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很重要的小事,B站投資

        投中網李彤煒2022-05-31 15:22 大公司
        B站有多熱愛投資,已無需多言。

        本文較長,有必要在開篇“簡斷截說”,首先是定調:當我們討論B站投資,要先校訂評判標準:

        第一,反對用短期標準去衡量一家增長期公司的投資行為,尤其是將投資與股價掛鉤,要知道上市公司投資即便有收益,市場也不會給高估值,這二者并不正相關;

        第二,評價體系不能超前,B站只是正式下場做投資2-3年的準新手;

        第三,不談成績是因為不到時候,評價一家VC行不行都至少要三期基金,更別說分析B站這樣一家CVC投得好不好,早得很;

        第四,認識陳睿要花些耐心,因為投資本質上不是需要他者理解的事情,無非是回頭互道傻逼的藝術。我認為他身上帶有理想主義標簽,不然當年怎么可能放棄獵豹的1億股權跑去搞B站;

        第五,投資對B站是“小又重要”的事,拆開來看,每一筆都是小事,拉長來說,投資之于B站則非常重要。

        但諸位放心,本文也絕不和稀泥,雖說我沒有非黑即白的評價,但做完選題之后,我有明確的方向性結論,預先摘錄幾條:

        首先,在動漫和游戲上堅定投入的戰略沒問題,甚至打的還是不夠透,和騰訊、字節去爭也沒問題,防御也好進攻也罷,不增長,那是原地等死;

        其次,B站的邊界在哪里?當它知趣地放下投資這柄武器時,也就到頭了,我永遠不希望看到這一幕;

        再者,到現在為止,B站這三年的投資規模大概在百億元上下,這個數字與B站的體量是匹配的;

        還有一條,B站業務是倒金字塔型,絕招在底部,這制約了投資的施展空間;

        以及,今天B站亟需解決的問題是組織管理能力,進而影響的是被投公司的利用效率,這是它和騰訊、字節的差距。

        來吧,容我慢慢講,先從去年創造了90億收購案的Pico說起。


        “倒金字塔”


        如果你沒在抖音上刷到過Pico VR的廣告,那算我輸。

        是的,自從花90億元收購這個“大玩具”后,字節在抖音上用“飽和式”流量營銷的打法強推Pico,不夸張地說,應該有6億人看到了。Neo3在官方直播間的價格也被打到2000元左右,至于銷量,雖然還沒有具體數據,字節方面應該是有自信的,一個消息可為佐證:聯合鄭鈞開VR演唱會,門票是一臺Pico。

        看官說了,本文的主角不是B站嗎?

        是啊。

        那你在這抖Pico的包袱干什么?

        我想說,這次演唱會讓我看到的是投資可實現的另一種可能。借助抖音的內容+電商+流量強推VR,即通過不計成本的流量導入達成銷售,立即銜接另一個格局的內容,這是微信都力有不逮的事情——一種將小眾變大眾的可能。

        B站目前有中國互聯網最年輕的用戶、最活躍的社區氛圍,以及近兩年在聲量上完全不輸互聯網大廠的話題度,但很遺憾,雖然這兩年在投資并購上出手頻繁,但從投資的項目上看,我并沒有看到它有如此想象力的案例。

        那問題的核心來了:說B站投資沒有做出這么有想象力和可能性的案例,就等于說B站的投資能力不行嗎?當然不是。

        恰恰相反,我對B站投資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它是審視整個公司的入口,我的結論是這樣的:不同于多數企業,B站的倒金字塔業務結構,才是其投資業務的掣肘。

        所謂的倒金字塔是什么?先來看B站的天花板。我的朋友崔舒(化名),在B站做了幾年UP主,對這家企業頗有研究,他認為,B站下限不低,但天花板有限。

        獨特的內容、社區氛圍和年輕用戶是B站較為穩固的基本盤,也決定了B站必然會在中國互聯網視頻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并且短時間內看不到競爭對手;但在另一方面,決定一家公司上限的永遠是規模化能力,這與戰略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價值觀輸出能力息息相關。

        陳睿2014年加入公司后,帶領小破站一路融資、敲鐘上市、破圈,市值最高摸到500億美元,戰略眼光沒什么可質疑的,最近體現在,比如B站2021年底那番十幾億美元的再融資,崔舒告訴我,當時一些高管無法理解,為何在手握不少現金的情況下,依然耗費高成本搞融資,但現在“都挺服陳睿的戰略眼光,這讓B站在未來幾年騰挪的空間大了不少”。

