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大洗牌:紅杉軟銀IDG騰訊加碼,不勝出就出局
生死一役。
“就像當年滴滴打快的、支付寶打微信、摩拜打ofo,這一次,我們要跟猿輔導等九家在線教育公司一起打?!?019年暑期招生大戰開啟之前,在學而思網校開班試聽課動員大會上,一位高管如是說道,與坐者各個摩拳擦,迎接這場“學而思發展17年以來的第三場關鍵性戰役?!?
搭配這場戰役,接下來的暑期大戰里,學而思網校壓下了10億元的籌碼,用于市場投放。這場奪位賽之后,學而思如愿坐上頭部座席。
一年過去,這場教育培訓頭部爭奪賽的座次即將發生改變,戰火比2019年更為慘烈。
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這些不是營收成績,而是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跟誰學四家公司在2020年暑期營銷戰中的營銷預算?!八腥硕疾幌脲e過這個時間窗口”,某腰部教育公司創始人趙爍告訴投中網。
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把教育行業的所有訴求轉移到了線上。以往,在線教育在主要地區的普及率不足20%,短時間內,這一數據幾乎提升到接近100%。“DAU短期內增長3倍是常態,增長10倍也不算多”,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蘇蔚對投中網記者說。這場空前的招生暴漲之后,各家機構突然就進入了千鈞一發的時刻。
疫情未解,教育行業重金加持,紅杉資本、軟銀愿景、IDG、華平、騰訊……頭部機構一家又一家的加碼進來。“疫情過后,K12賽道的玩家大概只能留下5家”,一位教育行業投資人告訴投中網,這個賽道上的投資人都不想出局。
秋招在即,頭部市場投放或超100億元
如果說2019年的暑期大戰還是一場頭部爭奪賽,2020年的戰場戰役則是頭部座次洗牌賽。
不同于此前媒體報道的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跟誰學四家共計45億元的暑期營銷預算,一位在線教育機構財務負責人對投中網透露,“實際投入的預算四家合計已經突破60億元。且營銷活動普遍已經提早到了第二季度?!备l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在9月2日跟誰學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則說,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上述在線教育機構財務負責人表示,2020年各家的營銷活動普遍提前到第二季度,比2019年暑期營銷大戰開始的時間更早,希望搶到先機。以短視頻平臺為例,某短視頻平臺教育商業化負責人表示,暑期一役,一家頭部公司在其短視頻平臺單月投放即達到七八億,短短2-3個月,頭部公司各家平均投放超過10億,有的甚至達到20-30億。
上市公司的財報也能窺見這種營銷數據的突破。相關財報顯示,2020年3-5月,好未來營銷費用為2.191億美元;跟誰學4-6月的營銷費用為12.1億元人民幣;4-6月,網易有道營銷投入為4.5億元……均超過市場流傳的營銷預算。
疫情之初,各家拉新數據一路飄紅之時,就有投資人對投中網提出過質疑。疫情一開始的增長或只是“虛漲”,乘著疫情東風爭搶的新用戶大多源于“贈課”,究竟能有多少轉化和留存還是看暑期大戰。整體周期大約是,春季免費“救火”拉新,夏季低價“留存”,而到了秋季,才真正到了各家見真章的時刻。如果不能轉化為暑秋聯報、春秋連報,然后續費,直到學生更新換代,疫情前期的大規模投入拉新幾乎都打水漂。
于是,2020年在線教育公司的營收結構也與之前略有差異。趙爍告訴投中網,“以往,教育公司的暑期班的收入幾乎能占到全年營收的50%,春季與秋季大約各占25%,寒假屬于淡季,大約為0%-15%之間,這15%多出在東北內蒙等地區,會分流一部分春季營收。但2020年的情況會有不同,春季多數免費贈課,暑假多數收費不高,秋冬季節至關重要?!?
