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客戶收入當自家業績,新冠藥中間商虛增1億收入被罰40萬
近日,A股一上市公司因信披“搭車”新冠相關藥物并夸大收入被監管處罰。
8月6日,化工企業雅本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8月5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據《事先告知書》,雅本化學、雅本化學董事長蔡彤、時任董秘王卓穎、董事王博等涉嫌信息披露違法,夸大了雅本化學涉及達蘆那韋醫藥中間體業務的收入等。
新冠疫情初期,達蘆那韋曾被市場認為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相關概念公司也受到大眾關注。
事實上,雅本化學的確是達蘆那韋醫藥中間體的供應商。根據公告,雅本化學是通過其子公司樸頤化學和孫公司頤輝生物銷售或提供達蘆那韋醫藥中間體產品和服務。但據證監會調查,恰是對樸頤化學、頤輝生物收入的披露出了問題。
簡言之,雅本化學將本是樸頤化學下游客戶的相關收入,統計成了自家子公司的收入,因此涉嫌夸大業務收入、產量、銷量和市場地位。
雅本化學原本在公告中稱,2017年至2019年,樸頤化學達蘆那韋醫藥中間體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059.18萬元、 5296.34萬元和3193.76萬元,并披露了相關產能和利用率。雅本化學還表示,樸頤化學擁有包括Emucure、Mylan、Cipla、Sun、 Laures、迪賽諾等國內客戶和印度客戶。
實際上,雅本化學及下屬子公司、孫公司均未與上述客戶直接簽署業務合同和供貨,而是根據樸頤化學與下游客戶八巨藥業簽訂的《技術服務和客戶保護協議》,由樸頤化學獨家負責與客戶的談判、報價和成交,八巨藥業則按照銷售金額的一定比例向樸頤化學支付傭金。
值得注意的是,雅本化學原本披露的中間體產品銷量、產能及利用率,是根據八巨藥業的產能和訂單情況估計并倒算出各年度銷量。
這一行為直接導致披露的中間體收入金額失真。前述數據顯示樸頤化學相關銷售收入均在千萬量級,但三年收入金額實際上僅為111.22萬元、351.76萬元和506.13萬元,較披露金額合計少了1.06億元。
而在今年2月4日至2月10日,雅本化學的股票累計上漲42.32%。其中2月5日至2月10日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同期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13.72%,偏離值達到28.60個百分點。
由于這一違法行為,證監會決定,向雅本化學相關主管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警告并處以15萬元-20萬元不等的罰款。
雅本化學方面對此回應稱,“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就本次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行為向全體股東及廣大投資者表示誠摯的歉意”,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后續工作,提高合規管理和內控水平。
8月6日和7日,雅本化學股價分別下跌4.8%和3.5%,市值跌去3億元。
今年內,雅本化學股價已累漲超過50%。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證監會點出的2月份一輪上漲,雅本化學股價還曾在7月中旬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疑被彼時熱炒的“長壽藥NMN”概念帶動。
不過,雅本化學并非直接生產或銷售面向消費者的NMN(即β-煙酰胺單核苷酸,有觀點稱其是一種抗衰老保健品)產品,而是大量采購煙酰胺原料。公司僅在2019年一則投資公告內提到“開發生產NMN等生物酶制劑及相關生物技術產品。”
回歸公司基本面來看,2019年雅本化學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同比減少7.82%;歸屬凈利潤8164萬元,同比減少49.1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9415萬元,同比減少69.42%。其中,特種化學品板塊營收同比減少較多,減少52.90%。
對此,雅本化學解釋稱,報告期內子公司南通雅本因發生安全事故停產3個多月;此外,受“3.21”響水化工廠爆炸事故影響,相關部門要求對鹽城市化工園區內所有化工生產企業進行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子公司建農植保故處于停產整治狀態。截至2019年末,建農植保尚未復產,導致生產和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
猜你喜歡
雅本化學近三個交易日大漲近50%,曾因股價變動多次收關注函
2月16日消息,雅本化學今日收盤漲停,漲20.02%報23.38元/股,成交額超35億元。7個交易日上漲160%,收出4個20CM漲停,雅本化學停牌核查
12月28日,雅本化學發布公告,公告稱連續 7 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 105.66%,雅本化學自 2021 年12月29日開市起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