        講到天花板,可以從游戲入手。就投資而言,游戲也稱得上是B站的重點投資方向。自3月份始,B站投資了兩家動漫公司,四家游戲公司,目前投資游戲公司總數接近30家。崔舒認為,衡量游戲對B站的戰略意義,觀察在最近的寒冬期間出手方向與頻率便可知。從這一點來看,游戲確實是B站的長期核心戰略方向。

        只不過,B站的組織體系、管理能力是相對的弱項,讓它在很多時候會陷入一種“有勁兒用不出”的處境。例如,有媒體曝出,這次一些內部的游戲工作室也上了減員名單,顯然公司高層對這件事信心有限,首先,游戲版號供應并不穩定,整體行業處于適應期;其次,花大力氣搞了幾年自研游戲,沒幾款拿得出手的頭部案例;最重要的是,B站沒能搭建起批量化復制爆款案例的架構。

        這也是B站天花板低的核心原因。不同于老牌互聯網大廠用時間換空間,始于2020年的“后浪”,B站大規模破圈和、爆發式增長,陳睿說,“小國寡民是開心,但你是世外桃源也會被堅船利炮干掉”,意思無非是要想生存必須持續增長變大。但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我認為并沒能適配快速擴張的人員以及業務發展。

        落到投資上,被投公司究竟能為B站產生多大利益,單純從財務角度不好判斷,但至少對于那些并購的企業,崔舒認為B站的組織管理能力還做不到像字節、阿里一般,在短時間內將價值觀輸出并且同化。比如收購的一家MCN公司,到現在也與B站的企業文化差異明顯,如此在戰略協同上的效果也必然打折扣。

        這與陳睿的管理方式有關嗎?我沒有結論。但崔舒告訴我,內部員工對陳睿的確有著涇渭分明的評價,在基層員工眼里是親切的“睿爸”,但到了中層眼里,則“經常劈頭蓋臉就一頓罵”,這也許傳承自他的導師雷軍,畢竟就連陳睿穿錯了襪子也曾挨過雷的數落。

        我認為沒必要苛責陳睿,作為一家萬人公司老板,他的管理半徑能有效覆蓋到中層就是OK的,能“罵”得出口,也意味著他對于細分業務的標準明確;但另一方面,陳睿模糊的性格也會讓管理層難以把握他的真實想法,尤其是在B站這樣一個喜歡玩兒梗、消解權威的平臺,這兩年老板聲音的消失也更加深了這種模糊感。

        此前一篇文章中我寫過,VC機構,下限看策略,即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能力;上限靠絕招,就是能不能找出市場差異化,捕到“大鯨”。落在CVC上,如騰訊收購了多家頂尖游戲公司鉆得足夠深,或字節收購Musical.ly橫向做全球化。B站正好相反,在差異化非常明顯、下限做到足夠高的前提下,即便通過投資反復強化,得到的結果往往是繼續提升下限,而B站選擇的上限是什么?是瞄準版權、愛優騰、奈飛的同質化產品,投資自然效率不高。不能有效用在提升上限,也是B站投資雖然積極,但并未獲得高評價的原因。

        此外崔舒也向我反應,兩三個月以來,B站的流量分成斷崖式下跌,這對腰部以上主要靠廣告的Up主影響不大,但對那些數量更大的中尾部Up主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我不是特別理解這種做法,我只能認為B站對未來的預期相對悲觀,你想他能在牛市融那么大一筆錢,提前開源節流也符合他的做法。”


        給投資一個合適的權重


        B站有多熱愛投資,已無需多言。

        2013年成立,2015年出手第一筆,2020年投資節奏明顯加快,至今已投資公司160余家。尤其在已經過去的2021年,出手近60次,相當于6天一次,這樣的頻次僅次于騰訊。不僅頻率高,出手額度也大,僅2021年4月一個月,對3家游戲公司就投資了15億元。

        圖/CVSource投中數據

        2021年11月,B站第三季度報發布后引來一番質疑,比如其股價下跌、現金儲備從一季度末的270億元下降到244億元、以及馬上推出的14億美元可轉債融資方案,被歸因為B站在做著低效的投資。

