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的瑞豐達:操縱7只新三板股,有預謀的“殺豬盤”!
有70只產品備案,有招商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近10家證券公司當產品托管人,僅一款產品成立2年,累計收益就高達795.43%。看上去合規又光鮮的私募機構竟然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5月9日下午,管理規模20億-50億的知名私募“跑路”事件,讓投資圈震驚不已。據多家媒體實地探訪,浙江瑞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瑞豐達”)辦公室確已人去樓空,現場只留下一眾維權的投資人。
據“第一財經”報道,部分投資者購買瑞豐達基金產品金額在300萬元—3000萬元不等,大多通過銷售或者代理購買,目前均已無法贖回。而瑞豐達的投資手段也引發關注,市場紛紛猜測可能涉嫌“高位接盤”新三板公司進而轉移資金的行為。
5月13日,瑞豐達涉嫌“高價接盤”的和嘉天健、邦客樂、味福記等多只新三板個股公告停牌核查,均預計將于5月27日前復牌。
今年3月份還在密集地發行備案新產品的瑞豐達,短短一個月后,就卷款“跑路”。瑞豐達為何會重倉基本面不佳、流動性差、無人問津的新三板公司?又是怎樣完成了資金轉移?
瑞豐達“跑路”余震
7家新三板公司停牌自查
瑞豐達于2016年成立于太湖江畔,總部位于上海,注冊資本3000萬元,是一家專業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主營業務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管理規模在20-50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報,瑞豐達最新出現在6只新三板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分別是和嘉天健、邦客樂、味福記、友聯盛業、農匠科技、浩添儲能,加上2024年新進的賽融信。目前,這7家公司均公告5月13日起停牌。
梳理來看,多只瑞豐達旗下產品在2023年大舉增持以上個股,同時,還有一家名為江蘇瑞竹的私募與其共進退。“券商中國”指出,從資金投向上看,瑞豐達多只產品存在多層嵌套的現象。瑞豐達某私募產品投了“瑞竹嘉安二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澤恒中茵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這兩只產品分屬江蘇瑞竹和澤恒基金旗下。另一份澤恒基金的產品估值表顯示,“澤恒中茵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又返投回了江蘇瑞竹和瑞豐達。
以“和嘉天健”為例,相較2023年中報,在2023年報中,瑞豐達有三只私募產品成為其新進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為11.95%,同時江蘇瑞竹也有三只私募產品在列,合計持股比例12.01%。但在今年1月11日的更新信息中,2家私募機構已不在股東列表中。
來源:wind
而和嘉天健的股價,從去年6月底的1.62元/股一直漲至今年5月7日的高點54.8元/股。
來源:wind
再看浩添儲能,這只股票股價自2023年8月4日的2.4元/股,一個多月就拉高至39.7元/股。而瑞豐達旗下2支產品出現在其2023年報股東列表中。
來源:wind
其他新三板股票如友聯盛業、味福記、友聯盛業、農匠科技也是同樣的操作。
瑞豐達也有在股價高位買入的新三板公司,賣出時跌至低位。比如邦客樂,2023年7月6日,瑞豐達瑞雪二號通過大宗交易買入邦客樂182.2萬股。買入前,邦客樂股價在11元/股附近,之后就陷入大跌。今年1月24日跌至0.62元/股,期間累計跌幅高達94%以上。瑞雪二號在這天將持有的邦客樂全部賣出。
除了上述6只新三板個股,據Wind數據,截至5月6日,2024年瑞豐達還作為新進大股東持有5.54%股份,出現在賽融信的新進大股東名單中。而賽融信今年已漲248.68%,最新股價為50元/股,最高曾達到80元/股,5月7日當天,賽融信還發布公告稱,瑞豐達瑞雪二號私募基金繼續增持50.9萬股。目前賽融信也已停牌。
來源:wind
總體來看,瑞豐達持有的新三板股票有共同特征:流通股均在1000萬元上下(友聯盛業和農匠科技的總流通股數只有139萬、480萬股),交易量極低。具體操作上,以低股價介入,短期內拉漲至十幾至幾十倍,再由旗下私募高位買入。
目前,涉事的新三板公司均表示將停牌自查。農匠科技還稱,關注到股東瑞豐達相關私募基金負面消息的相關輿情,已進行初步核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董監高未曾買賣公司股票,未曾操縱他人賬戶買賣公司股票,與參與交易的投資人沒有任何關聯關系。不過有私募從業人士指出,一般情況下,私募機構不會大額資金在二級市場買入新三板公司,瑞豐達的底層資產投向新三板,且重倉一些流通性不佳的公司,只要這些被投企業配合,完全可以實現上述操作,完成資金轉移。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很多機構就是利用新三板的低流動性,操縱股價互倒,或者和上市公司大股東合謀一起來做市,協助套現,一起分錢。對整個私募行業都有不好的影響,沒有了道德底線,沒有了信任,這個行業募集資金將難度大增。
