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云吳運聲:用戶需要的不是簡單聊天,而是對場景的全面理解
ChatGPT代表的大模型“走紅”以來,諸多玩家紛紛入場,作為國內科技三巨頭之一的騰訊卻表現得并不著急。
6月19日,騰訊云公布了其行業大模型研發進展,此時距離百度“文心一言”發布已過去了3個月、距離阿里“通義千問”發布過去了2個月。
而且不同于百度、阿里率先發布了類ChatGPT的ToC聊天機器人產品,騰訊云選擇直接瞄準ToB場景提供大模型服務。
在7月7日舉辦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騰訊論壇上,「市界」與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智能負責人、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進行了交流,了解騰訊云在大模型ToB戰略背后的思考。
吳運聲解釋了騰訊云大模型戰略專注ToB場景的原因:“從大的方向來說,我們專注于落地實際的問題,是希望在每個特定場景里面100%解決客戶的問題。”
他用智能客服場景為例進行了說明,“用戶需要的不是與通用大模型進行簡單的問答聊天,而是要查詢具體的訂單信息,這需要模型能夠理解用戶意圖、檢索數據庫、把關鍵信息篩選出來、組合成人能夠理解的文本,然后再回復給用戶。不僅如此,當用戶在與客服交流過程中,往往是多個意圖混雜的。”在諸如此類的特定場景中,通用大模型由于并不掌握特定場景下的具體規則,往往難以滿足用戶的期待,因此更需要對客戶場景有全面理解的行業模型。
吳運聲進一步解釋道:“雖然客戶的規模、預算等因素會影響到最終結果,但我認為在客服場景中,用行業大模型提升30%以上的效率是沒有問題的。”據官方數據,“騰訊云MaaS服務解決方案”現階段已覆蓋金融、文旅、政務、傳媒、教育等10余個行業,能提供超過50個解決方案。
從產品布局來看,騰訊云為促進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在算法、算力、數據的人工智能三要素環節均進行了布局。換句話說,騰訊云并非僅僅針對大模型在場景側的落地進行布局,還可以為其他大模型研發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服務支持。
吳運聲稱:“我們不管是對于獨角獸也好,還是其他企業的大模型方案也好,都能提供一系列的云上的支持或者能力,比如算力平臺我們發布了高性能計算機HCC,還有加速的能力,數據方面有前兩天剛剛發布的向量數據庫,這些門類的產品可以開放給所有的廠商。除了算力和數據的底層能力,騰訊云還提供整個一體化的基于TI平臺大模型精調的解決方案,包括一系列的工具、流程、服務的支持。”
事實上,不僅僅是騰訊云,現階段從ToB場景切入大模型應用市場,幾乎已成為各個玩家的共識。
在6月28日的行業活動上,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曾經講到:“大家做ToC大模型,給用戶提供大模型的智能能力,都是對已有存量市場的瓜分或者賦能。真正的機會,是在ToB,面對政府、企業級市場包括行業級市場。 ”他還特別強調,在這一點上,“我和李彥宏、張勇等老朋友的觀點比較一致”。
而從產品布局來看,不少玩家都在著力打造從底層算力層到頂層模型層面的全流程大模型服務體系,試圖以靈活的方式打造行業場景下的解決方案。
(騰訊云MaaS全景圖,圖源/騰訊云)
然而,現階段該如何評判不同企業ToB解決方案的有效性,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一家AI算法企業的工作人員認為,各家行業大模型具體的成效還要留待后續市場檢驗,現在不同大模型玩家針對行業客戶都會開放一定期限的免費試用,以便客戶對比不同模型效果:“現階段整個大模型市場都還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狀態下,各個層次、領域的機會都非常多。要說不同企業針對同一行業打造的垂直模型間的差別,或許還要歸結到基礎大模型本身的不同,以及看對具體問題的解決效果。”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中國速度”!文心大模型3.5已整體超越ChatGPT!
文心大模型頻頻取得“第一”,得益于百度“芯片-框架-模型-應用”四層技術棧優勢、知識增強的核心特色和繁榮的大模型生態三大優勢。騰訊云吳運聲:用戶需要的不是簡單聊天,而是對場景的全面理解
ChatGPT代表的大模型“走紅”以來,諸多玩家紛紛入場,作為國內科技三巨頭之一的騰訊卻表現得并不著急。

博望財經
市界
融中財經

獵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