑路的顧慮。
美團特別推出了連續包月的模式。該模式不僅通過預付費周期化管理保障用戶資金安全、降低消費決策門檻,同時有效調和了B端(商家)“會員留存訴求”與C端(用戶)“想享優惠又擔心資金安全”之間的核心矛盾。
其次,"門店跑路平臺賠",也就意味著消費者不用再擔心充值跑路退款難,美團給“兜底”。
據美團“靈活付,跑路賠”頁面介紹,對于連續包月、月卡或季卡:賠付金額=團購當期服務剩余天數/當前服務總天數*團購實付金額;對于團購次卡,更是按次消費,其余隨時可退。
真可謂,用到哪付到哪,把質價比拉到了極致。
而美團此舉,不僅于用戶順應人心,于行業和商家也是一場發展共贏。
在付費模式上,健身行業近年已掀起了一場變革大勢,不少企業紛紛轉頭調向更靈活的付費模式、制定了更清晰透明的退費政策,譬如24/7 FITNESS就主打連續包月(按月付費),月付制收入占比超80%。
故而,美團的新動作,也引來一眾頭部玩家們的響應。
其中,24/7 FITNESS 與美團深度合作,首發上線季卡按月付費等創新產品;擁有1800+家直營門店的中田健身工作室,也跟美團深度合作“跑路賠”,涵蓋包月私教等產品。FREETIME隨享健身在上線跑路賠后,成單率、平臺點擊率也明顯提升近30%。
另據美團數據顯示,今年8月,與美團合作連續包月的健身房,相較于其他健身房,日均訂單增長率高出40%,相較于年卡產品,獲客效能提升250%。
這意味著,靈活且優惠的連續包月模式,這在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同時,參與"靈活付、跑路賠”的商家,美團也推出了系列配套扶持舉措。
平臺將為參與合作的商家提供線上線下流量資源扶持、成本直降優惠、專屬品牌物料標識以及平臺補貼等政策。
也就是說,美團謀求的是BtoC的生態共贏。
從履約保障到變革供應鏈,美團逐鹿超大市場
而這次美團“解題”服務消費,其實早有端倪。
底層的宏觀邏輯是,萬億服務零售市場崛起未來已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3016元,已經連續四年邁過“萬元大關”。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比商品零售額增速高0.4個百分點。
這恰恰反映,消費需求正在從實物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換。
另據美團測算,即便按狹義定義,2024年服務零售市場規模已達7萬億,過去三年年復合增長率8%,超過GDP平均增速。
按此增速,未來5年,服務零售市場將突破10萬億大關,堪稱超級大市場。
然而,市場雖大,卻尚屬早期。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2025服務零售產業大會上也坦言,即便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服務消費最豐富便利的國家,但行業線上化率僅9%,有巨大增長空間。
如此一來,順應新萬億服務零售市場的崛起之勢,美團自然要提速狂奔。
事實上,服務零售市場,美團骨子里有基因優勢。
2015年,美團就成立了到店綜合事業部,作為在服務零售上的核心板塊之一,包括了休閑玩樂、美發美甲、運動健身、親子游樂、家政保潔、攝影寫真等品類。
10年期間,該事業部積累4.7億的服務零售的用戶,累計支付定單超過50億單,累計合作的商戶630萬,行業200多個,2024年的訂單同比增長77%,用戶的頻次增長28%。
王莆中曾表示,美團要繼續做好商家和行業的小幫手,利用互聯網科技幫助整個零售行業提升。
他更是預判,未來5年,服務零售會加速線上化,這不僅是渠道拓展,更是對客戶體驗和經營效率的雙重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看,“靈活付,跑路賠”這類安心消費產品用互聯網技術變革供需鏈接的產品,正是美團以線上化推動服務零售提升的布局。
而美團此次把預付消費服務做得更可靠,可以說是跟政策同行,合力助推整個本地生活消費所處的服務零售行業提升,從而打造健康的商家生態,創造高質量的經營結果。
從當下來看,美團通過交易線上化,做長期履約保障的升級,創新推出“靈活付費、按次核銷、剩余可退”新模式,促進預付式消費正向循環。
而更深層次,是其從行業入手,通過調整供給側團購的設置方式,真正實現服務零售供應鏈深處的變革,讓更多商家和產業鏈擁抱平臺,去開拓生意增量。
搶灘10萬億服務零售,美團顯然已亮出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