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趙明:無懼風停
2015年5月,華為終端遇到件糟心事:一部滿載著價值2000多萬榮耀手機的貨車發生自燃,部分手機受損嚴重。
雖說大部分的手機經過質檢后判斷并沒受到太大影響,可也不敢保證售出后百分百就沒有問題。
這個棘手的大麻煩擺在了剛上任榮耀總裁三個月的趙明面前,他也很苦悶:本來這些貨是為了當年618大促特意加班生產的,榮耀手機又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到底是降價銷售保住成本,還是維護品牌聲譽全部銷毀,內部爭論不一。
趙明最終決定,將這些貨統統銷毀,虧就虧了,絕不上架銷售。
消息傳出后,榮耀手機的聲譽大增。就在同年的618電商促銷中,榮耀是線上手機銷量最好的品牌,沒買到但下了訂單的客戶寧愿多等點時間,也不愿意退單。
2015年10月,榮耀的業績和名字一樣名副其實,提前完成50億美元的銷售目標,趙明那年也在華為內部的績效考核中拿到了人人艷羨的A。
從干了20多年的To B端轉入毫無經驗的To C端,趙明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引領榮耀一路披荊斬棘,成為互聯網手機界的明星,又會在脫離華為之后,如何“離巢單飛”?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自詡“笨鳥”的榮耀CEO。
不管飛多高,首先是要有一雙能飛的翅膀
1998年,25歲的趙明從上海交大一畢業就加入了華為,成了一名算法工程師。作為只會“擼代碼”的計算機工程師,他壓根沒想到自己有天會和手機打交道,更沒想到會成為獨當一面的企業掌門人。
華為初創時期講究流程管理,每個人都必須熟悉公司的架構和體系,不管誰都沒有固定在一個崗位不變的道理。
趙明干了兩年工程師就被派去市場部做了技術銷售,充分熟悉市場之后又被調回技術部從事NodeB項目的研發工作。
華為內部有著嚴格的管理和晉升模式,每個人的發展路線也都差不多,從研發到市場,再轉回技術或者管理,中間還會派往海外再歷練一番。
趙明也是如此,20年的職業生涯先后歷任CDMA/WiMAX/TD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意大利代表處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職位,基本都是負責To B業務。
直到他在2015年初,接到時任華為輪值CEO胡厚崑一個電話通知,“董事會已經決定由你來接任榮耀總裁”。趙明有些懵,可還是接受了總部的任命,從國外趕回接任新職位。
榮耀的前任負責人劉江峰辭職后,華為內部選擇沒有任何To C經驗的趙明接任,別說他自己沒搞懂,連任正非都猶豫地問推薦人胡厚崑:這個趙明到底能不能放得開?
胡厚崑打了包票,可趙明內心還是很忐忑。榮耀手機是完全To C的業務,也是直接面對年輕消費者的領域,對趙明來說是徹底換了個新的賽道,他既陌生又深感責任重大。
就在他首次亮相201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又稱“巴展”)時,臨時被華為終端CEO余承東告知第二天不僅要登臺演講,還要代表品牌發布新品。
趙明頗為緊張,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沒有在如此大型場合演講的經歷。第二天登臺前,他脫下筆挺的西裝,只穿著襯衫登臺。想了想,又特意解開了襯衫第二粒紐扣,因為他覺得這代表互聯網世界的自由和開放,結果卻被同事群嘲了一番。
但趙明的《笨鳥不等風》演講卻非常精彩。趙明以六個“不”字闡述了他對所謂“笨鳥精神”的理解:不吝嗇(巨資投入研發)、不封閉(匯聚全球最優秀的資源)、不投機(做極致的產品)、不妥協(近乎變態的品控)、不獨享(有朋友有未來)、不忽悠(互聯網應傳遞正能量)。
雖然學了互聯網界的做派,可趙明內心并不看好所謂互聯網營銷思維。他是技術出身,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產品質量不過硬,想憑什么概念創新就能打動消費者,純屬自欺欺人。
所以,趙明在發布會宣傳新品時就用了很接地氣的比喻:同等網速下,用榮耀手機搶紅包和火車票就是比其它品牌要快。他的底氣來自榮耀依托華為體系,在硬件、性能、品控等方面,獨一無二的優勢。
在趙明看來,無論什么風口,不管風大風小,重要的是擺正心態。榮耀只要有“笨鳥精神”,肯在產品上下功夫,就無懼風停。
這段話其實也是拋給中國企業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資本市場下,企業到底是跟著風和環境隨風起舞,還是沉下心在新的經濟格局下,打造屬于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和新的競爭引擎。
趙明關于“笨鳥”的演說更是某種暗示:因為就在2015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宣布榮耀獨立運營,將榮耀作為子品牌開始運營。
這意味著本來躺在華為品牌銷售網絡的榮耀將不得不學會自己外出“覓食”,嘗試從零開始鋪設渠道和資源,一切只能靠自己。
離開了華為運營體系的榮耀,不出所料地遭受到市場的暴擊,沒有線下資源,線上店鋪又因直接和華為電商脫離,銷售直接下跌40%,榮耀不再,品牌也變得黯然無光。
