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14天遭做空突襲,市值蒸發40億,名創優品如何自救?
7月27日一早,一則被機構做空的消息把剛在港股上市14天的名創優品(9896.HK)炸出了水面。
美東時間7月26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簡稱“藍鯨資本”)發布一則針對名創優品的做空報告,稱其經過七個月的調查,發現名創優品有數百家門店由公司高管或與董事長關系密切的個人秘密擁有和經營;董事長在不正當交易中作為中間人,從公眾公司挪用了數億元。
此外,藍鯨資本認為名創優品正在走向衰落。在做空報告中,其列舉了名創優品收入比IPO前的峰值下降40%,新冠疫情前已有大規模關店潮,加盟費在過去兩年下降了63%等數據,以佐證這一觀點。
藍鯨資本作為知名沽空機構,還被外界冠以“殺人鯨”的名號。
對于這份做空報告,二級市場最先做出反應。截至美東時間7月26日16時,名創優品(MNSO.N)美股報收6.13美元/股,跌幅達14.98%。
7月27日早間,名創優品迅速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回應,表示“該報告毫無依據,且包含有關本公司資料之誤導性結論及詮釋。”
來源:名創優品公告截圖
然而,這一回應也沒能穩住公司的股價,截至7月27日16:00,港股報收12.46港元/股,下跌10.87%,總市值157.83億港元;美股6.13美元/股,較25日下跌14.98%,總市值19.41億美元。
從做空報告發布截至7月27日16:00,名創優品港股及美股總市值共蒸發約人民幣40億元。
靠著便宜的貨價和借勢昔日“網紅”無印良品,名創優品在小商品公司中沖出重圍,于2020年10月登陸美國紐交所,又于2022年7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雙重主要上市”。
看似風光的背后,名創優品實則每一步都走得艱辛。不但美股上市之前官司纏身,上市同時更是被曝出指甲油中致癌物三氯甲烷超標1400倍。過去3年累計虧損近20億元后登陸港交所,如今上市不足半月又被機構做空。
620家店鋪由公司高管秘密經營?
名創優品的高光時刻是在2018年,彼時,公司不僅牽手京東,讓全國33個城市的近800個門店上線京東到家,還受到了騰訊和高瓴資本的青睞,簽署了戰略投資協議,拿到了1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有了錢之后腰桿子也直了。
2018年初的集團年會上,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葉國富正式宣布了他的“百國千億萬店”計劃:到2022年,名創優品實現在100個國家開設1萬家門店,其中包括7000家海外門店,年營收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
截至2018年9月,名創優品新開門店數破千,實際門店數已經超過3000家。但此后,名創優品的增速略有放緩,從最新《招股書》來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門店數量達到5045家,其中,國內門店3168家,海外門店1877家。
來源:罐頭圖庫
然而,如今“百國萬店”尚未實現,卻被藍鯨資本指控“名創優品沒有獨立加盟商網絡,全由公司高管秘密經營”。
藍鯨資本認為,“名創優品聲稱其在中國99%的門店由獨立加盟商經營,這個基本敘述是謊言。經過7個月的調查,我們發現620家商店由名創優品高管或與名創優品董事長葉國富有密切關系的人擁有。”
藍鯨資本在做空報告中重點介紹了由名創優品高管或與董事長關系密切人士擁有的數百家名創優品商店,并認為“這是壓倒性的關鍵證據”, 藍鯨資本指出,“與名創優品告訴投資者的相反,證據顯示此類特許經營商不是第三方獨立的,意味著名創優品在暗中承擔了傳統零售商的許多成本。”
截至發稿,名創優品還未對藍鯨資本的這一指控作出具體公開回復,但回看葉國富的“百國千億萬店”,至今除了“百國”,另兩個目標還有待時日。
營收自2018年峰值縮水40%以上
店鋪擴張的風光背后,名創優品的日子并不好過。除了“百國萬店”外,名創優品還背負著“千億”的目標。
如今,從營收來看,名創優品距離“千億”還相差甚遠。《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名創優品分別實現收入93.95億元、89.79億元及90.72億元。
利潤更是不佳,據《招股書》披露,名創優品2019-2021年分別虧損2.94億元、2.6億元及14.29億元,三年來合計虧損19.83億元。
來源:名創優品《招股書》
對于2021年的巨額虧損,名創優品解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六個月產生大量與具有可贖回及其他優先權的實收資本,或具有其他優先權的可贖回股份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了部分虧損。
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名創優品之所以業績下滑,疫情防控和中概股受到拋售潮影響外,重點在于資本市場對其上市后營業業績的信心不足。
前不久多家頭部機構相繼向SEC披露了13F文件中,淡水泉、Jane Street、對沖基金EXODUSPOINT CAPITAL等機構都清倉了名創優品。
上面只是單看過去三年的營收情況,若與2018年的高光時刻相比,只會更顯慘淡。
在2019年集團年會上,葉國富宣布名創優品2018年全年營收破170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120億元營收有著近50%的增長。
對比2019年的90.72億元,3年縮水46.64%。
藍鯨資本稱:“因投資者認為名創優品擁有輕資產、高利潤的商業模式,名創優品被以1.4倍價格交易。但Blue Orca通過盡職調查證明,名創優品更像是一個衰落的實體運營商,我們認為應該對其重新進行估值。”
董事長野心背后,被指控轉移上億資產
