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水深火熱的大班課,VIPKID能否“廝殺”出來?
在行業既定的大環境和大格局下,作為后來者的“大米網校”,該如何在大班課的廝殺中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來?
鈦媒體編輯丨陶淘李程程
主營在線外教1對1業務的VIPKID,正高調宣布進軍K12在線直播大班課市場。
1月6日,VIPKID宣布旗下的大班課業務正式更名為“大米網校”,并已經獲得了騰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黑馬縱橫等機構8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時,距VIPKID宣布1.5億美元E輪融資過去僅兩個月。
大班課已經成為K12最主流的在線教育模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國K12階段在校生人數超過1.74億,其中小學在校生人數達1.03億,初中在校生人數達4700萬。VIPKID打算將市場拓展至這K12階段過億小學生群體。
大米網校的前身,是VIPKID內部孵化的主打雙師課堂的“蜂校”,和小班課SayABC整合之后的產品。新上線的網校業務,是專為小學生打造的直播課程產品,目前主要開設了英語和數學兩個學科。
另據鈦媒體了解,大米網校的業務主要由VIPKID聯合創始人、總裁張月佳領銜負責。
外教1對1業務內生班課和擴科的需求
在VIPKID創始人及CEO米雯娟看來,VIPKID推出大班課的邏輯是,基于現有70多萬學員的內生需求:
“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不少在讀學員已經升至小學三年級以上,他們對在線學習有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在線教育不斷普及,VIPKID一直在進行多班型、多學科的探索,希望讓更多小朋友能夠擁有更棒的學習體驗,更好的學習效果。”
以英語課為例,大米網校采用“中教大班+外教小班”結合的方式,即通過大班課夯實孩子的單詞語法基礎,提升讀寫能力,同時每周提供輔以1對6小班課,以提升聽說能力。
而數學課的推出,則是因為內部數據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VIPKID小學員家長表示“存在數學課程學習需求”,超過一半的家長表示“對目前的線上數學學習產品不滿意”。這主要表現為:學習內容和老師授課趣味性不夠,孩子坐不住;聽的時候會,一到孩子自己做就出錯,學習效果不明顯。
VIPKID希望自己因此前在線外教1對1業務的外教優勢,以及新研發的課程體系來解決如上問題。
實際上,在線K12大班課已經成為在線教育競爭白熱化之地。具備優質課程研發水平的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以及依靠題庫引流的猿輔導網課和作業幫直播課等,均在2019年對班課業務做了十分激進的決策。
作為后來者,新品牌大米網校的優勢看上去不明顯。因而,他們推出了來一個新的玩法是——“學費交多少,家長說了算”的推廣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孩子每完成一節課,家長可根據孩子學習效果決定課程金額。具體的操作模式是,首先由學員預支學費,每節課后確定學費支付額度,課程結束之后可以提取余額。
鈦媒體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下,極端的情形是,如果學員上完了整期課程之后,無論怎樣,都可以選擇以0元支付學費。
乍看上去,這是一項很膽大也很“虧”的決策。但不過,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做出該營銷決策背后,有著大米網校對市場現狀的考量。
與此前的VIPKID所打出的“VIP”理念不同,K12網校業務取名“大米”,米雯娟的解釋是,希望這項產品能做到更普惠的教育,像大米一樣存在。鈦媒體從大米網校APP上發現,其目前的寒假班和春季班課程在700-1500元之間(VIPKID外教1對1業務的課程包價格在6000-1000元之間)。
而目前K12行業平均的正價課獲客成本為1000-3500元左右。也就是說,這部分所謂的由家長視情況而交的學費,可以看作是“大米網校”上線初期的付出的獲客成本。
獲客成本高,班主任多,在線班課能盈利嗎?
但僅憑價格營銷,就能打贏K12大班直播課這場戰役嗎?
事實上,大班直播課在2019年成為了在線教育競爭最焦灼的賽道。暑期,網校TOP級別玩家,投入了日均千億級的營銷大戰,已經成為行業內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始于跟誰學的盈利。去年5月,一向低調的“跟誰學”的招股書一經披露,便引起行業震動。2017年,跟誰學凈虧損為8695萬元,但在2018年卻實現了盈利,凈利潤為1965萬元。
上市之后,跟誰學的盈利勢頭未減。鈦媒體發現,截至目前披露的數據,2019年Q2凈利潤為1637萬元,Q3凈利潤190.2萬元。
跟誰學的盈利給苦虧損久矣的在線教育帶來了信心。而大多數行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跟誰學的盈利,是因為其選對了在線直播大班課的賽道,以及用“名師授課+雙師輔導”的模式取勝。
的確,相對于在線一對一和在線小班課,在線直播課最容易形成規模化盈利。在技術上,在線直播已經可以實現一位老師對上萬名學員的課程。更重要的是,大班課可以避開相關政策風險,因為其只對主講老師的有教師資格證需求。
但現實狀況是,鈦媒體也從諸多行業內人士了解到,實際上,在在線教育走向精細化運營的趨勢下,在線大班課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一方面,令所有網校模式頭疼不已的獲客成本不低,并且依舊逐年上漲。鈦媒體從行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K12大班課的正價課的獲客成本在1000-3500元之間;加上教師和教材等成本,一節班課的總成本約在5000-8000元之間。
另一方面,大班雙師課模式下,作為輔導老師角色的“班主任”,已經成為主流教育公司的標配。班主任的存在,帶來了良好的用戶體驗,也意味著,企業的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維持日常運營。
據多鯨資本研究院發布《2019年在線K12教培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在線大班主講老師和學生比已經可以做到1:1000,但輔導老師目前的最高人效不超過1:400。
目前行業內,普遍的做法是,一個班主任同時運營多個微信群,微信群人數在50至200之間。除了日常約課,反饋學情之外,班主任還要為家長和學員答疑解惑,甚至會有轉化課程的要求。
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將這部分人力轉移至二三線城市,以降低薪資成本。但轉移之后,也會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說,在當地冷啟動做招聘,異地員工的管理問題,以及班主任綜合素養如何與一線城市名師匹配等。這也正是他們在探索和突破的問題。
因而,我們發現,無論大班課的經濟模型看上去多么美好,目前的現實狀況是,除了跟誰學之外,在線K12班課主要玩家似乎也沒有擺脫虧損的狀況。
從已經登陸公開市場的玩家看,2019年10月網易有道登陸紐交所,財報披露2018年虧損2.09億元,最新Q3財報依虧損2.3億元;而力推學而思網校的母公司好未來集團,也在今年打破了長期盈利的局面,其2020年Q1財年以及Q2財年的業績,分別虧損了1021.60萬元、1737.30萬元。
所以,在行業既定的大環境和大格局下,作為后來者的大米網校,接下來該如何在大班課的廝殺中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來?當然,VIPKID目前可能更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在外教1對1業務之外,對資本市場講出以及證明更多的新模式和新故事來。(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李程程)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