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市值接近萬億元,“豪賭”鈉離子電池,能否扳回一局?
5月31日上午,寧德時代(300750)開盤后股價一度漲幅超5%,逼近430元/股,成為創業板首個萬億市值的公司。截至當天上午收盤,寧德時代回落至每股427.8元,總市值9966.4億元。
5月23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在近期股東大會上透露,公司將于今年7月發布鈉離子電池。這被認為是促進股價繼續上漲的原因之一。AI財經社了解到,5月21日寧德時代總市值約為8749億元,至今已上漲過千億元。寧德時代之外,上周的交易中,鈉離子電池概念股均集體大漲,中鹽化工、圣陽股份、欣旺達等均出現漲停。
相較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核心原材料的開采難度更低,具備原材料成本優勢。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鈉離子電池仍處于示范應用階段,技術前景和產業前景仍具不確定性。其中,相較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目前能量密度較低,產業化尚在起步,市場接受度需要建立。
對于寧德時代而言,需要鋰電池之外的新抓手,來抗衡對手的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自2018年上市以來,三年間從25.14元的發行價、近500億元市值開始,至今股價上漲超過16倍。然而,與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近年來相對沉寂的局面不同,主推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在去年發布刀片電池,獲得外界更多關注。
目前,寧德時代7個生產基地新增產能規劃超500GW,僅設備投資超千億元。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寧德時代營收達191.67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12.24%;歸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9.54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63.38%。現金流亦比上年同期增加248.51%,約為109.67億元。
與很多上市公司研發支出低于銷售費用不同,寧德時代一季報中,銷售費用雖比上年高出96.21%達6.92億,但研發費亦比上年多出73.75%達11.81億。
寧德時代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與新能源汽車整體行情有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51.5萬輛,同比增長279.6%。作為龍頭供應商,新能源車市場需求增長必然帶動動力電池需求的增長。
SNE Research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 47.8Gwh, 同比增長 127.6%。此外,受益發電側與電網側的需求拉動,寧德時代前期儲能市場布局逐步落地,這促成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顯著。
天眼查APP顯示,寧德時代成立于2011年12月,總部位于福建寧德,在德國慕尼黑、北京、上海、江蘇、青海分別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目前已建成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研發制造基地,擁有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致力于通過現金的電池技術為全球綠色能源應用、能源存儲提供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于2018年6月成功上市,自2012年12月起至去年7月,寧德時代經歷多次融資,最近的一筆是2020年7月18日,由高瓴資本、本田、太保資產、UBS、北信瑞豐基金、摩根大通、TCL創投、華鼎資本作為投資方,定向增發交易額達196.18億元的融資。
不過目前寧德時代風險級別顯示處于“中風險”,其中自身風險有454條,周邊風險1225條,預警信息有478條。比如,因雙方存在買賣合同糾紛,寧德時代在今年4月19日申請深圳市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破產審查。此外,在動產抵押方面,寧德時代涉及動產抵押被擔保債權總數額自2015-2020年期間共有10條,達52.63億元。
這背后,新能源汽車產業及動力電池技術變革的不確定性,仍是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挑戰。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市場快速發展同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寧德時代國內競對有比亞迪,海外市場有主要有松下、LG、三星、Northvolt,截至到去年年底,這6家龍頭企業合計產能大概能達到312GW,目前規劃產能到2023年會增加至1253GW,未來四年增幅會達到四倍以上,相應的投資額預計需要3000億元左右。寧德時代作為新崛起的佼佼者,如今市值已破萬億,未來能否繼續保持優勢坐穩萬億市值有待市場考驗。
猜你喜歡
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中國新能源車輛總數突破3000萬大關,駛入高速發展快車道
2024年末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年度新注冊1125萬輛,增幅51.49%。市場快速增長得益于技術突破、基礎設施完善及消費者環保意識提升。現存相關企業超138.2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余家。連續十年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破1200萬輛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1200萬輛,同比增34%以上,占新車銷量40.9%,出口增6.7%。相關企業超138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家,近十年注冊量逐年增,約3.54%企業涉司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