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集團又給自己上了“雙保險”?
在地產江湖中,遠洋集團(3377.HK)算不上“明星”企業,其董事局主席李明也稱不上高調。不過,進入2021年,遠洋集團卻一改以往低調的作風,頻繁被置于聚光燈下。
7月25日,在完成40億元的收購后,遠洋集團又公布了一項人事變動,由于需要更多時間專注處理其他業務,符飛、栗利玲辭任非執行董事。
與此同時,遠洋集團委任趙鵬和陳子揚為非執行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二位高管都來自大家保險集團,其中,趙鵬現任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助理兼董事會秘書,陳子揚任投資總監兼投資管理部總經理。
對此,一位資深獵頭向風云地產界表示,一般情況,企業完成收并購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人事變動,但此次人事變動不一定與此相關。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對此表示,遠洋集團出現的人事變動更多是體現在股東對其派駐代表的更換,而且基本都是非執行董事、并不涉及日常經營層面,所以大規模變動的可能性不大。
縮水77億元的“馳援”
經歷3個多月的“發酵”后,遠洋集團對紅星地產的收購購落下帷幕。
7月18日,遠洋集團、遠洋資本與紅星美凱龍(1528.HK)簽署協議,以40億元收購紅星地產70%股權,三方分別持有35%、35%、30%的股權。
目前,遠洋已經完成18%股權的收購,預計分別于7月30日、8月10日、2022年1月10日完成收購余下22%、11%及19%的股權。
實際上,早在3月28日,就有消息指出,紅星美凱龍欲將紅星地產18%的股權打包出售給遠洋資本,接盤價格約為200億元。
來源:紅星美凱龍官網
3月29日晚間,遠洋資本在官微推送中辟謠了200億元的說法,并表示:股權轉讓對價為10.3億元,入股后雙方將展開進一步戰略合作。
當天,有報道稱,18%股權對應交易對價為40億元。不過,遠洋資本向風云地產界回應表示:“不是200億元,也不是40億元。”
7月18日,在公布的收購協議中,收購價格最終確定為40億元,標的為紅星地產70%的股權,但公告中并未提及具體的收購項目和是否包含債權。
不過,截至2020年,紅星地產凈資產為167.49億元,以該數值計算,70%的股權對應的價值約為117.24億元,可見遠洋的出價縮水超77億元。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此分析稱,收購價與對應的股權價值相差過大,表示紅星地產可能存在明股實債問題,或者收購價被打了較大的折扣,后者說明紅星企發的流動性壓力非常嚴重。
來源:公告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6月2日,遠洋資本斥資23.12億元收購了紅星美凱龍所持有的7家物流子公司。
紅星美凱龍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本次合作契合公司“輕資產、重運營、降杠桿”的發展戰略,有利于紅星更加聚焦主業,持續降低公司的負債率。
柏文喜進一步指出,這說明遠洋看好這部分物流地產項目的投資價值,也反映了紅星美凱龍當前的流動性壓力比較大,急需補充現金流。
近年來,紅星美凱龍業績大幅下滑,同時面臨債務壓力。財報顯示,2020年,紅星美凱龍營收142.36億元元,同比下滑13.56%;歸母凈利17.31億元,同比大降61%。
截至2020年末,紅星美凱龍可用的貨幣資金為65.11億元,負債達804.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金額為316.39億元。
“打包”職業經理人團隊?
經歷大規模的收并購后,雙方企業往往都會出現與之相關的人事異動。
據風云地產界了解,在本次收購中,遠洋集團買入的不僅是紅星地產的資產包,可能還包括其職業經理人團隊。
在3月28日簽署框架協議后,以遠洋集團董事、遠洋資本董事長王洪輝領銜的盡調團隊曾進駐紅星地產。
在這3個月內,遠洋資本盡調團隊對紅星地產的資產包很滿意,決定進一步收購,且對紅星地產現在的管理團隊也很認可,認為其“整體運營模式算是行業內的良心企業”。
據悉,紅星地產總裁樓超鋼這支管理團隊于2013年加盟,團隊中大部分管理人員均出自中海。在其帶領下,2020年,紅星地產以480.6億元銷售額排名66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紅星地產一直沒有裁員、也沒有更換管理團隊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紅星控股對紅星地產管理團隊的信心。
正因如此,遠洋看中了紅星地產管理團隊,愿意將紅星地產與整個團隊一起“買”下。
不過,在上述資深獵頭看來,在企業收購中,同一個職能負責人只能有一個,一般來說降職的都是被收購方,除非是業內比較出名的職業經理人。
對此,遠洋方面表示,遠洋集團將以開放包容、互相尊重的姿態,推進紅星地產團隊的穩定和融合,構建起1+1>2的共贏局面。
遠洋集團的地產謀局
遠洋集團,創立于1993年,用十年時間實現北京出售總建筑面積第一,并于2004年開始全國化布局。
2007年,遠洋集團成功赴港上市;2009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元;2016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2018年,銷售額達到1095.1億元,躋身千億俱樂部。
經歷了快速發展,遠洋集團開始“去地產化”,2016年正式更名為“遠洋集團”。
之后,遠洋集團的業績增長出現疲軟,盡管2018年銷售額銷售千億,但毛利率從2017年的24.52%下降至20%,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20.07%和18.5%。
另外,遠洋集團2019年和2020年的凈利率分別為8.18%和8.29%,連續兩年低于10%,而銷售成本卻連年增長。
來源:遠洋集團官網
2020年,遠洋集團又從多元化發展轉為聚焦地產主業,但業績依然差強人意。
財報顯示,遠洋集團2020年銷售額達到1310.4億元,同比僅增長1%。據克而瑞統計,遠洋集團的銷售排名比2019年下降了11名,跌出TOP30,排名36。
土地方面,遠洋集團的總購地成本和平均土地成本都有提高,平均地價從2019年的5400元/平方米,上升至 6200元/平方米。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2020年,紅星地產拿地面積為553萬平方米,拿地金額168億元;遠洋集團拿地面積是246萬平方米,拿地金額229億元,高于紅星地產。
此外,紅星地產擁有的1800億元土儲貨值,并在商業地產、商業住宅兩個產品系列手握多個成熟IP。截至2020年,紅星地產已經在全國57座城市布局120多個項目。
對于此次收購,有業內人士指出,遠洋集團補充了大規模的待售貨值,對于一家龍頭房企而言,這是再度沖擊產業規模的優質機遇。
遠洋集團的執行總裁王洪輝也表示:“房企之間通過戰略合作方式實現互利共贏,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