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憑什么穿越周期:從硬件廠商到“數字發動機”
4月6日,聯想集團召開一年一度全球誓師大會,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出現在員工面前的屏幕里。從2020年疫情突發至今,聯想已經連續三年以直播方式,面向向全體員工舉辦全球云誓師大會。“新階段中,我們的首要課題是如何成功穿越周期。”楊元慶說。
據楊元慶透露,聯想集團總營收過去兩年內增長預計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實現穿越周期的強勢增長。取得這一成績,聯想集團不僅需要保持自身內部的強勁增長動能,更需要克服全球疫情、地緣政治、零部件短缺等重重外部阻礙。聯想能成功完成這一挑戰,源自其“3S”戰略轉型帶來的直接受益,也是楊元慶的戰略定力跨越長周期后的開花結果。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聯想。未來的聯想,將不再是單純的硬件制造企業,而是作為“數字發動機”的新IT公司,成為連接制造業和數字產業的“橋梁”。
1
多層次、立體化的價值增長網絡
聯想集團的營收和利潤,在整個2021財年雙雙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
楊元慶透露,聯想集團總營收兩年增長預計將超千億,從2019財年的3531億元人民幣,到2021財年預計突破4500億元人民幣大關。聯想集團前三個季度總營業額年比去年增長了22%,凈利潤額上升突破76%。
聯想的營收增長勢頭甚至壓過了國際兩大科技巨頭,惠普和戴爾。剛剛過去的最新財年,惠普和戴爾都創下了營收業績新高,惠普總營收同比增長12.1%,戴爾最新財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7%。三家公司中,聯想位居第一位,分別領先惠普、戴爾10%與5%的總營收增長率。
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聯想是在過去兩年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大環境動蕩不安的條件下,取得這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這讓其逆勢增長顯得頗為難得。
聯想業績強勢增長的背后動能,源自“基本盤+創新業務”的強勢拉動,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價值增長網絡:
一方面,是基本盤穩中求進。聯想的基本盤包括電腦、手機和基礎設施三大業務板塊,它們是聯想集團多年的商業主陣地,為聯想貢獻了大部分核心營收,在集團中承擔著基礎底座的角色。在這輪增長中,聯想成功扭轉了它們增長趨勢不足的頹勢,實現了“老樹開花”的新進展。
第一,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個人電腦業務營收、利潤連創新高,連續16個季度實現利潤率改善。第二,同為IDG旗下的智能手機業務連續七個季度健康盈利、快速增長。第三,包括服務器、存儲等業務的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其產品線曾是聯想歷史上收入的主要貢獻部門,但一度為虧損狀態。如今ISG扭虧為盈,以3倍于市場的速度快速增長,增長遠超大市。
另一方面,是創新業務銳意進取。新組建的SSG方案服務業務作為聯想集團“第二增長曲線”的主陣地,力主實現高利潤、高增長。目前,聯想方案服務業務已進入中國IT服務市場的前四名。智能邊緣、消費IoT等更多的創新業務也在翻番成長。
此外,聯想創投在過去一年中完成48項新投資,累計投資15家芯片設計公司,新增三個IPO,實現以戰略投資助推加速核心業務的重要功能。
在這一系列成績背后,隱藏著一個重要問題:聯想做對了什么,從而擁有跨越周期的能力?
2
聯想的新動能:從硬件到服務
聯想在大部分人腦海中,還是一個賣電腦的硬件商形象。但實際上,楊元慶已經布局數年,要讓聯想完成從產品導向到服務導向的轉型。其成敗將決定聯想能否成為一家盈利水平更高的企業。
這一轉型的關鍵為其提出的“3S”戰略。
“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由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革的智能時代。”楊元慶做出判斷。他據此推出“3S”戰略——聯想全面發力三大戰略領域的轉型:智能物聯網(Smart Io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和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s),致力于成為智能化變革時代的引領者和賦能者。
為承接這一戰略,聯想隨后大刀闊斧推行組織架構改革。2021年4月1日,聯想將公司組織調整為三個業務集團: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ntelligent Devices Group)、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Group)、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olutions & Services Group),分別承接“3S”戰略中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設施和行業智能的業務落地。
一系列變革動作背后,是楊元慶做出順勢而為的前瞻性決策——讓聯想從一家硬件產品廠商,升級為高科技驅動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3S”戰略推出后不久,突遇全球疫情。這一變數讓聯想面臨重重挑戰,卻也讓聯想變革無意中贏得了助推器。
剛剛過去的兩年,在艱難的下行周期中,聯想面對的是全球疫情、零部件短缺、地緣政治的重重挑戰。2020年,楊元慶在全球云誓師大會上公開表示,對于未來十二個月將要面臨怎樣的挑戰還完全無法預知。面對不確定性,聯想宣布凍結薪酬和晉升,提出要用“緊日子”換“久日子”。
其后,聯想不得不面對工廠停工、生產停滯等諸多問題。聯想在全球共有33個制造基地。為此,聯想輪轉不同的國內和海外生產中心,保證總有工廠持續生產,以彈性供應鏈持續滿足來自全球客戶的需求。
但也是由于疫情挑戰,反而讓聯想立足自身獨特的制造基因,加速切入數字化新紅利市場。聯想從一家賣設備的生產商轉型為數字化服務商,發揮科技的力量助力人們適應新常態下的新生活、工作方式,助力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使業績獲得強勁增長。
由此,聯想開始切入中國數字化的新市場紅利競爭中。這一賽場,正是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產業互聯網領域,其中已經有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各大巨頭虎踞龍盤。聯想作為硬件起家的廠商,如何與互聯網和IT公司競爭?