深圳匯合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江則表示,瑞豐達之所以選擇流動性差的新三板股票投資,在于這些股票盤子小,易操縱,只要少量資金介入就可以拉升股價。它的基金運作手法是典型的拉升股價,再吸引資金接盤的坐莊行為。而投資人一般只會通過公開數據來判斷基金投資情況,只要基金數據做的好,就會被收益率打動。
神秘的操盤手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起,先后發行60余只覆蓋超高凈值客戶私人定制及機構客戶專戶合作的基金。瑞豐達旗下有基金經理有10余人,履歷也非常亮眼。覆蓋的板塊有市場機遇、大消費板塊、量化+人工智能、期貨投資、計算機科學和物聯網等。
其中,中醫藥板塊基金經理邵士兵,推薦的基金產品瑞豐達時瑞一號,其累計收益達664.31%,年化收益達320.23%;另外農業+公共事業板塊基金經理周強,其累計收益為335.43%。周期組價值投資、趨勢投資基金經理李超的累計收益為265.65%。
圖源:罐頭圖庫
“券商中國”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瑞豐達實際是日贏集團旗下的,其實就是之前做P2P的原班人馬轉型出來做的,他們不懂投資和私募,基本還是沿用原來那一套管理。找了很多所謂的投資經理,都是搞嵌套,缺少正規打法。
據“第一財經”報道,有投資者提供的瑞豐達產品合同顯示,落款處的蓋章和簽名,分別是上海蒸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蒸冉投資”)和孫偉。據天眼查顯示,蒸冉投資由日贏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日贏投資”)100%持股。
圖源:天眼查
表面上,瑞豐達與日贏投資、蒸冉投資沒有直接股權關聯,但種種信息表明日贏投資與瑞豐達關系甚密。甚至,瑞豐達及其背后的“日贏系”很可能是“夫妻店”。據天眼查顯示,孫偉不僅是蒸冉投資的法人代表,同時還是日贏投資總經理。而且瑞豐達與74家企業共用一個座機號碼,其中“日贏系”公司超20家。
圖源:天眼查
另外,據多家媒體報道,瑞豐達的實際辦公地址和日贏投資相鄰。瑞豐達、日贏投資的辦公室均位于上海浦東新區匯公館內,分別位于10號樓、8號樓。而“財聯社”報道稱,在日贏投資辦公室現場聚集著“討要說法”的投資人,經現場查看,瑞豐達資產旗下產品基金合同等資料放置于日贏投資辦公室。
據“第一財經”報道,多名該公司旗下產品的投資者、代理人均稱,日贏投資的董事長李敏與孫偉是夫妻關系。有投資者還表示,孫偉2012年與李敏共同創立日贏系企業。
據天眼查顯示,日贏投資當前涉18起官司,其中一起案件被執行金額491.38萬元,但全部未履行,而且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因此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圖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件的立案日期為2024年3月20日,而據天眼查顯示,2024年4月15日,李敏、孫偉以及上海凌婭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洛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股東同時退出日贏投資股東序列。
10年前,李敏、孫偉就開始持有日贏控股股份。據天眼查顯示,2014年之前,日贏投資由李敏一人出資。2014年7月變更記錄顯示,公司股東為李敏、孫偉二人。
據《證券時報》報道,目前瑞豐達實控人已經失聯,部分投資人已經報案。
誰來擔責?
據中基協網站顯示,瑞豐達共計68只運作的產品,2只產品提前清算,托管人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國泰君安、財通證券、華安證券等。其中,超半數產品的托管人為招商證券。
據“財聯社”報道,從渠道人士處獲悉,瑞豐達旗下產品產品估值數據、托管章均涉嫌造假,目前已有托管方在協助監管調查。當前已有一些投資者計劃搜集好資料后,起訴托管機構。
那么,私募基金管理人跑路,托管人是否要擔責?
圖源:罐頭圖庫
廖鶴凱認為,跳出托管限制太惡劣了,托管本身都是常規業務,基本上托管人主要就是執行指令,按合同約定接收指令操作即可,沒有程序問題基本是沒有責任的。
而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一般來說,如果托管人在管理過程中存在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例如未按基金合同審核管理人的資金劃撥申請導致基金賬戶資金被轉走,或者未審慎復核基金凈值和定期報告導致投資者被誤導,那么托管人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英也提到,判斷托管人是否擔責,首先要看托管協議里具體條款的約定,再看托管人有沒有按照協議約定,對資金進行監管和劃付等。
目前,瑞豐達無法贖回且公司實控人等均已失聯。證監會、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調查。
王兆江指出,為了吸引投資,瑞豐達還請了第三方機構做了年化8%的保本保收益承諾,這種做法已經違反當前國家資管條例。但是投資人卻以為這種投資策略是萬全之策,結果就入了局。所以投資不想承擔風險,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現在監管部門應該及時排查同類交易策略,對管理人進行詢問和追責,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