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元支持“兩新”行動,A股哪些上市公司“借東風”?
“這周體驗了一下北京家電以舊換新的補貼,足足便宜了1200元,是不是很實惠?”剛剛購買了筆記本電腦的一位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對以舊換新政策連連點贊。
“以舊換新,補貼15%”“家電產品補貼一級能效20%,二級能效15%......”。無論在百貨商場,還是在電商平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以下簡稱“兩新”政策)都頗受關注。今年“雙11”電商購物節的亮點之一,就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補貼首次與“雙11”優惠疊加。

來源:京東APP
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系統落實,其中的進一步擴大內需,是五大增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兩新”政策正成為擴內需的重要政策抓手。自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相關政策密集發布,加速落地。不僅有效激發了消費潛力,直接帶動汽車、家電、家居家裝等重點消費品銷量快速增長,也有力拉動了相關行業投資和效益增長,進一步增強了經濟發展動能。
此輪“兩新”行動還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積極反響。上半年,“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已成為許多上市公司半年報中的高頻詞。投行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空調、冰箱、彩電等家用電器,以及汽車、醫療等行業會成為“兩新”行動的受益者。眾多上市公司厲兵秣馬,紛紛搶抓“兩新”行動帶來的新機遇。

01、
“兩新”政策加速落地
惠民惠企
“當下補貼力度空前,正是購置新能源車的好機會。”魯先生在詳細了解補貼申領的形式后,果斷選擇采取置換更新的方式,今年5月份購入心儀已久的小鵬G9,享受了1萬元的政策補貼。
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明顯。隨著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不斷出臺、落地,消費者購車熱情持續高漲。
除了汽車行業,今年以來,家電行業熱度最高的關鍵詞就是“以舊換新”。以蘇寧為例,“十一”期間蘇寧全國門店客流同比提升超200%,以舊換新訂單同比增長132%。其中,家電大件功能升級持續加速,立柜式空調、超薄油煙機、嵌入式冰箱銷售同比增長85%、113%、271%。
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國慶假期7天,251.9萬名消費者購買了八大類家電產品超374萬臺,銷售額達178.4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家住北京的韓先生最近剛剛以舊換新購置了華為手機,省了1500元?!斑@個補貼力度真的很香?!彼谏缃幻襟w上分享時評價。
消費端的真切感受,源自政策端的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兩新”行動呈現出政策持續加力的態勢。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4月,國家稅務總局明確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實施辦法,打通以舊換新稅務堵點;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文,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兩新”行動;8月,商務部等四部門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加力支持家電以舊換新。
同時,各地積極響應“兩新”政策,配套出臺一系列細化落實舉措。例如,北京、天津、上海等20個地區出臺了個人消費者汽車置換更新政策;廣東、上海、湖北等20個地區在國家明確補貼標準的8類家電產品基礎上,將烘干機、掃地機、洗碗機、智能馬桶、廚房小家電等納入補貼范圍,滿足消費者更加多元的更新、換新需求。
而消費者的熱情迅速傳導至產業端,多個行業數據的回升釋放出消費市場向“暖”的積極信號。
在以舊換新等因素刺激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13個消費品行業中有10個行業實現同比增長。有關政策涉及的家用洗衣機產品產量增長7%,智能電視產量增長6.7%,家用電冰箱產量增長4.7%,實現了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9.9%,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
除了消費規模擴大,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持續落地見效。前三季度,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廣播電視設備制造、通信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5%、19.8%、12.9%,持續快速增長。
在10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介紹道,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落實宏觀調控各項政策,加快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使用,進一步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促進有效投資不斷擴大。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8978億元,同比增長3.4%;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同比增長5.2%。
更為可喜的是,隨著“兩新”行動深入推進,萬億新藍海潮起,家電、汽車、船舶、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設備等多個行業上市公司受益良多。截至2024年10月31日,滬市2265家上市公司完成2024年三季報披露。存量和增量政策漸次落地、協同發力,上市公司提質增效,整體經營業績邊際改善,重新步入上升軌道。
02、
五年3萬億!
大規模設備更新惠及哪些上市公司?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穩增長又促轉型,既利企業又惠民生。
今年3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同時提及“重點推動工業母機行業更新服役超過10年的機床等”。
2016年以來,我國設備工器具購置的投資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2021年呈現負增長。2022年開始,隨著擴大設備更新改造、穩技改投資的政策陸續出臺,設備工器具購置的投資增速持續回升。2023年設備工器具購置的投資增速達到6.6%,創近8年新高。在“兩新”政策加碼后,8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顯,1-8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4.2%,比1-7月提高3.5個百分點。
7月26日,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5年,中央企業預計安排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總投資超3萬億元。10月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透露,工信部將聚焦投資帶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和設備更新工程。抓緊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批復和資金,加快已簽約的1500億元技術改造再貸款發放到位。
關于設備更新方案,主要提到四個方面內容,包括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工程機械、軌交設備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增長10%、3%;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綠色轉型加快,船舶公司生產訂單飽滿,航海裝備凈利潤大幅增長35%。
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了相關設備生產較快增長,惠及機械、醫藥等多個重點行業。長城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據初步評估,在本輪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過程中,一個年均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龐大市場正在形成,產業正邁向更高附加值、更綠色環保、更智能化的發展軌道。
以機械設備行業為例,據《證券時報》對A股上市超10年的機械設備公司進行統計,今年上半年,這些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6669.27億元,同比增長4.41%;凈利潤392.46億元,同比增長2.72%;從長期來看,2014年~2023年營收、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7.98%、9.2%。從細分行業看,自動化設備、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復合增長率居前,分別達到15.18%、11.15%。
具體到上市公司,工程機械領域,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聯重科(000157.SZ)、徐工機械(000425.SZ)等紛紛加快在智能化、電動化產品上的布局,以滿足客戶設備更新換代的需求。根據三一重工的規劃,2024年,公司將持續提升新能源產品覆蓋度,總計要完成80多款新能源產品的上市。