        4月份,B站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目前B站的現金儲備達302億元,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1%(57.8億元),全年營收同比增長62%(193.8億元)。與此同時虧損也在擴大,第四季度虧損擴大148%(20.958億元),全年虧損擴大119%(68億元)。

        從投資的相關數據來講,一是投資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B站很大部分現金流,數據顯示,2019-2021年間,支付的長期股權投資現金分別為12.27、12.61、67.16億元,其中2021年大概是個什么量級呢?已經相當于全年經營開支的64%;二是B站投資數據確實不咋地,其中2021年投資虧損約2億元。

        但僅憑借財務、數據就能給它的投資下結論嗎?我對此表示懷疑。B站并未停止過進擊的投資,并在2021年達到高潮,這里可以對比此前我寫過的美團投資。

        美團曾在2019年全線收縮投資戰線,出手數極少,其背后原因是它本身業務——需全心全意集中兵力打仗,在本地生活戰線面對阿里的阻擊。所以盡管2021年因為投資流出了67億元現金,但B站早已經度過了2020年前后,面臨強大外部競爭的焦慮期,更不要說目前現金儲備還算充裕。

        所以又回到了這個問題,B站耗神費心作做戰投,二級市場還不買賬,到頭來也不一定賺錢,到底有什么意義?

        有必要先回頭看看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案例,不說騰訊投京東、拼多多,就說收購《皇室戰爭》時,又何曾不被質疑呢?字節花40億美元收購沐瞳游戲、90億人民幣收購Pico,也算不務正業嗎?

        阿里95億美元收購餓了么可能是個更容易理解的案例,當年面對美團在本地生活板塊強大攻勢下的壓力,這顯然是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換言之就算收購這幾年來,餓了么市場份額持續下降,依舊未能抵擋住美團的攻勢,但你頂多說一句阿里干得不好,而不是收購這件事錯了。

        理解這一點,就能理解B站在游戲、動漫、MCN等領域的布局,雖然某些投資案例確實尺度沒拿捏好,放得太開,但整體布局,大多還是介于市場環境以及經營狀態下,做出的理性決策。

        更何況如果只針對二級市場做敘事,大可以說B站不值這個錢,或者現在不是買入B站的好時機,但肯定不能說是投資拖累了股價,投資哪里有這么大的權重?況且,如若認真定論,那便是無法定論。縱觀B站投資,大部分集中于天使輪、Pre-A輪、A輪,現在去定義成敗,太早了。

        比如2021年全年是B站股價攀峰階段,進行了60多筆投資,除了6億元全現金收購有妖氣這種“土豪”行為,也有以現金+股份對價進行支付,以股份支付的那部分現在看來是不是賺了?再結合B站3月份公布的一份5億美元股份回購的公告,賺麻了好嗎!

        當然這么算有點不講武德,不過總的來說,可以說B站一些案子投的沒見效,但這不是否定他投資戰略的理由。

        B站投資顯然也與CEO陳睿有著密切的關聯,即便他不是直接負責人。

        陳睿2014年加入公司,2015年在B站試水投資。他是B站的天使投資人,曾作為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的他,擅長投資、也重視投資。據深燃報道,投資業務在B站占據重要地位,2020年4月,B站還將企業發展部分拆,分別成立了戰略發展部與投資并購部。其投資資金來源也有兩個,一為自有資金,二是干杯基金——即引入外部資金,B站來做決策。

        在此前《晚點》的采訪中,陳睿透露過投資游戲公司是為了加強合作,與自身業務協同,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也是類似性質,為了戰略或者業務的協同。換言之,財務投資那時還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現在呢?看客會問B站“投得好不好”,但對陳睿來說,他只會問自己“不做投資行不行”。顯然,他的天平落在了行動那一頭。自接手B站以來,陳睿的野心不小,兩件事也讓他與B站雙雙立足,第一是用二次元內容在視頻網站中占據一席之地,第二是通過游戲成功上市。

        往日的小破站在眾人的注視下不斷進擊,盡管如今的股價較其2020年最高點時已跌去近70%,但這也不是孤例,而是系統性風險之下的下跌。日前陳睿定調,2年時間實現盈利,降本增效。短期虧損與長期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孰重孰輕,想必陳睿掂量得清楚。


        B站到底投了些什么?


