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空一個月后愛奇藝發了Q1財報 虧損“黑洞”何時能破?
文|濁雨
來源|博望財經
在被“華爾街之狼”Wolfpack做空狙擊一個月后,愛奇藝在大眾注目下,交出了今年的第一份成績單。19日發布財報當天,愛奇藝盤前股價跌近6%,收盤價為17.66美元,跌幅為3.66%。
愛奇藝的一季報沒能給投資者們帶來太大信心,反而讓他們發現了愛奇藝越壘越高的盈利圍墻。
01
營收高漲下虧損加劇
今年一場新冠疫情“黑天鵝”的起飛,扇動了“宅家經濟”的熱潮。網購、手游、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一眾互聯網業態,在這場爆發熱潮中迎來了一波紅利期。
“宅家經濟”自然少不了追劇看綜藝,作為當下主流在線視頻網站之一,愛奇藝的成績單顯然不會太難看。
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總營收達到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總營收和同比增速均超出此前預期。同時,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19億,同比增23% ,單季度會員凈增長1200萬。
要知道,去年年底,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剛剛深陷《慶余年》的超前點播再付費風波,其會員服務一度在社交媒體上被指“吃相”難看。顯然,因疫情致使大眾宅家追劇度日的這幾個月,讓愛奇藝的會員業務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實現了1200萬的會員凈增長。
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CEO龔宇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強勁的增長得益于我們強大的內容供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用戶居家隔離時對于數字娛樂內容需求的激增,同時我們的內容成本相比去年也繼續適度增長。”
龔宇口中適度增長的內容成本,在財報中也有體現。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營收成本為79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內容成本高達59億元,同比增長11%;研發費用支出6.781億元,同比增長13%。可見,愛奇藝在內容制作上的確大花心血。
而居高不下的內容成本也直接造成了愛奇藝盈利圍墻越壘越高。
愛奇藝收入構成分為會員服務、在線廣告、內容發行以及其他四部分。一季度會員服務收入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在線廣告收入為15億元,同比下降了27%。兩項收入營收占比分別為60%和20%左右,也就意味著,愛奇藝光一項內容成本就抵掉了其近80%的營收。
虧損自然會在財報上直接反映出來。2020年一季度愛奇藝凈虧損29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18億元,同比擴大61%。而去年一年愛奇藝凈虧損為102.8億元,今年還有要擴大的趨勢。
02
內容成本“黑洞”的壓縮難題
內容成本對于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這種視頻網站來說,就像一個不可抹滅的成本“黑洞”。
2019年,愛奇藝全年營業成本303億元,其中內容成本為222億元,占了7成。騰訊全年內容成本更是高達483億元。
龔宇在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之前演員最高出現過1.5億以上的片酬。他表示,一兩年前內容主要成本是版權購買等,現在頭部主要內容都來源自制,所以現在主要內容成本來自演員片酬而不是版權。
一直以來,砸錢買內容都是視頻網站的慣用打法。但隨著版權價格調整、“限薪令”等多方面因素的出現,各視頻平臺正在借此機會,壓縮這個內容成本“黑洞”。
近幾年,三大視頻網站都在向自制內容傾斜。
優酷憑借著自制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和綜藝《這!就是街舞2》,在去年刷新了暑期日均DAU及會員增速的歷史新高。雖然阿里在大文娛業績中沒有列出優酷的內容和采購成本,但連續幾個季度,阿里都在財報中提及“優酷內容成本下降”。顯然,優酷在自制內容壓縮成本的試行中,已見成效。
而對于騰訊視頻而言,騰訊這個兩個字本身就是一種先天優勢。騰訊在內容生態布局已久,旗下漫畫、小說、視頻等領域多個內容矩陣,就連近年來崛起的“小破站”B站都有騰訊在背后站臺。騰訊視頻的自制生產內容能力可想而知。
再看愛奇藝,2015年的自制網劇《盜墓筆記》曾使其會員環比增速達100%;前兩年也憑借著獨播劇《延禧攻略》獨占鰲頭;如今,又以《青春有你2》綜藝中的一句“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順利出圈。但從爆款出現的頻率和數量來講,顯然還不夠看。
去年的愛奇藝大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宣布,2019年愛奇藝自制內容保持三位數增長,自制戲劇達到100部,頭部綜藝達到60部。但真正形成爆款的又有幾部?
通過自制內容壓縮內容成本的不可控性就在于此,如果無法穩定可持續的生產出爆款內容,最終一定會面臨投入成本過高、回報不夠理想等問題。因此,在內容成本壓縮上對于愛奇藝來說依舊是個不小的難題。
03
難以開辟的新利潤點
除了努力壓縮內容成本“黑洞”,愛奇藝也一直在尋求開辟新的利潤點,年底飽受詬病的“超前點播”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年底,一場因熱播劇《慶余年》付費超前點播引發的爭議愈演愈烈,最后還有用戶因此與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對峙公堂。部分用戶對于已經購買會員服務后再出現的增值服務表示不理解,同時,用戶購買的普通會員并無法跳過劇中插播的創意廣告。
如果說會員付費模式是視頻網站們找到的流量變現妙計,那么超前點播無疑就是其為了開辟新利潤點打的小算盤。
事實上,《慶余年》推出的超前點播并非首次試水。早在去年暑期的大熱劇《陳情令》結局時,騰訊視頻就借此掙了6000多萬。可見,超前點播模式,實質上就是利用會員基礎上的增值服務來開辟新的利潤點。
顯然,對于苦苦尋求新利潤點的視頻網站來說,不可能放棄超前點播。在紛紛“認錯”后,僅取消了50元較會員提前多看6集的付費方式,保留了額外支付3元/集超前點播的方式。
當下,超前點播付費看樣子要成為常態。
但值得一提的是,龔宇在一季度電話會議中透露,愛奇藝在下一階段會員業務發展方向上,將打包現有會員服務,推出一項新會員服務,而在新會員服務中超前點播將會免費。這就意味著,一旦愛奇藝的新會員服務推出了,剛剛被默認的超前點播付費模式可能會被打破。
在這個新會員服務中愛奇藝如何平衡公司的利益與用戶的權益,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
今年,愛奇藝已經十歲了,但依然沒有打破虧損“黑洞”的征兆。去年開始,愛奇藝悄悄上線了垂直于飯圈粉絲用戶的電商平臺飯飯星球,主打娛樂周邊和粉絲飯制。今年不久前,又因為“公司經營需要”偷偷成立了餐飲公司。
虧損中的愛奇藝,似乎在迫切的尋找真正的趁手工具,但要真打破這個“黑洞”,或許還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