名創優品誕生之初,就懂得巧妙借勢無印良品,無論是日語 logo,還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三宅順也,都透露著濃濃的日系。
經過11年的發展,2020年10月,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MNSO”,定價20美元。2021年2月,名創優品股價曾一度達到35.21美元/股的歷史高點,總市值也突破百億美元大關,在資本市場風光無限。
來源:罐頭圖庫
藍鯨資本報告稱,登陸紐交所后不久,名創優品與其董事長葉國富成立了一家英屬維爾京群島合資公司,以建立一個龐大的中國總部。盡管僅持有合資公司 20% 的股權,但名創優品將最初的3.46億元定金全部用于購買土地。不到一年后,名創優品又以6.9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董事長在合資企業中80%的股權。藍鯨資本認為,上述行為是將股東資金赤裸裸地轉移給董事長,因為根據中國記錄表明,其董事長可能從未向合資企業出資。
京師律所刑委會副主任孫建章表示,按照法律規定,董事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公司財產的,這種行為構成了職務侵占,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認為,如果以上指控屬實,名創優品涉嫌信披違規。但是做空機構宣布有關單位的信批責任,存在法律風險,比如若不實,會被人指控會侵犯名譽權。如果說有關單位存在審批責任,那么投資者可以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名創優品則稱,董事會正在審查該指控,并考慮采取適當行動以保護所有股東的利益。基于公司管理層之建議并為保護所有股東的利益,董事會決定成立由獨立董事徐黎黎、朱擁華及王永平所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旨在監督就該報告中相關指控所開展的獨立調查工作,適當時將聘請獨立專業顧問協助獨立調查。
潮玩和出海遇阻,遭做空突襲如何自救?
2021年2月18日,葉國富宣布公司新的業務戰略——“X-戰略”,將名創優品轉變成一個新零售平臺,孵化更多子品牌,實現多元化經營。
2020年底,名創優品推出了首個獨立新品牌TOP TOY,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店內匯集了Hello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多個IP潮玩品牌。
名創優品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3月1日,TOP TOY營收達到了1.11億元,且相較同期的0.23億元,同比增長達377.3% 但這對于名創優品的收入貢獻卻是微乎其微。2021年下半年,TOP TOY收入2.4億元,營收占比4.4%,這還是基于集團在IP采買上的輸血。從業績來看,短期之內TOP TOY很難成為名創優品的第二增長曲線。
潮玩和出海,是名創優品重押的自救手段。潮玩目前不樂觀,那出海呢?
在海外,名創優品采取的是“代理+全托管”的商業模式,與國內的加盟方式不同,海外名創優品更傾向于選擇符合一定條件的大集團作為盟友,便于對接本地資源、迅速進行擴張。韓國、越南、印尼、東南亞,名創優品在踐行著自己的擴張神話。但這一切都因為疫情,按下了暫停鍵。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6月30日,公司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30.31億元、29.35億元及17.81億元,海外業務持續下滑。
截至今年3月,名創優品在海外市場還有超過76家門店尚未恢復運營。
但名創優品也在門店布局、經營私域上,不斷打開新思路。
2021年開始,名創優品將新增門店的重點放在了低線城市上,以挖掘更為龐大的市場。這一策略從某種程度上承接了名創優品在一二線城市的營業額,在帶動平均單店收入回暖的同時,也為名創優品的扭虧轉盈起到了推動作用。
而葉國富的“興趣消費”也并非一無所獲。名創優品的三麗鷗、迪士尼、漫威、故宮、NBA等IP聯名產品,在消費市場收獲了不少口碑,尤其是草莓熊IP,幫助名創優品收割了相當可觀的流量。
雖然說十塊錢算不上所謂的“大生意”,但消費者也是有記憶的。對于名創優品來說,增收不增利、自研能力羸弱,都是擺在面前的問題。如今面臨空頭突襲,名創優品該如何自救?
來源:罐頭圖庫
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謝先生認為,一家成功的公司離不開優秀的經營策略和經營模式,但產品定位以及品質才是公司蒸蒸日上發展壯大的關鍵。名創優品的直營和加盟情況,如果如做空機構所說是高管秘密經營,那無疑涉嫌信披違規。在危機之中,企業應通過聘請獨立專業顧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強合規審計等方式進行自救,更應該盡早依法披露。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認為,Blue Orca的做空論據充分,但名創優品的回復相對籠統,并不能及時打消市場猜測。如果不能對Blue Orca指出的細節做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反駁,恐怕是越描越黑。
藍鯨資本則是成立于2018年,創始人系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格勞克斯聯合創始人安達爾。2018年5月24日,藍鯨資本首次出擊,成功做空新秀麗(1910.HK),后者股價曾跌幅超過八成。
不過,藍鯨資本整體戰績不佳,其中包括拼多多、中國飛鶴等“狙擊”等受挫案例。
猜你喜歡
攜手新生代探索公益,名創優品捐贈1000萬成立“小動物保護公益基金”項目
近日,名創優品宣布捐贈1000萬元成立“名創優品小動物保護公益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