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航天總部遷穗:以產業集群模式領航中國技術全球化新征程
2025年10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洲際航天科技集團(代碼:01725.HK)正式將總部從香港遷至廣州,并揭牌成立全資子公司“中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此舉并非單純的地理遷移,而是其立足全國戰略布局、錨定國際科技競爭格局,推動中國技術出海從“單點輸出”向“系統出海”升級的關鍵落子——以廣州為全國運營樞紐、聯動全國產業資源、以阿聯酋產業園為全球實體平臺,創新“產業集群”模式,構建起中國技術走向世界的國家級出海新通道。
遷址核心:立足全國戰略,打造技術出海“國家級樞紐”
集團選擇廣州作為新總部,核心是依托其鏈接全國、輻射全球的樞紐價值,構建服務全國科技企業的出海“橋頭堡”:
- 戰略縱深契合:深度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全局,以廣州為運營核心,縱向聯動北京、長三角、成渝等國內重點科技產業集群,橫向鏈接香港上市公司的國際資本平臺,形成“全國產業資源+國際資本賦能”的雙輪驅動格局,成為國家科技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踐行者。
- 全國資源整合優勢:廣州憑借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具備串聯全國科技、人才、市場與產業鏈的“全域鏈接”能力——既能高效吸納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的技術成果,又能聯動長三角精密制造、環渤海航空航天、珠三角電子信息等產業帶資源,為技術出海提供全鏈條、全國性的產業支撐。
- 全球網絡基礎:集團已在全球布局北京、香港、阿聯酋迪拜等分支機構,構建起輻射中東北非的業務網絡,此次遷穗后,將以廣州為“中樞”,打通國內各產業集群與全球市場的連接通道,讓全國范圍內的先進技術能通過這一平臺高效落地海外。
回溯發展歷程,洲際航天2017年成立,2018年實現香港主板上市,從初創團隊成長為以航空航天為核心,橫跨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精密制造、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特種設備五大領域的綜合性高科技企業。此次遷址,標志著其從“區域發展”向“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戰略升級,成為整合全國技術資源、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載體。
模式創新:產業集群驅動,引領全國技術出海能級躍升
新成立的中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承載著集團以“產業集群”模式推動全國先進技術系統化出海的核心戰略,其關鍵路徑聚焦三大維度,服務全國產業出海需求:
1. 全球落地樞紐:以籌備中的阿聯酋技術產業園區為實體支點,打造集研發、制造、運營與服務于一體的“中國技術全球孵化基地”,為全國各領域科技企業提供海外生產、市場拓展、本地化運營的一站式平臺,解決單一企業出海“落地難、成本高”的痛點。
2. 全國產業協同:重點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五大核心領域,聯動國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出海”——上接東北、西北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連華東、華中的技術集成商,下合華南、西南的服務運營商,形成覆蓋全國、分工明確的出海協同網絡,讓“中國技術”以產業集群形態參與國際競爭。
3. 輸出能級跨越:通過整合全國技術資源與產業合力,推動中國技術出海從“單一產品出口”向“標準輸出、生態輸出”升級。例如,在航空航天領域,聯動國內衛星研發、火箭制造、地面設備等全產業鏈企業,共同參與中東地區衛星星座建設,將中國航天標準與整體解決方案推向全球市場。
未來愿景:鏈接全國,構建中國技術全球價值網絡
按照戰略規劃,集團將以廣州為全國運營核心,深化與國內各科技產業集群的資源聯動,一方面吸納全國先進技術成果,另一方面依托阿聯酋產業園的區位優勢,輻射中東北非、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通過“技術創新+全國產業集群+全球落地平臺”的三輪驅動,讓更多來自中國各地的先進技術、行業標準與產業生態,在全球范圍內創造價值,為中國科技全球化注入“全國協同”的新動能。正如創始人文壹川所言,這一布局是集團“立足中國、服務全球”的關鍵一步,旨在為中國技術“集體出海、全球創利”的愿景筑牢根基。
猜你喜歡
洲際航天總部遷穗:以產業集群模式領航中國技術全球化新征程
2025年10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洲際航天科技集團(代碼:01725.HK)正式將總部從香港遷至廣州,并揭牌成立全資子公司“中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博望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