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60億,國產CPU公司被申請破產審查
陷入財務危機一年,這家CPU明星企業沒有等來“及時雨”。
8月6日,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對曾經的國產服務器CPU明星企業合芯科技破產審查進行聽證。因為在此一個多月前,合芯科技的其中一位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將合芯科技移送破產審查。
合芯科技成立于2014年,號稱是國內唯一一家始終堅持基于開源RISC指令集架構高端服務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企業。在早期國內去“IOE”( 指在服務器、數據庫和存儲設備領域不再依賴IBM、Oracle、EMC這三家公司)機遇中,合芯科技獲得市場青睞,2023年公司估值一度達到60億,初具“準獨角獸”姿態。
但在2024年年中,合芯科技被曝出員工討薪、核心高管失聯,公司深陷財務危機,業務運營停擺的消息。如今,在天眼查上,合芯科技已經被列為被執行人,公司董事長姚克儉從今年2月開始就被限消。
從起高樓,到樓塌了,近年來國產大芯片賽道中,不時傳來明星創企陷入危機的消息。近年來,國產大芯片賽道如火如荼,有人突圍成功,也有昔日明星企業徹底停擺。有像礪算科技、象帝先這樣起死回生的,而合芯科技,卻還沒能等來“貴人”,深陷泥潭無法脫身。
明星企業崩塌的背后,市場和商業化難以閉環是主要原因。對于合芯科技來說,其如今的處境,主要在于走錯了路,因為她選了一條越走越窄的路。
崩塌前,公司估值60億
合芯科技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13年在蘇州成立的中晟宏芯。彼時,中國的IT行業中去“IOE”情緒高漲,打破IBM、Oracle、EMC三家美國廠商的市場壟斷,芯片國產化替代浪潮來到新的高度。
2016年,合芯科技拿到IBM服務器處理器芯片Power 8芯片架構和指令系統的永久授權,并可以基于該芯片進行自主創新。這意味著合芯科技可以刪除Power 8的安全模塊,代之以國產的安全模塊系統,以符合中國政府在安全方面的監管要求。這也讓合芯科技成為國產服務器CPU賽道中的明星創企。
合芯科技早期核心員工來自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和IBM,公司所依靠的IBM Power指令集授權,也讓CPU產業中的投資機構看到了希望。
天眼查信息顯示,在資本市場上,合芯科技在2020年至2023年底累計完成四輪融資,吸引了廣州和蘇州兩地的國有資本入股。
根據廣州科學城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該集團“2020年以投后估值約為20.6億元價格投資了合芯科技約5億元,目前持有其約21%股權,歷經約三年的成長,目前(2023年)合芯科技最新估值為60億元,估值增長約2.8倍。目前合芯科技已完成新一輪融資, 并計劃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股改,2024年上半年申報申報科創板IPO。”
資本市場能夠給出60億估值,全在于合芯科技在2023年11月點亮了第二代服務器芯片HX-C2000的原型驗證芯片。按照計劃,合芯科技這顆芯片將被送去臺積電流片,然后量產。
但,危險比希望早到了一步。
進入2024年,合芯科技財務危機逐漸開始暴露。
據南方都市報、觀察者網等當時報道,2024年底,社交媒體上爆出合芯科技拖欠員工薪資半年之久、超過500名員工集體通過勞動仲裁維權。有員工透露,公司已拖欠薪資長達半年,五險一金中斷,且有員工被要求簽署放棄繳納證明,安排居家待業。如今天眼查信息上,自今年2月起,合芯科技有15起勞動爭議案件,多數案程進入財產保全執行階段。
而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期,合芯科技也已經被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據天眼查信息,合芯科技被執行總金額為2131萬元,法人姚克儉三次被限消,涉案金額332萬元。
選錯方向,擠進狹窄賽道
十年來,合芯科技一直高喊“自研高端服務器處理器”,如今的處境,與其最初的選擇密切相關。
2014年,合芯科技加入IBM發起的OpenPOWER基金會,并在2015年6月發布了第一款IBM授權POWER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產品CP1。在拿到IBM 的Power 8架構和指令集永久授權后,合芯科技也開始基于IBM授權的Power指令集架構,開啟服務器CPU國產化替代業務。
彼時,IBM的Power指令集架構因其高性能計算能力,成為政策支持的重點,合芯科技也曾被視為全國產化的POWER系列CPU研發的種子選手。
據悉,合芯科技的首款芯片HX-C1000曾以“單核性能國產最強”的標簽迅速成為行業標桿。
合芯科技一直依賴IBM的Power架構,拿到了技術的先發優勢,卻失去了商業化的閉環。
據了解,Power是1991年Apple、IBM、Motorola組成的AIM聯盟所發展出的微處理器架構。蘋果公司曾推出多款基于Power架構的筆記本電腦,但因為處理器能效比落后而喬布斯棄用。
或許,PowerPC過去曾經是市場上的主流服務器CPU產品,但隨著技術的發展,Power的封閉生態和高昂適配成本,讓其早已跟不上市場需求,Power已經很難形成競爭力了。
據悉,合芯科技關注低功耗、高性能,旨在滿足高端服務器市場的需求。在全球服務器CPU市場,主流架構x86占據主導地位,合芯科技選擇的PowerPC架構盡管在某些應用場景中具有優勢,但市場接受度較低,未能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創業十余年,合芯科技一共拿出兩款CPU芯片,第一款已經過去許久,最新款因無資金流片而宣告結束。即便是在國產替代高漲的呼聲中,失去商業化能力的芯片同樣會被時代和市場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合芯科技也曾宣布轉向開源RISC-V架構,但內部會議僅停留在理論探討,缺乏實質性研發投入。直到現在,合芯科技仍舊沒有新的融資進入,即便有過IPO計劃,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據公開信息,該公司2023年財報顯示凈虧損超2億元,2024年多筆商業票據出現逾期。在新融資無法到位的情況下,合芯科技還是只能被迫等待機會。
在國產芯片發展中,合芯科技只是其中失敗案例中的一個,CPU領域中除了合芯科技,啟靈芯,鴻鈞微等都先后陷入危機,但有失敗,才會有中國大芯片發展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