        1、投資面最廣、金額最大的當屬游戲,這個現金牛不能拋。

        B站初與游戲結緣是在2013年,那時聯合運營了游族網絡研發的《俠物語》,2014年就取代了傳統分發渠道,成為米哈游最倚重的合作方。就這樣,B站通過代理和聯運打開了游戲業務的大門。

        成為游戲市場的黑馬則是在2016年,彼時憑借代理日本手游《Fate/GrandOrder》一炮而紅。2017年,B站游戲業務營收達20.58億元,較2016年猛增5倍,對總營收貢獻高達83%。2018年便在納斯達克上市。

        游戲作為現今奶牛,B站不可能不重視、不發展。

        據一份2020年的報告顯示,中國游戲市場的實際收入在2020年同比增長了20.71%(2786.87億元),自主游戲海外市場實際收入達990.5億元,B站位居行業第六。雖然在2018年上市前后,B站一直有意強調降低游戲收入占比的合理化趨勢,但對游戲的重視與出手從未停止。

        就2020年的收入來看,B站在游戲方面獲得的收入包含獨家發行、聯合代理與自研,前兩者分別占比75%、25%,自研收入則微乎其微。所謂獨家發行,指代理方先支付一筆預付金和授權金給游戲研發商,然后一部分的游戲流水分給研發商,其余流水則是獨家代理方、發行方、渠道方分成。所謂聯合代理,指大型發行代理公司與渠道平臺合作,收入按比例分成。

        顯而易見,作為完整游戲產業鏈中研發商、發行商和渠道商三者,B站的角色通常是后兩者。

        但游戲行業正在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過度,這與游戲版號收緊、游戲供應縮減、研發商掌握流量運營規律等有關。研發商的地位在逐漸增強,發行、渠道商的優勢則減弱。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網站的分流,也讓聯合代理、獨家發行的高額收入難以長期維繼。

        看看數據便知,增速頗不樂觀。2021年,B站游戲發行達到22款之多,但增速回落,2020年非游戲業務增長率均超過100%,游戲業務增長只有30%。到2021年游戲增速只有6%。

        盡管B站對資本市場稱要扭轉游戲公司這個印象,但更良性的增長并不代表要放棄或者減少游戲的營收、增速,應當是游戲營收取得一個符合用戶增長的同步增量,同時在直播、廣告、會員和增值服務三個板塊取得超額收入,目前來看,游戲掉隊了。

        所有的一切指向自研能力,如果沒有自研能力,這頭現金奶牛也將逐漸地黯然失色。陳睿在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發布時曾說,“目前B站游戲自研團隊的規模已經超過一千人,有幾個項目在并行研發,將在明年和后年陸續上線。從B站目前的業務規模來說,游戲自研是當前階段的第一重點,預測在幾年以后,B站有一半游戲業務收入來自自研產品。”

        問題有了,自研有那么容易嗎?事實上,自研游戲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極高,還不能保證效果,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收購、投資游戲研發公司。

        B站從2020年開始大規模投資游戲研發商,此前雖然也有此案例,但為數不多。但其投資策略經過轉向,2020年中下旬入股的游戲廠商均以二次元游戲公司為主,比如掌派科技、影之月、時之砂、貓之日、光焰網絡等,它直接以70%股比控股《斯露德》開發商哆祈哆祈、投資《銀之女武神》開發商北京理想鄉的占股比例也高達39.1%。

        等到了2021年,B站的游戲投資標的開始從只投二次元過渡到大眾化游戲研發企業,不僅如此,高股比投資越來越多。不得不提的是,2021年4月,B站共花15億元投資心動網絡、青瓷游戲、中手游。

        4月1日以約9.6億港元戰投心動網絡,持4.72%的股權。成立于2002年的心動公司旗下擁有《仙境傳說RO》、《不休的烏拉拉》等多款自研與代理游戲。它還有一個相當火爆的免費游戲分享社區TapTap。B站與心動網絡簽訂的投資協議稱,雙方將圍繞心動旗下的游戲與TapTap展開一系列深度合作。

        4月23日投資青瓷游戲,這是一家國內移動游戲開發商與發行商,旗下暢銷游戲《最強蝸牛》上線一個月后流水超過4億,它還有超過10款移動游戲儲備,所謂鐵粉超1100萬,年輕人中比較受歡迎。2021年6月,青瓷游戲在A股上市,12月B站再次入股。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阿里也不愿放下這一優質投資標的,再次出現在投資陣營中,目前三家分別占股4.99%。

