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搞了一個正沖擊百億營收的B2B業務,準備獨立上市
新零售業務失利、大賣場主業增長乏力、永輝超市一年跌去近500億元市值……但很少人注意到,永輝的B端業務已經在悄悄沖刺百億規模。
8月5日,在永輝超市宣布換帥,將CTO李松峰升為CEO的當天,永輝旗下的B2B業務彩食鮮也首次對外公開發展近況。
彩食鮮起于2015年永輝內部籌備項目,在過去六年多時間里,以32個中央廠倉覆蓋了20個省市。“2020年大概是四五十億元,2021年營收可能會突破百億元,彩食鮮現在高速跑十年,也看不到天花板。”彩食鮮總裁、CEO李建波認為,這是個萬億級別的賽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將近5萬億元,假如按照餐飲平均30%-40%的原材料成本測算的話,餐飲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至少有1.5萬億。
在過去兩年時間里,彩食鮮一直在調整客戶構成,主動放棄了一些社會化餐飲的小客戶,這也使得它區別于同在B2B生鮮行業的美菜和美團快驢。美菜和快驢以中小型餐飲商戶為主,彩食鮮客戶主要是兩種:一種是B端客戶,包括黨政軍、企事業單位等,一種是M端客戶,包括永輝超市在內的連鎖超市和社區團購等。
李建波介紹,目前彩食鮮的客戶絕大部分是B端客戶,M端客戶占比只有20%,兩者相比,B端客戶的體量和合作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生鮮B2B行業存在損耗大、標準化低的問題,同時B端客戶的需求也比較復雜,比如,彩食鮮有些客戶至今堅持手寫單子,這對于中央工廠在采、存、產、配各個環節的大數據來說,需要逐個適應。”
李建波判斷,企事業單位的透明化采購是未來的趨勢。在之前的調研中,排除社會化餐飲,單個省會級別城市的餐飲采購規模在300億-500億元左右,“這個賽道足夠寬,但不排除之后有新的選擇。”
這個足夠寬的賽道并不是一個顯性賽道,每個城市里都有一些企業在做餐飲B2B生意,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域特色生意,龐大但零散。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30萬家政府采購食材餐飲企業供應商,但還沒有一家全國性的餐飲B2B企業。
在2020年財報發布后,美團王興曾透露,美團對商家進貨平臺服務(美團快驢)的投入也會加大,開拓這一重要且碎片化程度較高的市場。最新消息是,美團計劃在 2021 年新招 6 萬人,主要服務于美團優選和快驢。
彩食鮮也在加快發展,尤其是在去年底拿到10億元A輪融資之后。目前,彩食鮮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2018年11月,永輝超市對彩食鮮業務板塊進行了梳理和整合,與高瓴資本和紅杉中國成立了合營公司,將彩食鮮注冊資本從5000萬元增資至10億元,交易完成后,彩食鮮不再納入永輝超市報表,開始獨立發展。
2020年12月,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和騰訊領投,景林投資、招商銀行、民生股權投資基金跟投,老股東永輝超市、高瓴、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繼續加注,彩食鮮獲得10億元A輪投資。增資完成后,永輝超市仍為彩食鮮第一大股東,持有32.33%股份。
彩食鮮初期突破市場,來自永輝超市的背景有不少助力,雖然現在永輝超市只是彩食鮮的一個小客戶,但雙方在供應鏈和倉儲物流方面仍有協同,比如共享產地和物流園等等。
2019年,彩食鮮實現營收31.94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彩食鮮的營收已達30.80億元,目前來看,和嘗試新零售卻又鎩羽而歸的永輝云創相比,專注于B端生意的彩食鮮可能是永輝旗下最有希望獨立上市的子版塊。
李建波透露,“去年資金進來之后,我們就開始加快發展,既要快速增長,同時也要做一個透明化的公司,資本市場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現在也開始做一些規劃。”
猜你喜歡
餐飲新零售營銷賦能平臺”轉換商城“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此前,轉換商城獲得了愉悅資本、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今璽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市值少了1000億,“最賺錢的超市”大潤發
“最賺錢的超市”大潤發,也抵不過時代的腳步。在2023財年上半年,它首次出現了中期虧損。這家擁有近600家賣場的巨頭,目前市值僅為171億港元。接下來,大潤發“大象轉身”,它的會員店也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