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億螞蟻上市,但普通員工難圓暴富夢,人均激勵800萬
幾天后,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的股票將掛牌交易,這個眾人矚目的企業引發了投資機構的瘋搶,市值將超過2萬億人民幣。這一事件甚至引起了騰訊股價的上漲,因為螞蟻的上市,讓微信支付找到了定價的坐標。
11月1日,螞蟻集團公布網上搖號中簽結果,中簽號碼共有701696個,每個中簽號碼認購500股股票。按照目前已上市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算術平均漲幅為161%,中一簽大概能賺5.54萬元。
除了這些中簽幸運者,更大的幸運者是螞蟻員工。外界算了一筆賬,螞蟻集團員工激勵達到1376.9億元,人均826萬元,能買杭州一套300多平米的大房子,到處都彌漫著金錢的味道。
然而,這樣的計算方法本身具有迷惑性,每一次利益的分配基本都是金字塔頂尖的人拿大頭,而且行權意味著要繳納高昂的個人所得稅,所以普通人能直接財務自由的概率依然不大。而對于更多人來說,每一次對財富的討論,其實背后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煎熬和付出。
暴富屬于少數人
林優在十年前加入阿里金融時,家里人都不看好,作為金融系科班畢業的學生,銀行才是大多數人的歸宿。“去阿里這樣一家奇奇怪怪的公司是不可思議的。”
當時還沒有螞蟻集團,只有阿里金融。而金融業務在當年的阿里巴巴還不穩定,監管政策也不明確。他們的家人很多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螞蟻集團是2013年支付寶和阿里金融合并之后,加上一些新孵化的板塊,整合出來的龐然大物。
圖/視覺中國沈龍泉
林優的職級是P7,在阿里職級還沒有通貨膨脹的年代,P7很少,P8更是鳳毛麟角,P9就可以直接向當時的總裁胡曉明(花名孫權)匯報。
“螞蟻集團上市時,我和那些老同事開玩笑說,當年要是沒有離開阿里,手里的期權到今天估計上千萬了。”林優的言語之中透露著自豪。
但他這個層級并不是獲益最多的人。林優的直系領導在2010年入職,給的職級是P10,據說拿到了10萬數量級的阿里期權。但當時大家對期權這東西沒概念,他只在支付寶待了半年就離開了,這意味著這些期權都沒帶走。
“現在你算算,一股300美元,10萬股就是超過2億人民幣。”林優想起這個事情,也覺得有些惋惜,“當年的阿里人又傻又天真,真是靠著夢想和價值觀去驅動的。現在說期權很珍貴,但當時很多人并不知道這東西的價值。”
老員工享受到了公司成長的紅利。據螞蟻離職的老員工王盛斌透露,他以前的下屬,現在很多能有上億身家。
王盛斌早在2006年就加入了阿里,他是第一批校招生,當時無論是清華北大畢業生,還是名牌大學的碩士,所有人的級別都是P4。因為早期級別低,晉升也慢,每年只有10%到15%的人能夠晉升,拿到的股票并不算多。
王盛斌在B2B公司獲得了晉升,但這家子公司沒有集團的股票,當時給了數千股B2B的RSU(受限股票),值三四萬元人民幣。但這些股票在集團的話,按照現在價格是100多萬美元,兩者相差了200多倍。
“在B2B的過程肯定不如在螞蟻的人爽,這個沒辦法。”王盛斌說,不過阿里當時還比較厚道,他轉到阿里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后,子公司還是直接找高層,把股票給他加了回來。
但人們對一小部分人暴富的渲染,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所有人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事實上,并沒有這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
房淵雖然未入職螞蟻,但身邊很多朋友在螞蟻工作,對阿里和螞蟻集團的薪酬體系了如指掌。房淵對AI財經社表示,現在的90后在螞蟻集團,運氣好的話能混上高級技術專家或者研究員,但大部分都卡在P7這個階段,年薪五六十萬,“類似于公務員的正科或者副科”。