賴也要賴在榮耀這個崗位上
脫離了“舒適圈”的榮耀隨之而來的是無言的陣痛:銷售業績下滑,主要產品和銷售的核心崗連續換人,品牌從2015年底開始長達半年沒有推出新品。
企業內部既有對趙明之前業績的肯定,也有對榮耀現狀的質疑。趙明自己倒是保持著驚人的淡定,他說“榮耀總裁這個職位,誰愿意干,我隨時讓位。這不是一個好活。”
話雖如此,但他不是一個見到困難就撂挑子的人,內心始終有股不服輸的勁。
華為終端的余承東是這樣,與其一脈相承的趙明也是這樣。華為的“狼性”文化讓一群人聚在一起兇悍無敵,即便是“孤狼”也異常彪悍。
崇尚“笨鳥精神”的趙明相信,榮耀的困難是暫時的,只要踏踏實實做好產品,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品牌回歸是早晚的事情。
和許多技術出身的人一樣,趙明心目中的偶像是喬布斯。這位懂技術更懂用戶心理的超級大佬帶領蘋果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也讓趙明憧憬著能將榮耀打造成像蘋果一樣有信仰力量的公司。
所以剛剛接手榮耀時,趙明很喜歡拉著團隊發出“靈魂”兩連擊:我們對消費者的價值是什么?榮耀對于公司的價值是什么?
趙明很清楚,榮耀受到消費者追捧不是吹出來的,靠的是實實在在的超高性價比,是以強大的技術實力做保障,離開科技創新,榮耀必敗無疑。
比如榮耀的待機時間就比同款性能的手機要長許多。原因是榮耀將業內通常10毫米的內置電線減少為6毫米,通過壓縮了電線所占面積,有效提升了電池容量。
作為標準的科學理想主義者,趙明心里還隱藏著超越蘋果的信念,希望實現榮耀From smart phone to intelligence phone(從智能手機到人工智能手機)跨時代的發展。
可信念也好,理想也罷,榮耀想實現就必須拿出靠譜的產品,贏得用戶口碑。
趙明心里很清楚這點,于是在2016年初將一款充滿科技理想主義色彩的榮耀Magic小心翼翼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榮耀Magic有著珠圓玉潤的造型,搭載了海思麒麟950八核處理器,后置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及超快充等功能,是榮耀團隊花費數年精心打造的一款高科技概念機。
按照趙明的說法,這是一款讓“榮耀順利完成了從AI底層構建到應用構建轉變的產品”。可惜,這款榮耀Magic無論外形還是使用功能都未被市場接受,網上一片吐槽之聲。
趙明面對市場上各種質疑并不氣餒,表示Magic只是個發展方向,我們就拿出來試試,不喜歡不要緊,榮耀還有新的產品。
果然,榮耀后續推出了性能和價格都更具誘惑力的榮耀8和榮耀6X, 前者后來成為年度明星產品,后者以超高性價比在天貓雙11成為爆款,營業額直接過億。
盡管如此,這年的榮耀還是沒有完成原定的KPI,趙明的績效考核只拿了個B。但他坦然又堅決地向公司表態:我打C都無所謂,但絕不容許動我的崗位,我就是賴也要賴在榮耀這個崗位上。
趙明的這番話是經過一年的摸索,心里逐漸對脫離華為的榮耀,有了更清晰的未來規劃,包括渠道建設、明星產品打造、用戶喜好的把握等等方面。他需要的僅僅是時間。
重歸高光時刻的榮耀,命運卻忽然發生改變
沒有風的日子,趙明就帶領榮耀團隊默默練習飛翔。
他很清楚,任何以資本導向為風口的企業,沒有堅實的翅膀,哪怕被資本的颶風送上再高的位置,可一旦風停了,只能是粉身碎骨的命運。
好在榮耀的翅膀是用品質鍛造而成,而且下的是千錘百煉的“笨功夫”。
在榮耀內部實驗室,每臺手機都必須有歐盟標準的測試過程。按鍵耐久、載重、連接器插拔耐久、自動功能、扭曲、針對觸摸屏的鋼珠跌落、彈簧錘以及拉拔等測試,任何一項不達標,就退回重來。
趙明相信低價不是低質的“擋箭牌”,更不應該是榮耀給消費者的印象,這些嚴格的品控標準使榮耀的品質得到了切實保障,更給了消費者足夠的信賴感。
事實上,經濟學理論中,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也就是說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如果商品自身質量不過關,那么價值也就無從體現。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的制造業逐漸走向發達,但是產品質量一直和消費者的期待有著不小的差距。與其大搞什么概念創新,不如踏踏實實把品質把控好。任何質量有保障,又能打動消費者的產品,自然會引發消費風潮。趙明顯然非常清楚這一點。
如果說品質是榮耀的翅膀,那么創新和服務就是榮耀的加速引擎。在趙明的帶領下,被比作“笨鳥”的榮耀羽翼逐漸豐滿,飛得也越來越高。
甚至在華為內部,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分別被比作珠峰的南坡和北坡,可見榮耀品牌在華為的分量。
發展到2017年,榮耀逆市成長,國內的銷量達4968萬臺,銷售額達716億元,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銷量及銷售額銷冠。
看到榮耀重歸高光時刻,任正非對此十分高興,大筆一揮批準了榮耀內部的獎勵方案,表示榮耀團隊只要服務用戶越多,獎金越多,而且上不封頂。