聯想的制造基因,在此成為一大重要競爭優勢。聯想基于多年積累的硬件制造能力,形成“端-邊-云-網-智”的完整技術架構,通過強大的算力形成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于各個行業和部門在新需求下的智能化轉型,用“新IT”為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賦能。
聯想更重要的秘密武器在于“內生外化”。它是整個聯想將新IT帶給客戶的戰略舉措,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是“內生”,利用聯想自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公司的戰略轉型。這有兩方面優勢:第一,聯想自身作為種子客戶,以自身的洞察對產品進行迭代優化;第二,通過自身的實踐經驗告訴客戶,DaaS和TruScale等核心產品如何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是“外化”,將聯想在內生過程中驗證的解決方案推向市場,帶給有相似需求的客戶,將新IT硬件、服務以及自身累積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經驗提供給更多行業伙伴。
依托“3S”戰略,聯想集團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為亞洲水泥、桐昆集團、三一重工等眾多各行各業的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進一步夯實了業績增長的基礎。
3
穿越周期:楊元慶的戰略定力
楊元慶最大的特點之一,是“沉得住氣,扛得住挫折”。接班執掌聯想的20年里,他將自身這一性格特點,放大成聯想這家企業的戰略定力。這成為聯想能夠穿越周期,逆勢增長的根基。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一事,正是楊元慶能夠頂住外界壓力,帶領聯想穿越周期的典型體現。
2014年聯想斥資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美國手機前巨頭摩托羅拉。但這一收購飽受外界詬病,由于國際并購的整合難度過高,聯想的手機業務沒有逆風翻盤,反而因為收購而陷入虧損。為此,楊元慶承受巨大壓力,在2015年和2016年主動放棄自己的年度獎金和限制級股票激勵。
四年過去,楊元慶和聯想憑借著持續努力,終于將這宗不被看好的收購展現出應有的潛力。2018年第二季度,摩托羅拉業務實現10年來首次盈利,約盈利2億美元。2021年第四季度,聯想摩托羅拉手機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摩托羅拉出貨量達到1490萬臺,跟上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54%,在北美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3.1%。
聯想從“硬件導向”向“服務導向”的變革中,楊元慶的戰略定力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從2019年到2021年,聯想聚焦“3S”戰略,扎實布局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成功穿越周期,實現了變革第一階段的逆勢增長。
為回答未來五年如何“穿越周期”的大命題,楊元慶帶領聯想瞄準的是未來的全球IT服務——這是一個2025年將超過萬億美元規模的大市場,規模將超過個人電腦市場的10倍以上。
楊元慶透露,下一階段,聯想將圍繞“端-邊-云-網-智”的技術架構,著眼近期、中期、長期,分三個賽道投入資源。
第一賽道是著眼于未來1-2年,圍繞現有產品、應用和業務模式進行的創新,包括每個業務框架內的設備、關鍵零部件、應用以及“一切皆服務”業務模式的創新。
第二賽道是著眼于未來2-3年,由新技術驅動的孵化業務。除了外界熟悉的數據智能、云網融合業務之外,還包括基于元宇宙應用的AR/VR技術,邊緣計算和云服務業務三個進入孵化階段的創新領域。
第三賽道圍繞核心技術和新興技術,著眼于3年乃至更長遠的基礎性和突破性研究。包括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協議等ICT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持續探索車載計算、元宇宙等新的計算場景;立足大計算領域,探索隱私計算、多元異構的先進技術架構等面向算力共享、數據流轉的基礎性研究。
三個賽道責權分明、資源到位,抓住現有市場中的高利潤高增長機會,并拓展到相關技術領域和細分市場,同時打造聯想集團核心技術優勢,建立護城河。
聯想已有的基礎設備能力和制造基因,無疑在其中將發揮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但要想在這個擁有巨大數字化新紅利的市場競爭中勝出,有這一條腿并不足夠。聯想必須進一步向高科技驅動轉型,成為一家科技驅動的“新IT”公司。
楊元慶已經展露出了決心。今年4月5日,楊元慶發布內部信稱,自己愿意放棄公司給予的8000萬長期激勵,把這筆錢分給一線基層同事作為特別獎勵。同時他表示,至23/24財年結束,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將在20/21財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未來五年,研發總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新財年里,聯想將繼續招聘約3600名研發人才,并增加校園招聘人數,實現在3年內增加12000名研發人員的目標。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聯想。未來,聯想將不再是單純的硬件制造企業,而是作為“數字發動機”的新IT公司——向社會輸出數字能力,助力中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成為連接制造業和數字產業的“橋梁”。
猜你喜歡
被低估的楊元慶,正在證明自己是一位合格的CEO
如果楊元慶能守住個人電腦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能開拓出一個新的規模化盈利業務,同時還能完成一位優秀繼任者的選拔與培養,那么他就有望證明自己不僅是一位合格的CEO,還是一位杰出的企業家。可參考酬金為每年34萬美元,HTC董事長任聯想集團董事!
據臺媒報道,針對“HTC董事長王雪紅獲聘聯想集團董事”消息,HTC官方發布聲明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王雪紅擔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期深耕高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