“大塊吃肉的只有P9以上的大哥們。P7和P8只能分點湯喝。”房淵向AI財經社算過一筆賬,現在P7(技術專家)的到手年薪在50多萬,而P8的工資薪酬在80萬左右,股票12個月授權240股,“老P8再加150萬到200萬左右的收入”。
再加上股票兌現時,需要繳納一筆高額的個人所得稅,拿到手的錢和賬面價值并不相同。“100萬元的期權,要扣45%左右的稅。”
而螞蟻集團給每個人的股票期權差異很大。一般而言,級別、入職時間、績效、選擇工資的支付方式等都會影響。一位在2017年入職螞蟻的P7透露,他當時去只有700股,現在去只有三四百股。而有些人拿工資多,有些人則選擇換成股票,最終也造成了同一個級別,獲得的財富也差異巨大。“2010年以前的P7能拿到一兩千萬,2010年之后的P7在100-300萬左右。到了P8能翻一倍左右。”房淵透露。
換句話說,最近幾年加入螞蟻的人,如果平時選擇多拿工資而不是期權,上市帶給他們的紅利非常有限。
“沒必要去嫉妒”
前員工李杰已經對螞蟻集團上市失去了新鮮感。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就已經在香港上市,后來的阿里集團在美國上市,螞蟻集團已經算是第三個。“沒什么大驚小怪,只不過現在錢分得更多一些。我在的離職群里,沒一個人在討論螞蟻上市。”
因為螞蟻集團的股票離職后,會被公司回購,所以在上市前離開的人,大多享受不到上市的紅利。
圖/視覺中國
當然,提前離開并不意味著紅利全無。整個阿里體系的期權分兩種,一種是option,是純粹的期權,行權交稅之后,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股票。另外一種是RSU,是一個收益權。阿里巴巴集團的期權離職之后依然可以持有,但螞蟻集團的期權在離職時,公司會根據一個價值買斷。
但錯過了螞蟻上市紅利的人,他們的心態里并不全是羨慕和后悔。
“加最多的班,吵最多的架,熬最深的夜,都在咬牙堅持。你付出了2.0,螞蟻給了你2X2的回報。”一位網友總結。說白了,螞蟻只不過是提供了一個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路徑。
螞蟻集團處在競爭激烈的金融行業,和投行一樣,他們很少有雙休,時刻想著金融產品的創新,很少能準點下班。房淵說,螞蟻除了那些政府辭職過來的人很少加班,其他人都在高負荷運轉。
去年,林優在機場碰到螞蟻集團總裁孫權——一個50歲的人,掌管著螞蟻這個獨角獸,但他去北京還要趕最早的班機,7點多飛到北京,晚上11點坐最晚的航班飛回杭州。林優發現,孫權沒帶助理,背著一個小書包獨自趕飛機。
“根本不能夠在外面稍微緩一緩,都是趕著回去。從他們身上你可以看出整個螞蟻在這種高強度下的工作狀態。”螞蟻集團的高強度工作是出了名的,在脈脈上,被吐槽最多、壓力最大的公司就有螞蟻集團和拼多多。
房淵的兩位朋友在螞蟻待了半年就離開了,原因是壓力太大,工作強度太高。
李杰在創業風潮最火熱的2014年選擇離職創業。但最近一兩年,創業變得越來越難,出來的人越來越少。但敢出來的那些同學們,基本上還是在各個領域做得非常優秀的。
在這些人看來,主動離開螞蟻的人,主要是兩類:一個是太累了,身體熬不住;另外一個就是自身很優秀,去其他地方同樣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
“在阿里,大家都是螺絲釘,可能我當時是一個大螺絲釘。”李杰說。
在他的印象里,從2011年以后的五六年時間里,螞蟻都是整個阿里集團最累的部門。“我在支付寶三年,團隊三年春節沒回家。”李杰說,支付寶有一個部門叫金融事業部,負責談銀行權益,這個部門都是美女帥小伙,剛開始見的都是各銀行行長,出入高大上的場合。
但在2014年之后,微信支付憑借著微信的用戶優勢,綁卡支付的人數猛增,給支付寶造成了巨大壓力。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戰爭很快打響。為了拿下商家,這些平時都出入高端場所的人開始了巷戰,一個一個小館子死磕,角色轉變的壓力非常大。
