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斥資超4億買地疑云:實控方另有其人,商業版圖被起底
低調了多年的河南少林寺和方丈釋永信,因為被傳斥資4.52億元在鄭州買了塊地,再次引發網絡熱議。
4月6日,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嵩科技”)以底價4.52億元競得鄭東新區一宗商業、商務用地。外界傳言“少林寺即將進軍地產界”。
但《財經天下》周刊發現,鐵嵩科技在拿地前半個月才剛成立,背后股東有兩位,分別是河南鐵投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沅翰實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
河南鐵投最終的全資大股東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沅翰實業的背后則是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后者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跟進這塊土地已經3年多,2018年11月還與鄭東新區管委會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今年在鄭東新區管委會的撮合下,才和河南鐵投合資成立了鐵嵩科技,成功拍下土地。
4月7日,河南鐵投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少林寺進軍房地產”不屬實,“它是兩個企業合資的投資行為,不是少林寺直接投資,是兩個公司的正常商業行為,僅此而已。”隨后央視財經也報道投資主體并非少林寺。
在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看來,不必對該宗土地的交易進行過多解讀。少林寺拿地,可看出其在文旅和商業方面有擴張態勢,類似拿地有助于鄭東新區后續形成較強的IP概念,有助于形成更豐富的商業文旅業態。
盡管洗清了傳言,但網友“炸鍋”的背后,實則是外界一直以來對少林寺商業版圖的疑惑。
(圖源:視覺中國)
千年古剎的產業“王國”
少林寺究竟跟房地產行業有多深的淵源?
《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2012年和2017年,嵩山少林寺通過掛牌出讓的方式在登封拿過地,土地用途分別為工業用地和商務金融用地,但均以“群眾團體、社會團體和宗教組織”的主體身份參與。
2015年,少林寺還在澳洲買地計劃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包括四星級酒店等設施。釋永信彼時稱,希望少林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價值觀能被更多人認知。不過,該項目目前已無音訊。
當年2月,少林寺還與鄭州開元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元房地產”)合資成立了鄭州市開元寺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據媒體報道,這次合作或源于少林開元盛世文化產業園區項目。該項目由少林寺授權品牌運作,吸引投資。園區建設方為鄭州開元盛世置業有限公司,大股東是開元房地產。但工商信息顯示,在項目簽約后不久,開元房地產退出了開元盛世置業。
新建的開元寺被視為少林寺發展的下院。《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發展下院是少林寺向外擴張的主要途徑,通常采用“托管”模式,允許地方通過少林寺的品牌擴大影響力。少林寺則依托眾多下院,進行各類投資巨大、占地廣闊的文化產業項目的布局。
不過,7年過去了,新建開元寺工程似乎并不順利。2021年8月,有人在平臺咨詢新建開元寺項目停工問題。相關部門回復稱,停工原因是建設手續不完善,開發企業正積極辦理工程建設手續,待建設手續完善后即可開建。
一邊是清凈的佛門,一邊是喧囂的商業王國,爭議一直伴隨著少林寺和方丈釋永信。少林寺的資產規模究竟有多大?
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嵩山少林寺對外投資7家公司,存續的尚有6家,均由少林寺控股。產業鏈觸及教育培訓、文化交流、演出、旅游等各個領域。
有意思的是,除了賓館、功夫傳習、藥局等貼近少林寺風格的業務布局外,2021年底,少林寺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河南少林大數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少林寺各式各樣的生意背后,都離不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操盤。
作為少林寺旗下的重要資產,少林無形資產已經對外投資16家公司,其中存續狀態的有7家,包括鄭州嵩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沅翰實業有限公司、河南非常少林展覽有限公司、少林歡喜地(登封)有限公司等,經營范圍涵蓋了文化、旅游、投資等領域。
(圖源:視覺中國)
商業推手釋永信
毫無疑問,少林寺卷入商業化大潮,方丈釋永信是主要幕后推手。
外國媒體常常在報道中,把“方丈”一詞直接翻譯為“CEO”。后來,釋永信也被外界稱為“少林寺CEO”。不過,他自己并不認同,坦言稱呼出家人為CEO不合適。
但釋永信是有商業理念的。他曾說,少林寺應該有企業觀念,給社會提供好產品和服務,并力主少林寺商業化。
1982年,電影《少林寺》問世后,曾有許多人慕名來到少林寺參觀,但大家看到的卻是一座破舊的廟宇和二三十個和尚。而且,當年那里還是狹窄的小山溝,武校、村莊、政府單位、商鋪等都分布在少林寺周邊,共計生活著2萬多人,環境條件較差。
釋永信覺得,電影能帶來人氣,但要將少林文化持續傳承下去,還須依賴少林寺的自身發展。
1987年,22歲的釋永信開始主持寺院管理工作,當年發起了“少林寺武術隊”,并于次年1月首次公開對外表演,少林寺自此走上“功夫經濟”的道路。
釋永信上任少林寺方丈的第二年,少林寺出資300萬元推動周邊地區拆遷,為此引來周邊居民的強烈反彈。后來在政府的支持和規劃下,拆遷工作才順利推進。
后來,少林寺注冊了公司和商標,開始推廣少林文化,并發展下院、到海外開設文化中心、建立海外分寺,逐漸形成了一個少以宗教、武術與傳統文化為核心,包含旅游、地產開發、教育培訓等在內的龐雜產業鏈。
如今,少林寺在商業化道路上,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風格。2008年,少林寺還開了淘寶店,銷售禪修用品、注入少林僧人元素的創意產品等,甚至還有售價近萬元的《少林武功醫宗秘笈》,但也常因“過度商業化”遭受不少質疑。
圍繞在釋永信身上的風波也不斷。有人贊其大智慧,也有人認為他讓佛門之地沾染俗塵。而他則用一句話作出回應:“少林寺的出世、入世,就像一條船,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上。”
猜你喜歡
少林寺退出沅翰實業公司股東,資本版圖收縮?
在上述事件發生不久后,少林寺再上熱搜。據天眼查App顯示,4月12日,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釋永信、釋永乾退出股東行列,退出前兩人分別持股80%、10%。少林寺退出河南少林大數據公司,前者已申請多個少林相關商標
近日,河南少林大數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中國嵩山少林寺退出,新增楊紅瑞為股東。少林寺斥資超4億買地疑云:實控方另有其人,商業版圖被起底
低調了多年的河南少林寺和方丈釋永信,因為被傳斥資4.52億元在鄭州買了塊地,再次引發網絡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