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依賴淘寶、交易數據被追問,昔日淘寶女裝第一店IPO會順利么?
3月8日,戎美股份回復了深交所的第三輪問詢。即使問詢已到第三輪,戎美股份仍然有12項問題待解決。
其中,關于公司生產模式、訴訟糾紛、收入、客戶及毛利率的問題在前兩輪問詢時就已存在,這一次再被提及。在深交所越來越詳細的“靈魂拷問”下,戎美股份上市進程“道阻且長”。
夫妻聯手拿下淘寶女裝第一,產品卻陷侵權糾紛?
說起戎美股份,就不得不提起公司創始人溫迪和郭建,二人為夫妻關系。畢業于清華大學MBA的溫迪曾表示“每個女人都有一顆開店的心,我從未想過小打小鬧”。
2006年起,溫迪開始在淘寶進行服飾零售運營,這也為戎美后來的發展積累了粉絲和一定的客戶。作為丈夫的郭健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同樣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郭健早期曾對妻子網上開店抱著支持卻懷疑的矛盾態度。不過2012年,郭健還是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回國,與溫迪共同設立戎美有限,開始了戎美品牌的公司化運營。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兩人合計持有98.24%的股份。發行后,兩人仍將持有戎美股份73.68%的股份,股權高度集中。
就在郭健加入妻子的淘寶創業3年后,2015年戎美股份榮獲淘寶女裝第一,店鋪成交額達上億規模。如今,戎美股份沖刺創業板,近期業績表現又如何?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戎美高端女裝”粉絲數量超過400萬,門店好評率超過99.9%。2019年度,戎美股份購買次數大于5次的客戶數量超過7萬人。
表面看,戎美服裝似乎很受消費者的喜愛,不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戎美股份營收并未有太大起色,收入分別為5.85億元、7.04億元及6.94億元。
與此同時,戎美股份存在3起著作權侵權糾紛。
具體來看,2016年8月,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之禾”)認為戎美通過“Rumere旗艦店”銷售的多款服裝,其款式、色彩、圖案等均與上海之禾享有著作權的涉案作品一致。
于是,上海之禾將戎美等相關公司起訴至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最終,戎美股份敗訴,構成侵權并賠償上海之禾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5萬元。
作為一家服裝企業,出現產品雷同現象,對其業務發展的影響是破壞性的。因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也對訴訟案件一直有所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戎美股份說明相關訴訟對發行人業務開展的影響、發行人的整改情況,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障礙。
第三輪的問詢函中也再次要求戎美股份說明出現較多侵權糾紛的原因,是否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經營業績的影響。
對此,戎美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在高端服飾行業中,當季流行的產品在款式設計、圖案、面料及配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性。公司已經于2017年制定了防止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相關措施,但依舊難以避免與當季流行產品在款式設計、圖案、面料及配飾等方面沒有任何相似或共通之處。
因此,公司仍存在可能面臨的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風險。該等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風險對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和經營業績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仍可能對發行人的聲譽及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被疑刷單!一個客戶每個月買4次衣服?
除了產品雷同而引起的訴訟糾紛外,戎美股份的數據合理性被交易所追問。
招股書顯示,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部分客戶在戎美的淘寶店鋪上多次下單,且貢獻了較多的營收。其中下單次數在21-50次之間的收入金額分別為0.96億元、1.48億元、1.45億元和0.3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4.96%、18.47%、18.53%和11.03%;下單次數在50次以上的收入金額分別為3020.25萬元、7731.42萬元、7730.88萬元和1371.25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4.71%、9.64%、9.87%和3.84%。
按下單次數在21-50次之間估算,平均每個客戶每個月在戎美股份購買2次衣服。而按下單次數在50次以上來計算,一個客戶每個月在戎美股份購買服裝的次數最少為4次。
如此頻率在同一家店鋪購買衣服,有違常識。因此,深交所質疑客戶多次重復交易背后是否存在刷單操作?
戎美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成立至今已擁有一批核心客戶群體,其對公司的產品風格和品質有著較高的認同度,因此其在公司店鋪重復購買次數較多。
“騰訊科技”曾對淘寶刷單現象進行過曝光,一位化妝品小賣家對“騰訊科技”表示:“刷單或許會死,但不刷只有等死。”在他看來,有些小賣家也很想實實在在做生意,但是淘寶的營銷工具收費太高卻又沒有實際效果,如果不通過刷單沖一些銷量,就很快在淘寶的海量商品中消失殆盡。
關于“刷單”,戎美股份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公司及其關聯方不存在通過自身或委托第三方對公司線上銷售平臺進行寄發空包裹、虛構快遞單號、利用真實快遞單號等方式“刷單”、虛構交易、提升信譽等行為。
庫存營收占比高,過季衣服賣更貴?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服裝店,如果公司存貨過多會造成庫存積壓,從而導致流動資金的凍結,支付大量庫存維持費用。尤其是服裝過季后一般都會存在折價銷售,對公司的業績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
從招股書數據來看,戎美股份近年來過季庫存商品的金額和占比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過季庫存商品的金額分別為1394.10萬元、2108.40萬元、3712.83萬元和3827.63萬元,占全部庫存商品的比例分別為15.86%、19.63%、31.46%和31.64%。
同時,戎美股份報告期內1年以上存貨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也在增長,分別為2.77%、5.39%、8.56%和15.23%,似乎與公司“緊隨當季流行趨勢,保證創新與創意產品款式推陳出新”的設計模式及理念有所有所違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戎美股份的過季商品并沒有折價銷售,反而價格有所上升,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一點從公司的毛利率表現就可以看出來,數據顯示,戎美股份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51%、40.31%、46.53%和44.94%。公司在過季存貨商品金額上升的情況下,毛利率依舊呈穩步上升趨勢。
而毛利率水平反映了公司對產品的定價能力和對成本的控制能力,報告期內,戎美股份各類產品的平均成本分別為187.02元/件、188.84元/件、179.74元/件和173.02元/件。平均售價分別為304.13元/件、316.36元/件、336.18元/件和314.26元/件。
簡單來說,就是在2017年至2019年,戎美股份產品的平均售價呈現上漲的趨勢。以戎美股份最近三年都在銷售的款號為DY0910074G1的大衣為例,該產品在2018年度的售價(不含稅價格,下同)為1189元,在2019年度的售價為1250元,在2020年上半年的售價為1298元,報告期內整體定價逐年上漲。
也就是說,戎美股份毛利率上升主要是衣服銷售價格變貴。對于服裝行業來說,大部分企業對過季商品采用折扣銷售的方式。同樣的一件大衣,戎美股份卻歷經三年不但沒有降價,反而價格變高了。
對此,記者就以上問題求證了戎美股份相關人士,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戎美股份即使三輪問詢過后,問題依然頗多,照此來看,公司想要上市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證明自己。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