        4月29日認購中手游1.98億股,持股比例7.15%,這或許代表了B站另一種強烈的訴求。中手游是一家業內少有的,死磕IP改編游戲的廠商,盡管這條路不好走,但長時間積累下來,也有產品強勢入榜,比如與字節旗下朝夕光年合推的《航海王熱血航線》。投資達成后,B站與中手游稱,將在游戲產品和IP開發運營上戰略合作,圍繞年輕人群體打造和推廣優質游戲和IP內容。

        投資策略變化的背后,是B站需要在游戲領域與另外兩大巨頭爭奪,毫無疑問,是騰訊與字節跳動。騰訊、字節在游戲領域的投資從來不遺余力,手筆更大,當然為的是自家的現金奶牛、流量穩定。B站要想向前再邁一步,就必須加入爭奪戰,想繞也繞不開。

        這意味著,B站在破圈的路上勢必會與更多大眾用戶產生交集,這時候必須把這個群體納入自身游戲變現的范疇來考量。

        其次,在二次元游戲、大眾化游戲研發商中大規模投資、并購,也與游戲本身的特點有關。眾所周知,誰都希望能夠押中爆款游戲,一個爆款游戲夠一個平臺吃不少時間。但誰是爆款,就具有不確定性了。B站下血本投資心動網絡、青瓷游戲、中手游就已證明,曾經出過爆款、有一定群眾根基的游戲企業,顯然贏面更大。

        日前,2022年4月6日,B站全資收購魔爆網絡,這是一家做動漫改編手游開發與運營的公司,目前擁有《雛蜂:深淵天使》《我的英雄學院:最強英雄》《翼靈重構》《機動星界使》等多款游戲的軟件著作權。B站全資入股魔爆網絡,應該是想要提升其自研手游的開發能力,鞏固在二次元手游的地位。

        搶不過騰訊、字節,B站收購到的游戲公司是二、三流,這是實情,不過這也只是在當下市場的無奈選擇,或許更應該問一問,B站為什么沒投到米哈游?要知道2016年B站已經開始全資收購游戲公司,彼時米哈游雖然有《崩壞3》,但《原神》的立項和開發也沒那么順利,此后還有上市失敗這一打擊。

        這種問題沒有意義。B站此前曾投過心美流光,旗下《高能手辦團》在去年三季度位列中國手游在韓國收入第八位,12月登陸歐美市場時位列增長榜第三,成績頗為不俗。

        還是那句話,于游戲而言,B站現在應該盡快搭建起批量化復制爆款案例的架構。

        2、希冀通過投資內容把壁壘壘得更高、將破圈打得更廣。

        在二次元內容領域,B站并沒有競爭對手,這也是它賴以成長的看家本領,將這一壁壘夯實是B站的根基。而保用戶增長,又是B站保市值、向前跑的基本戰略,其他的,只要能吸引來用戶的內容,都值得B站刷一遍。

        單槍匹馬去做,當然耗時耗力,還不知道做的成效怎么樣,陳睿最開始做投資大體上就有此初衷。

        首先是動畫動漫,從2015年開始投資起,B站就在這一領域逐步耕耘。

        2018年11月全資收購網易漫畫,當時網易漫畫有2萬部漫畫作品,600多位獨家簽約的國內外漫畫家,移動端注冊用戶數近4000萬。收購網易漫畫讓B站的漫畫版權內容著實豐富了一把。

        2021年年初,B站花6億元全資并購了繪夢動畫,后者成立于2013年,到2018年就制作了國產二維動畫近80%的劇集量。截至2020年12月中旬,2020年B站上線了72部番劇,播放量TOP20的榜單中,繪夢動畫占5席,這就不難解釋B站花巨資收購的原因了,并購完成后,B站基本上通過繪夢動畫壟斷中國二維動畫的產能。

        2022年3月,B站投資藝畫開天,持股達40%。在B站國創區,總播放量超過4.5億次的番劇共有7部,其中原創IP有2部,而唯一的全3D的“重工業”原創動畫,是藝畫開天的《靈籠》。也正是憑借這部作品,藝畫開天成為整條賽道上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選手之一,還俘獲了一大批信任他們創作實力的粉絲。

