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童顏針”,8億*ST蘇吳“硬剛”565億愛美客!
圍繞近年來在愛美人群中流行的“童顏針”,以及背后巨大的市場和利益,兩家知名上市公司不惜撕破臉皮,對簿公堂。
7月份,愛美客(300896.SZ)子公司韓國Regen單方面給*ST蘇吳(600200.SH)(原股票簡稱“江蘇吳中”)發來《解約函》,要求撤銷達透醫療在中國大陸獨家經銷艾塑菲(AestheFill)產品的所有授權,禁止其以經銷商身份開展經營活動,并不再接收任何新訂單。一個月后,*ST蘇吳發起了反擊戰。
8月11日,*ST蘇吳發公告稱,子公司達透醫療對韓國Regen提起的仲裁已經被深圳國際仲裁院正式立案。達透醫療仲裁請求確認《獨家代理權協議》有效并要求韓國Regen繼續履行合約,若上述仲裁請求不能得到支持,向對方索賠市場開發成本、違約損失等合計16億元人民幣。

圖源:罐頭圖庫
雙方的糾紛圍繞韓國Regen研發生產的“艾塑菲”產品展開,這是一款能夠通過注射刺激皮膚再生膠原蛋白產品,2014年首次在韓國獲批上市,也就是近年來頗受愛美人士追捧的“童顏針”的頭部產品。
2021年12月,上市公司江蘇吳中通過“增資+股權轉讓”的方式,斥資1.66億元獲得了達透醫療51%的股權。2022年8月,達透醫療與韓國Regen簽訂協議獲得艾塑菲的獨家經銷權,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2024年1月,艾塑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許可后,江蘇吳中于2024年4月開始銷售,市場份額高達28%。
8月12日,*ST蘇吳報收于1.08元/股,總市值7.68億元。愛美客報收于186.55元/股,總市值564.5億元。
01
愛美客收購韓國Regen后
欲收回國內代理權
風起于青萍之末。因為看好“童顏針”的市場前景,今年3月,愛美客豪擲1.9億美元收購韓國Regen85%股權,并在6月底完成交易,成為其控股股東,事情由此開始起變化。
7月11日,艾塑菲的醫療器械注冊證代理人由達透醫療變更為Regen的中國子公司儷臻生物。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法人為Regen全球市場負責人、愛美客投資發展部副總監栗一星。當時這一變化就引發了艾塑菲中國代理權未來走向的業界討論。
7月20日,*ST蘇吳還發布公告稱,這一變化不會影響到其獨家代理權。
不過,一天之后,江蘇吳中就披露了愛美客控股的韓國Regen通過郵件送達的《解約函》。
韓國Regen要求解除獨家代理協議的理由為:達透醫療將獨家經銷業務實際轉讓給其控股股東吳中美學違反了協議約定;另一方面,吳中美學的股東,即*ST蘇吳及其董事長、數名高管人員嚴重違反《證券法》,被處以行政處罰,公司上半年也披露了多項違規、調查及處罰事項;該等情況嚴重影響艾塑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聲譽。
不過,*ST蘇吳則反擊稱:“代理權轉讓”與“行政處罰影響聲譽”均無事實依據。達透醫療從未轉讓代理權,吳中美學僅作為關聯方提供支持。
Regen全球市場負責人、愛美客投資發展部副總監栗一星曾對媒體表示,與達透醫療解約后,不排除由愛美客直銷艾塑菲的可能性。

圖源:罐頭圖庫
雙方矛盾爆發后,*ST蘇吳稱,在2025年3月,愛美客曾公開承諾“現階段不會在中國市場自行銷售艾塑菲,對我司旗下達透公司對艾塑菲產品在中國大陸獨家經銷權的穩定性予以確認。然而在其交易完成后,愛美客公司就開始利用其控制地位指使Regen公司遲延對達透公司供貨。
對此,愛美客人士則對媒體表示,最后一批給達透供貨是在7月中旬,不存在故意斷貨的情況,但Regen當前產能有限。根據愛美客此前發布的公告,Regen目前只有兩座工廠,其中一座還是在2025年第二季度才能投產。
愛美客如今態度強硬的想要收回代理權,并火速組建新公司變更注冊代理人的原因,除了Regen在《解約函》中提到的兩個原因外,可能也與愛美客近期的業績情況有關。
2025年第一季度,愛美客共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降17.9%;實現凈利潤4.44億元,同比降15.87%,均是近5年來首降。收購Regen原本就是看中了艾塑菲在全球多地的銷售能力,想借此向海外要增量。若愛美客之后真的在國內直銷艾塑菲,不再找第三方代理商,那么不僅能一年增幾億元營收,銷售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也可以維持愛美客此前的快速增長,支撐其市盈率、股價和市值。
如今,因為自身利益,愛美客拒絕與*ST蘇吳繼續合作的態度十分堅決,江蘇吳中也明確表示要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看起來兩家公司的仲裁戰已經不可避免。

