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機器人能否撐起近400億港元的市值?

        獵云網韓文靜2021-11-02 10:45 大公司
        手術機器人市場靜待爆發。

        港交所又迎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11月2日,微創機器人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43.2港元,上市首日遭遇破發,開盤價為39.8港元,低開7.87%。

        截至發稿前,微創機器人的跌幅達4.86%,市值為389.04億港元。

        來源:雪球

        微創機器人專注于研發、設計及銷售手術機器人,是微創醫療集團拆分上市的子公司之一,目前公司旗下三款旗艦產品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

        成立以來,微創醫療機器人吸引了高瓴資本、遠翼投資等多家知名機構站臺,并于IPO前完成30億元戰略融資。

        去年,國內手術機器人“第一股”天智航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市值高達近360億,但截至11月1日收盤,天智航市值僅為85.69億元,大幅“縮水”近三倍。

        同處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微創醫療機器人,能否撐得起近400億的市值、是否會產生一二級市場倒掛的風險,同樣是一個未知數。

        手術機器人市場靜待爆發


        與人工操作相比,手術機器人在手術的重建和縫合方面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可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復雜的外科手術,近幾年來市場發展迅速。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由2020年的4億美元增至2026年的3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4.3%。而預期全球市場將由2020年的83億美元擴大至2026年的33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2%。

        國內的手術機器人賽道靜待爆發。以美國為例,目前2020年機器人腔鏡手術每年90萬例,滲透率達到13.3%,歐洲市場大概為美國的一半。而在中國,每年進行的手術2020年為4.7萬例,滲透率僅為0.5%。

        經過六年的不斷發展,微創醫療機器人的產品覆蓋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主要領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微創醫療機器人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覆蓋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長的手術專科產品組合的公司。

        去年,微創醫療機器人宣布完成30億元戰略融資,投后估值225億元,成為醫療機器人領域名副其實的“獨角獸”,被市場寄予厚望。投資者陣營豪華,包括高瓴創投、CPE源峰、遠翼投資、易方達資產管理、科創投集團、國新科創基金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行業大熱的情況下,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之路依然普遍艱難,國產手術機器人“第一股”天智航就提供了先例。

        2020年,骨科機器人企業“天智航”登陸科創板,專注于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作為國內“手術機器人第一股”,極大地刺激了我國骨科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上市首日,天智航股價較發行價上漲614.29%,市值達到近360億元。

        即便資本熱捧,但天智航依然沒有擺脫虧損的局面,這也是當前國產機器人面臨的普遍問題。天智航公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1.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8%;此外,公司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但截至11月1日收盤,天智航市值僅為85.69億元,“縮水”近三倍。

        處于同賽道的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在上市后早日跑通商業化,實現營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核心產品對標達芬奇


        在手術機器人賽道,曾誕生過達芬奇這樣的“壟斷型”選手,公司在美股上市十年來上漲近6倍,其成功之路也引得各路玩家紛紛復制。

        達芬奇機器人由美國Intuitive Surgical(美國直觀醫療器械公司,簡稱“美國直觀”)研發生產,被業界認為是目前最獲商業成功的手術機器人。

        目前,微創機器人旗下三款旗艦產品即圖邁、蜻蜓眼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以及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除圖邁外,中國僅有兩款腔鏡手術機器人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圖邁為首款由中國企業開發并已完成注冊臨床試驗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

        據悉,微創醫療機器人的核心產品圖邁直接對標達芬奇,圖邁已經代表了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的最高水平,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批的腔鏡機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微創醫療機器人曾“挖走”了達芬奇的高管,其首席商務官劉雨就是原達芬奇機器人大中華區銷售負責人。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美國品牌Intuitive Surgical是醫療機器人行業的龍頭,其主打產品達芬奇幾乎壟斷了國內的窺鏡類手術機器人,在對外競爭層面,行業龍頭達芬奇早在2000年就走向了商業化,而微創醫療機器人的圖邁圖腔鏡機器人上市最快要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對標達芬奇,微創機器人的把握有多少?目前來看,圖邁僅能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早已經將應用范圍拓展至婦科、胸科、以及普外科等方面。對于微創醫療機器人而言,想成為中國版的“達芬奇”,依然前路漫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盡管中國市場對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的需求強勁,但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達芬奇Xi及達芬奇Si手術系統是僅有的由國家藥監局批準注冊的腔鏡手術機器人且在中國所有三級甲等醫院中使用的比例不足10%,原因在于其售價昂貴。

        引進一套達芬奇的手術操作平臺動輒逾千萬元,單次手術耗材一套則達到2至4萬元。這也給國產手術機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達芬奇機器人的定價偏向高端產品價位,而微創機器人偏向中端,在未來有望以更高的性價比進行國產代替。

        研發高零收入,能否延續“微創系”神話?


        資料顯示,手術機器人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發投入,所以微創醫療機器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攀升。

        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的研發成本分別為人民幣0.619億元、1.354億元以及0.901億元,分別占經營開支總額的85.3%、82.1%、75.5%。預計公司的研發成本還將隨著未來在研產品的研發活動增加而增加。

        而在招股書中,微創醫療機器人也提到,公司歷史上未獲得收入,并且虧損在持續擴大。未來,微創機器人的創收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功開發、獲證及商業化在研產品的能力。

        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在2019年、2020年的虧損為6980萬、2.09億元,今年首季度虧損約1.148億元。雖然公司的核心產品圖邁已經完成了臨床試驗,但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可以獲批上市,擺脫虧損困境依然任重道遠。

        作為微創醫療拆分上市的“第三子”,微創機器人被市場予以厚望。背靠微創醫療集團旗下骨科、心腦血管等領域的口碑和渠道優勢,微創醫療機器人得以更迅速的切入行業。

        據悉,這并不是微創醫療首次采用拆分上市打法。近兩年來,趁著IPO熱潮,微創醫療加快拆分上市募資,于2019年和2021年分別拆分心脈醫療、心通醫療,兩者都分別在上交所科創板、港交所主板上市,微創醫療機器人是第三家。

        2019年7月,心脈醫療在上海科創板登錄,業績保持著高增長,如今市值已超過160億元。IPO首日遭遇破發的微創機器人,能延續“微創系”的神話嗎?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