環環相扣,沒有企業敢掉以輕心。
大投入的公司可能虧損70億
數據證明,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紅利之下,整個教育行業確實收獲頗豐。
恰逢上市公司財報季,好未來發布的2020年Q2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好未來凈收入從上年同期的6.998億美元增長到本季的9.366億美元,增幅為33.8%;同期,跟誰學的收入為16.5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7%?,F金收入為24.0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1%;網易有道2020年Q2財報則顯示,已經實現總凈收入為6.23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3.1%,單季度營收記錄再次刷新……非上市公司中,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透露,2020年以來,他們的在線付費人數已經增加14倍。
不勝出,就要出局。
一個難以掩蓋的事實是,不管主觀上是否愿意,所有的頭部在線機構都無法擺脫這場圈地之爭。有短視頻賽道的商業化負責人透露,也就在各家都在爭奪的戰場上,在線教育行業在幾家短視頻平臺用戶曝光重合度已超過一半,這意味著各家公司都在搶奪同一批用戶。2019年,這個數字還只是25%。
為了爭奪這些共同的用戶,明星代言、低價課程層出不窮。就在作業幫發布中國女排作為其代言人的前兩天,網易有道突然宣布郎平作為其網易精品課的代言人。得知這一消息之時,作業幫關于女排代言的上億元推廣費已經就位。
硝煙彌漫,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2019年各家還在主推的49元暑期課,甚至已經下探到9元、3元。更有甚者,為搶奪線下流量,有機構直接推出0元暑期課,報名即送一袋大米和花生油,乍然一算,反倒賠錢。
于是,高速增長之下,各大公司依然難以擺脫虧損的事實。各家財報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跟誰學經營虧損1.61億元,網易有道凈虧損2.58億元。未上市公司的虧損可能更為嚴重,跟誰學創始人、CEO陳向東在2020Q2財報發布后,在電話會上說,有投資人預計,比較激進地做大招生人數和做大現金收入的公司,2020年的財務虧損或高達70億元以上。
“投資人的要求是,只求增長?,F階段就是要快跑,跑出行業領頭地位”,一位在線教育公司戰略負責人告訴投中網,“要不然別人家都在投放,我們不投就必死無疑。”
機構爭相入局
在傳統創業者的思維里,教育行業的創業應該和街邊奶茶店差不多,只要“選址”(學科)選對,一開始就該是盈利的。
但是現在,已今非昔比。在投資人的嗅覺里,當前的在線教育公司圈地之爭確實已與早前的O2O、網約車,甚至外賣市場之爭毫無二致,尤其是那些以工具切入賽道的項目。因為“初衷不是先給學生補給知識,而是把用戶圈先進來再開展其他業務”。歸根到底,教育市場爭奪戰終究還是流量的爭奪,全然一門燒錢生意,學生即是“用戶”。
同在教育賽道,VIPKID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月佳表示,“教育是一個特別依賴品牌和口碑的行業,如果不進行品牌投放,根本不會有學員報名,而快速形成品牌的投放渠道就那么幾個:地鐵、公交站臺廣告,知名綜藝IP合作等?!?
這場戰爭,拼的是速度,更是資金實力。
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儲備糧草。暑期大戰拉開之前,作業幫先行完成7.5億美元E輪融資,房源資、Tiger Global領投,軟銀、紅杉等老股東跟投。最新的消息是,猿輔導亦即將完成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騰訊、高瓴和博裕資本都參與了這一輪融資,投后估值130億元。如果這筆融資屬實,或再將這個行業的單筆融資金額推到頂峰。
整個資本市場,關于教育行業的融資確實再往資本更加聚集的方向發展。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募資難的困境依然未解的當下,2020年8月教育行業共發生了17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約為28.7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8月的融資事件數量有所減少,但融資總金額有所提高,漲幅約為26.48%。
但在網易有道CEO周楓看來,不同于團購、打車O2O、微信微博社交等賽道,K12網課最后至少可以至少容納5家差異化頭部玩家。搭乘了2020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窗口,這條賽道的頭部座次還會發生變化。
關鍵一役,裹挾著資本的一路奔涌,眼看這場拉鋸賽的樓越起越高,趙爍一邊往前推進布局,一邊融資并看向四周,偶爾一兩個瞬間,他手心也捏著一把汗,不知四周越壘越高的樓是否會突然倒塌。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趙爍為化名)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