        此外,藝畫開天早在《靈籠》正片上線之前就接到了B站關于共同開發《三體》動畫的邀約,但直到2019年6月才公之于眾。目前《三體》的整體制作進度已經過半,劇本處于收尾階段。在資本層面上,藝畫開天獲得騰訊、B站、三七互娛和天圖資本等投資,融資后估值高達25億元。

        投內容的第二個重心在UP主。

        2020年,捕月說、科技袁人、媽咪說、巫師財經等up主被挖角,B站面臨UP主流失風險。它開始通過投資深度綁定旗下UP主,以保證內容產出。比如36氪曾經報道,B站為了搶回敖廠長,與其簽訂4000萬合約。

        2020年,B站入股旗下知名up主敬漢卿的公司,持股10%,還投資了吃素的獅子、IC實驗室以及小艾大叔等UP主背后的公司。在那之后,還投資了擁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的無鋒科技背后的就有了光等。2021年戰略投資罐頭場文化和唯喔科技,前者的代表UP主是@日食記,后者的代表是@歪果仁研究協會 。

        此外,B站還通過收購的MCN機構超電文化簽約UP主,目前超電簽約的UP有200多位,包括@中國BOY超級大猩猩、@逍遙散人 等。

        第三,B站購買OGV內容版權,在影視綜領域,B站購買了一系列高分熱門電影、劇集,開始做自制綜藝。

        不少人質疑,B站IP內容投資過大,陷入長視頻平臺發展邏輯。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長視頻平臺發展邏輯?以及,為什么不能陷入長視頻平臺發展邏輯。

        愛優騰作為國內頭部長視頻平臺,連年虧損已是共識。長視頻平臺變現無外乎主要兩種,第一是商業廣告,第二是付費會員。大量商業廣告存在的必要條件是,有用戶,且用戶規模大。而讓用戶產生付費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三,有自己想看的內容;能夠提前看;不看廣告。

        顯而易見,優質內容是長視頻平臺賴以生存、維護江湖地位的保證,而且一旦優質內容斷檔,會員就會隨之流失。用戶、付費用戶、商業廣告能有延續性的條件便是——持續性供應優質內容。

        反過來講,為什么會虧損?成本投入巨額。雖然中國各大長視頻平臺一直致力于成為“奈飛”,但一直未像奈飛般實現盈利。況且奈飛現在也遇到了瓶頸,從去年年底至今股價暴跌超過70%。

        過去十年,是長視頻高速發展的十年,愛奇藝在3月1日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也證實了長視頻發展的拐點可能要到來。2021年愛奇藝運營虧損收窄,第四季度虧損,全年內容成本下降。而就在5月26日愛奇藝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連續虧損10年后首次實現盈利,當然這與當下的現實因素不無關系——疫情影響下的大面積居家。但能夠降低虧損、實現盈利的很重要因素還在于優質內容、于精細化運營。

        這樣看,跟愛優騰搶長視頻流量的B站,有的選嗎?如果不投資優質品牌與優質內容,只怕在與愛優騰的競爭中,過早地趴下,更別說等來盈利了。

        不過,B站在2021年年度財報中或許已顯示出它的盈利能力,總營收52.1億元,同比增長61%,2021年第四季度營收57.8億元,同比增長51%。增值服務成為營收的第一大來源,同比增長52%,達18.9億元,占比32.8%。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20%,15.9億元,即便將跨度拉到2021年全年,廣告營收保持145%的同比增速。

        3、B站還投資了一波讓人看不懂的公司。

        在我看來,這是它對中國版迪士尼的試水,畢竟陳睿在兩年前接受就說過,“不止是線上,B站最終會成為一家文化品牌公司,就像迪士尼那樣,從一家動畫或者電影公司成長起來。成為中國迪士尼。”只不過這個策略目前看來,顯然是有些超前(高情商),跟了一波消費風。

        先看B站在消費品領域的投資內容,無性別服裝品牌bosie,咖啡、漢堡、化妝品、漢服、潮流店鋪、體重管理工具、幼兒照片分享APP,甚至還投資新能源汽車極氪智能科技,以及中國電信。

        事實上,只要稍微捋一下時間線,就會發現,B站消費領域的投資集中在2021年那波消費熱。雖然它的漢服、化妝品、服飾均集中于年輕人的喜好,這有點像字節投好心情、美中宜和以進軍互聯網醫療的路數。不過很顯然,消費熱過去后,B站再無出手。