阿里有一個名為幸福班車的線路,每周一早上或者周日晚上,班車從上海出發到杭州,人數有上千人,然后周五周六趕回上海,很多人整年都是這么往返,所以不少人因為家庭的原因會選擇離開。
李杰離開螞蟻,倒不是覺得賺錢辛苦,而是相比于當個“棋子”,他更愿意做“棋手”。
“在支付寶的壓力,很多并不在于業務本身,在于溝通配合,你也可以理解為為你的業務爭取生存、爭取資源、晉升等,挺消耗腦力的,因為你畢竟是一個棋子。”李杰說。
他在2014年離開支付寶時,公司剛剛在2013年年底進行了股權分配,離開就意味著放棄了這部分股權收益。在他看來,有些東西可能因為機緣沒趕上,但相比在一家公司待十幾年,“我的時間挺寶貴的,還是覺得要出來。”
離開后的李杰經歷兩次創業,第二次進入東南亞快遞業。
作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李杰認為在支付寶的經歷也讓自己受益良多,“我們能夠僥幸說在阿里的肩膀之上,在潮頭上見識過各種各樣的行業,對事物的本質的認知要比別人更好更早更深一些,幫助你能夠提高正確率。”
“那些現在仍然留在那里、拿到大量期權的老人,有時候你看看他真不如你,你應該去嫉妒嗎?”林優給出了否定答案,“你不要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我們那個時候離開阿里和螞蟻的決定,起碼到今天為止,我不后悔。”
財富之外
李杰現在創業,也給員工發了股票,盡量讓大家都能夠跟著一起發財,這是阿里的經歷對他的影響,一方面希望能讓員工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另一方面也讓他們享受公司的成長紅利。
但因為螞蟻集團所在的金融屬性,面對的誘惑也更多,所以我們很少聽到螞蟻系的知名創業者。“應該都過得不太容易,不是不開心,是不太容易。”李杰說,他也是其中一員,深有體會。
圖/視覺中國陳中秋
淘寶出去的人做電商,還會有一些優勢;阿里云出去的很多人,做了安全領域的項目,很多也還不錯;但支付寶出去的人,幾年前很典型的就是互金公司。
“我有一個認識的同事被抓進去了,現在還沒放出來。”據他透露,這位同事是一個架構師,在一家P2P的公司有點股份,進去原因并不是因為貪了什么錢,而是因為他無法把P2P造成的窟窿填上。“那些人不是什么壞人,其實挺正的,但在浪潮之下,個體顯得非常弱小。”
在螞蟻內部,每年都有很多人曾提出要做P2P業務,但都沒有走這一步。林優還記得,當年阿里小貸成立時,孫權的PPT第一頁寫的是,我們要拿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當時馬云說,兩個都拿有點難,拿一個就夠了。
“我一直強調不要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的我們,當年可沒人和我們承諾過上市之后會有多少錢,我們就是一群現在看起來很傻的人在干一件很苦的事情。”李杰說。
但他慶幸能在阿里和螞蟻的肩膀上,見識過各行各業,對事物的本質的認知要比別人要更好更早更深一些。“在更大船上看到的這些事情的一些本質的東西,然后幫助你能夠提高正確率。”而這些東西也伴隨著他們更平穩地走向人生的下一程。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林優、王盛斌、房淵、李杰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螞蟻集團:捐贈500萬元,馳援西藏日喀則地震災區
1月8日12時,愛德基金會使用備災資金采購的第一批救災物資已運抵日喀則市定日縣受災較重的曲洛鄉、措果鄉和尼轄鄉。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點亮新質生產力,創新引擎驅動服務升級
蘇州銀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略,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