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配并購捷多邦,并完成由商湯國香資本投資的B++輪融資
日前,電子產業協同制造平臺捷配集團(下稱捷配)正式宣布與深圳捷多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多邦)完成并購重組,捷多邦將成為捷配電子協同制造生態共同體(ECMS)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購后,捷配平臺服務用戶數量近百萬。
同時,捷配也宣布完成由商湯國香資本投資的B++輪融資。
戰略合并重組
捷配集團是一家致力于打造電子產業協同制造超級工廠的平臺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訂單+科技”的雙引擎驅動。通過自主開發的協同制造平臺,捷配運用數字技術手段實現對訂單供需雙方的精準匹配,通過工業互聯網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連接在一起,實現各工廠之間協同制造,形成“柔性平臺+剛性工廠”模式。經過近7年的高速發展,捷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協同制造生態共同體,已為全球超過210個國家與地區的70萬余家注冊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作為此次并購的另一方,捷多邦是目前全球頂級的海外PCB在線訂單平臺,在海外銷售端擁有雄厚的渠道和客戶根基。捷多邦旗下的“PCBWAY”、“PCBGOGO”兩大品牌,在海外市場擁有較高市場份額,已樹立起良好的口碑,深受歐美客戶歡迎。
捷配方面表示,并購完成后,捷多邦原品牌繼續獨立運營。捷配集團將在技術、資金、人才、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捷多邦的支持力度,幫助捷多邦提高數字化能力,強化品控及交期管理,優化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效率。同時,捷配平臺也將擁有更龐大的訂單量和用戶的體量,可進一步夯實捷配的“訂單+科技”驅動模式。
更重要的是,捷多邦將助力捷配集團打造電子產業協同制造共同體,以訂單驅動和技術驅動助力整個電子制造業實現全新的生產組織變革。
捷配集團周邦兵董事長表示,完成合并重組后,捷配和捷多邦將作為兄弟企業攜手開始第三次創業。未來,雙方將著力于實現在企業經營和文化上的有序整合,充分發揮技術研發、營銷渠道上的協同優勢,整合共享資源,實現價值共生,打造公司新一輪業績增長點,進而重塑行業新格局。
江西捷配鉆孔機車間
聚焦百萬PCB中小企業,推動全球化戰略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為14.13萬億元。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收入規模已是世界第一,未來電子企業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將進一步提升。
然而,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供給側生產效率提升難是PCB行業的一大痛點。在光源資本副總裁高立業看來,隨著電子產品迭代加快,中小批量PCB訂單需求快速上升。但現階段,PCB行業多數企業仍是自營模式,增長效率較低,市場產能分散且落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一個具有更強產業供應鏈組織能力、更高維的一體化的全球電子產業生態共同體將最大限度發揮協同模式的優勢,整合、創造巨大價值。
捷配科技正致力于打造這樣一個協同制造平臺,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通過自主研發的協同制造平臺,捷配集團將數個PCB、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等行業工廠的產能集中起來,形成一個跨工廠、跨地域的分布式協同制造平臺,聚合分散的小批量訂單,再通過智能匹配系統分派給合適的工廠進行生產,有效提高協同工廠的生產效率和設備利用率,以及行業整體的交付效率。
周邦兵董事長表示:“國家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是時代給予捷配的機遇,捷配將通過不斷的迭代變革,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快速增長,真正讓捷配變得更加有想象力。強強聯合的新捷配集團將秉持‘讓產業更高效,讓生活更美好’的崇高使命,堅持以電子產業為中心,覆蓋相關的工業與消費領域,服務全球電子產業鏈用戶,通過領先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全要素整合、全產業鏈覆蓋、全價值鏈協同,賦能100萬中小電子企業,構建萬億產值的全球電子產業生態共同體。”
商湯國香資本管理合伙人扈與同表示:“受下游消費個性化影響,電子產業定制化、小批量的需求增長,供給側亟待柔性化改造和效率提升。在這一趨勢下,我們看好捷配通過互聯網思維,數字化能力,以及特有的協同工廠模式來賦能和重塑傳統行業的潛力。PCB生產是極具規模效應的行業,捷配整合捷多邦后,業務體量擴大,生產效率提升,行業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增強;同時,二者各有比較優勢,合并后將互相彌補短板,產生‘1+1>2’的價值。”
猜你喜歡
電子產業協同智造平臺捷配獲超3億元B+輪投資,訂單增長超200%
由深創投獨家領投,元禾辰坤、商湯科技、拱墅國投(原下城國投)及老股東襄禾資本、元璟資本、青松基金等機構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