        關于投資極氪汽車,之前有分析師稱,B站和極氪汽車有探索合作的成功案例,對于接受B站投資的原因,極氪方面曾回應,“極氪希望通過雙方的合作,在用戶思維和互聯網創新上進行更多探索。”

        但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極氪智能汽車的5名投資者分別為英特爾投資、寧德時代、鴻商集團、B站及博裕投資。其中,前三家業務都與制造業有關,而博裕資本是中國最大的私募投資公司之一,與B站關聯密切。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2018年B站赴美上市前夕,博裕資本為B站股東,持股達6.4%,排在前六。可以理解,與B站多年老友兼股東,能信任的財務投資可以跟著學習學習。

        關于投資電信,從財務上看,目前B站小虧不到1個億,但此前一些分析也不無道理,“從端口上來看,中國電信不僅覆蓋了移動端,還有電視盒子、寬帶、大屏場景等戶外設施資源,覆蓋的渠道很寬。”

        再轉過頭來想兩個問題,進中國電信難不難?難。除了B站,投資方還有哪些?這后面一長串的名稱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國調基金、過往英大集團、國投集團、中國一汽、電科投資、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出版集團、中電金投、中國國新控股、中非發展基金、成都先進制造產業、蘇州高鐵新城、國資管理中心、華為技術、浙江省財政廳、福建投資集團、江蘇國信集團等。

        武斷點說,能夠進去就已經是B站做這起投資試水的決策依據了。


        問題不在投資


        2021年底,B站發行了十幾億美元的可轉換票據,到期日是2026年12日,但今年3月份,B站公告已回購價值2.04億美元的票據,支付現金代價共1.48億美元。結合陳睿“降本增效”的態度,我認為B站整體對今后兩年的市場環境是比較悲觀的。

        騰訊也于此前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營收1355億元同比去年持平,也顯示了這家公司在面對惡劣環境時的超強韌性;歸母凈利潤234億元,同比下降51%,經調整凈利潤255億元,同比下降23%,這其中的差異就是投資收益,換言之騰訊今年持有的股權虧了不少,以B站往年的投資業績,這次恐怕也不能幸免。

        但我對B站還是有一些期待,去年B站收入的四大板塊中,除了游戲之外都錄得了不錯的成績,最亮眼的是廣告,營收同比增加145%,崔舒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過去一年B站陸續釋放了一些廣告位,這說明在流量的利用效率方面仍有空間;二是相當多的公司從2021年才開始有B站的相關預算,越來越多的甲方看到了B站的營銷價值。

        與其他三大板塊相比,廣告也最有可能在短期內持續釋放業績,對比字節去年70%的廣告營收增速,顯然B站廣告還有不少空間。不過,崔舒也表達了一些擔憂,頭部UP主動輒數十萬的廣告費,甲方的地位卻相當弱勢,與抖音這類信息流廣告相比,在B站的推廣效果更難保證。“我自己接的廣告有時候都心虛。”

        可以預見,在市場環境切換的時刻,B站能否頂住壓力取得相對良性的增長,向市場證明B站依然是有營銷價值的平臺,在接下來要公布的B站一季度財報,才是對其真正的考驗。“市場出現拐點,B站從高速增長轉向悲觀預期時,才能看出廣告這個盤子到底穩不穩”。

        因此對B站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說,如何能有效地穩住增長,永遠是優先級最高的問題,這取決于B站能否將組織運營的更有效率,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內容豐富度,留住那些因為流量激勵下滑而流失的中尾部Up主等。

        而對于B站投資,我的觀點很簡單,旗幟鮮明地支持它“支棱起來”。

        在2017年時,悟空問答一上線就從知乎重金挖大V,抖音已暫露頭角,今天抖音成了第一短視頻平臺,悟空問答早已消失;2020年,西瓜視頻又對B站來了一撥復刻式挖墻腳。到今天內容市場已經非常成熟的情況下,B站、抖音、快手甚至長視頻平臺都各自找到了合適的位置,這其中自然有監管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從癲狂到理性總有一個過程。

        B站莫不如是,當你守著一池水,買回來的是冰塊,你自然需要點時間,讓水溶解在水里。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heyzo亚洲精品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