2018年,榮耀以出貨量5442萬臺趕超蘋果,躋身市場TOP3,可趙明的內心并不輕松。伴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許多品牌已經悄悄在拓展渠道和降價,他預感到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情況不太妙。
寒冬果然在2019年初如期而至,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第一季度出貨量只有7307萬部,同比下降10.7%。面對低迷的市場,各家手機品牌使出渾身解數來維持銷量,連一直高高在上的蘋果都開展了多輪降價活動,甚至敗退后的三星也不甘心,試圖帶著新品卷土重來。
趙明的對策就是榮耀繼續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建立更為廣泛的下沉渠道,然后將“蓄謀已久”的IoT全面鋪開,打造集網絡聯接、云服務、芯片和AI的集結全產業的新生態系統。
在趙明眼里,Magic系列是科技理想主義,V系列是極致科技,榮耀的數字系列則是美學設計與科技結合體。不管哪個系列都是為了更好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榮耀的線下布局也從互聯網開始轉向以旗艦店、下層門店及主打消費體驗和青年生活方式的榮耀Life潮玩店三種模式。
誰知,趙明的規劃還沒完全實現,榮耀的命運卻遭遇了巨大改變。
舊榮耀已經翻篇,新榮耀踏浪而來
隨著美國針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芯片開始成為束縛華為手機業務發展的核心問題。
2020年11月,華為將榮耀業務打包出售,并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這意味著榮耀不僅不再有華為的庇護,彼此還將成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成立不到十年的“笨鳥”榮耀居然要學會“鳳凰涅槃”,這讓所有榮耀人既悲傷又不安。
11月25日,華為總部開了場榮耀送別會,主題曲是任正非親自挑選的《共青團員之歌》: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任正非不僅選了歌,還寄語榮耀:你們作為華為的最強競爭對手,可以超越華為,甚至打倒華為。
從脫胎到脫離,這是來自任正非“老父親”般的真切祝愿,華為忍痛賣掉自己“親生兒子”,為的就是讓榮耀能繞過美國針對華為相關禁令,獲得高通提供的芯片。
榮耀脫離華為后,進軍高端機市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甩開競爭者,找回蘋果蠶食掉的高端機市場份額,這是榮耀的目標,也是余承東乃至華為對準備展翅高飛的榮耀的一份厚望。
告別會現場的趙明可謂百感交集,在華為干了20多年,沒想到有天會要換個身份“離巢單飛”。擦干眼淚的他只能默默將使命牢記在心,背后還有上萬名惴惴不安的榮耀員工等待著他。
從華為獨立后僅僅兩個月,2021年1月22日,榮耀帶著新款5G手機榮耀V40及代表智慧生活領域的筆記本電腦等多款新產品宣布回歸。趙明對外透露,隨著30+戰略合作伙伴恢復供應,簽署1000+供應協議,榮耀已經獨立運轉,完成了從供應鏈到市場的重啟。
同在江湖廝殺,榮耀和華為正面的沖突也沒法避免。榮耀新系列的Magic直接與華為的Mate和P系列在高端產品線出現競爭,彼此有些尷尬但也無可奈何。
至于從來不正面提及的對手小米,榮耀只能是假裝不在乎,但壓力和挑戰一直都在。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覺得榮耀似乎更應學會韜光養晦。誰知就在今年6月16日的榮耀50的新品發布會上,趙明直言不諱地宣布,“榮耀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蘋果”。
想拿價值2000多元的榮耀50來對標蘋果?聽上去趙明的這番話有些不知深淺,可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這是品牌上的一種宣戰,更是一份自我加壓。
而不把小米放在眼里的態度,也頗能代表趙明一貫的作風:去超越飛得最高的那個對手。不管怎么說,獨立后的榮耀必將迎來更多的挑戰。但是,榮耀也正以多元化的生態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榮耀的未來究竟如何,這里不做評判,但可抱以期望,因為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團隊。
正如趙明在《笨鳥不等風》的演講中所說的:我們堅持做一只笨鳥,征程注定是寂寞的,但我們的心是堅定的。
猜你喜歡
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復蘇vivo居首 我國現存超過3400家智能手機廠商
2024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2.85億臺,同比增4%。Q4蘋果居首,vivo全年出貨量最大。廣東、山東、湖南企業數量領先。超一半智能手機企業成立于5-10年,6.33%企業涉司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