圖源:罐頭圖庫
02艾塑菲是*ST蘇吳的“救命稻草”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ST蘇吳對“童顏針”艾塑菲獨家經銷權被單方面解約的反應之所以這么強烈,主要就是這款產品對其太重要了。
在此之前,江蘇吳中的主要產品還在“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調節、抗腫瘤、消化系統、心血管類”等領域。藥品行業2023年營收占比82.71%;醫美行業營收占比只有0.34%。
然而過去幾年,靠藥品支撐的江蘇吳中業績表現不佳,2020-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6億元、0.23億元、-0.76億元、-0.72億元,2024年開始代理銷售“童顏針”艾塑菲后,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增長197.97%至0.7億元。
江蘇吳中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艾塑菲的銷售收入為3.26億元,營收占比20.42%,毛利2.69億元,毛利占比34.8%。艾塑菲所在的醫美生科板塊2024年的總營收也不過3.3億元,基本全來自艾塑菲。
而且江蘇吳中對艾塑菲的依賴還在進一步加強,2025年一季度,艾塑菲銷售收入為1.13億元,營收占比35.55%,毛利9243.51萬元,毛利占比45.77%。自2025年元旦以來,江蘇吳中的微信公眾號上共發布了29篇文章,其中有7篇與艾塑菲直接相關,也側面印證了該產品對其的重要性。
這場代理權之爭爆發的時點,還在江蘇吳中能否留在A股市場的生死邊緣。2025年7月13日,江蘇吳中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其2020-2023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7月14日起,公司被披星戴帽。

圖源:罐頭圖庫
*ST蘇吳也在8月11日的公告中提示風險稱,仲裁結果存在不確定性,且不排除被申請人提出反請求的可能性,疊加此前因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被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投資者需警惕相關風險。
03
高價“童顏針”還能火多久?
作為近年來最火熱的美容產品之一,艾塑菲的價格不菲,有醫美行業的從業者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前江蘇吳中給渠道機構的1.6萬元/針的價格為“骨折價”,消費者的終端價格在1.8萬至2萬元左右。更換代理商后,不排除價格會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愛美客和*ST蘇吳爆發的“童顏針”糾紛,并不是今年醫美行業的第一樁“童顏針”公案。
早在今年6月10日,醫美平臺新氧自營的青春診所宣布將“艾維嵐童顏針”與海月蘭水光復配,命名為“奇跡童顏”項目,定價為5999元/支,不到艾維嵐官方指導價18800元的三分之一。項目一經推出就引起了消費者的熱捧,但也激起了艾維嵐品牌方、廠商圣博瑪的強烈不滿,并發文質疑其產品渠道的合規性。此事也讓“童顏針”的高利潤暴露在公眾視野內。

圖源:罐頭圖庫
此后,新氧表示,其與位于四川成都的IPO公司東方妍美合作的國產XH301童顏針已邁入臨床階段。
除了上述童顏針進度比較快之外,國內的其他童顏針產品注冊也在提速,目前已有至少9款產品獲得注冊,其中僅7月11日就有2款獲得注冊。

長遠來看,“童顏針”降價將是大勢所趨。但目前愛美客和*ST蘇吳圍繞“艾塑菲”的爭奪依然膠著、激烈,因為獲勝者可以借此維持住營收、利潤。
猜你喜歡
愛美客三年市值縮水近1400億,暴利醫美行業“不香”了?
財報顯示,愛美客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53%;凈利潤達到11.21億元,同比增長16.35%。質肽生物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愛美客、中美綠色基金領投
本輪融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推動First-in-class和Biosimilar相關管線的臨床試驗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