來源:罐頭圖庫
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發布,也給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打入了一支“強心劑”。邁瑞醫療近日在機構調研中表示,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出“設備+IT+AI”解決方案,以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為抓手,為醫院的數智化轉型提供支撐。
對于投資方向,華龍證券研究所報告指出,新質生產力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有望成為機械設備行業全年投資主線,建議關注:數控機床、半導體設備、軌交設備、電梯、農機等方向;另外,3C設備近期有所回調,行業復蘇趨勢未改。整體看,機械設備行業指數處于低位,行業內部仍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03
以舊換新政策發力
汽車、家電業搶抓機遇
“雙11”促銷優惠仍在火熱持續中,而以舊換新補貼為家電消費添了一把“火”。
10月14日晚8點,天貓“雙11”預售活動開啟。僅1小時后,天貓大家電板塊成交額同比大漲765%。海爾、美的、小天鵝、戴森、科沃斯、喜臨門、林氏家居、全友、摩登歲月等近20個家電家居品牌快速破億元。其中,空調、掃地機器人、養生壺等銷量大幅攀升。
根據政策,個人消費者購買符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8類家電產品,可以獲得最終銷售價格15%到20%的補貼。在此基礎上,各地加大補貼力度、優化補貼方式,給了消費者更多“真金白銀”的實惠。
在社交平臺,不少用戶都分享了自己使用國補享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欣喜之意。

來源:小紅書APP
“以舊換新”對行業拉動效果同樣立竿見影,尤其在汽車、家電等重點消費品銷量增幅明顯。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將順應“以舊換新”政策的東風,積極響應政策抓住機遇,爭取業務發展。
據統計,汽車行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7%,5家乘用車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1%。其中新能源汽車帶動效應突出,廣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城汽車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幅;賽力斯(601127.SH)大幅扭虧,前三季度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64%。
另外,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自五部門今年8月聯合發布《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以來,截至10月22日,已有30個省份出臺實施細則,使用補貼資金6600多萬元。
受益于電動車市場的強勁剛需,以鉛酸蓄電池為主營業務的行業龍頭企業天能股份(68819.SH)中報表現不俗。上半年營業收入216.22億元,同比增長0.3%;凈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9.32%。特別是二季度營收,相比一季度增幅超過三成。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電動兩輪車市場依托今年以來的各項政策,或實現自然替換需求的高增長。
而在家電行業方面,國補政策的支持也為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長提供了重要助力。上半年68家上市公司超九成實現盈利,近六成凈利潤同比正增長。
比如,海信家電(000921.SZ)上半年實現營收486.42億元,同比增長13.27%;凈利潤20.16億元,同比增長34.61%。公司表示,下半年國家及各地出臺以舊換新政策后預計對業績推動會更大一些。
主營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688169.SH)多款新品上市,前三季度帶動營收同比增長23%。中金公司指出,通過執行積極的促銷策略和以舊換新政策,石頭科技利用國補加速擴展其產品的市場覆蓋率,成功加速了新品在市場中的滲透率。
迪貝電氣(603320.SH)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9億元,同比增長16.1%;凈利潤5662萬元,同比增長136.92%。公司表示,業績大增主要是受益于各地政府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拉動和公司新客戶的開拓,壓縮機電機產品銷量增長。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在以舊換新政策繼續鞏固內銷市場的情況下,第四季度家電內銷或能繼續維持積極改善態勢。天風證券家電分析師也認為,頭部家電企業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以舊換新體系,并在國家政策基礎之上提供額外補貼,通過以舊換新政策推動長期業績增長。

來源:罐頭圖庫
針對“兩新”政策對上市公司提出的更高要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兩新”政策給上市公司帶來了機遇,有利于推動和改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同時有利于消化一些過剩產能,特別是在整體消費增速較低的背景下,彌補了市場銷售的下降,幫助相關企業渡過難關。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要抓住這個機遇,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抓住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改善公司的經營。
“兩新”工作連接供需兩端,既惠企又利民、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隨著未來全面推進政策落實,政策紅利將惠及更廣大的消費者和經營主體。作為上市公司,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不斷發力,在行動上積極創新、穩健轉型、善用資本、合規經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