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瞳科技財報亮眼:營收、利潤大增,AI醫療“東風”加持
站在2024年的新起點,人工智能再度引發廣泛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納入了“人工智能+”的字眼,這無疑推動人工智能重啟“狂飆”模式。
毫無疑問,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取得不錯成績,深化商用領域的發展也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加號的后面幾乎可以涵蓋任何一個產業,而AI+醫療是目前最成功領域之一。
而鷹瞳科技(2251.HK,Airdoc)便是該領域商用龍頭,憑借高準確率的算法模型優勢,已明顯領先同業,在商業化方面更是遙遙領先。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中國首批通過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技術,提供早期檢測、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為了推進從檢測到診療一體化的戰略規劃,2023年更是擴大了產品組合,納入近視防控AI產品和視覺訓練AI產品。
“十年磨一劍”,鷹瞳科技碩果累累。
業績上,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79.5%至2.039億元,實現毛利潤同比增長124%至1.25億元,毛利率提升12.2個百分點至61.3%,實現營收和毛利率雙增長,持續提高盈利能力;股價上,近期公司出現連續加速拉升行情,年內升幅已超30%,自去年8月低點觸底回升以來,累計升幅也超100%,是一眾18A中的領漲先鋒;市場拓展上,活躍服務網點數同比增長139.2%至5,671,客戶數量同比增長69.5%至673個。
鷹瞳科技創始人張大磊表示,“未來希望鷹瞳的產品像空氣一樣,讓優質的健康服務能夠隨時隨地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在筆者看來,鷹瞳科技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醫療發展,不僅是其實現長效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醫療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的必然要求。
可以預見的是,在利好政策、行業賦能、核心優勢、海外布局的支撐下以及賽道加速拓展下,鷹瞳科技將穩步向前,繼續發揮AI醫療行業壓艙石的作用。
01
AI“黑科技”層出不窮,賦能基層醫療
“AI+醫療”行業前景廣闊,這是行業共識。
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報告,預計“AI+醫療”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29%,2032年將達到700億美元,其中藥物發現和醫學影像是AI應用最重要的兩個領域,合計占比超過50%。
基于此,各大券商認為AI醫療是“下一個黃金賽道”,其中方正證券指出,政策驅動醫藥和醫療進入智能加速提效時代,AI醫療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狀態,AI醫療影像進入發展快車道,AI技術在藥物研發領域的應用覆蓋了從化合物研究到上市后研究全周期,縮短了新藥研發周期,降低了研發成本。
繁榮之下,近年來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逐漸進入臨床,成為醫生進行疾病診斷的重要輔助工具。從診到治,從人工智能眼底照相機的慢病早篩、到治療端的光照管理治療儀、視覺訓練管理、智能眼科醫學影像存儲與管理平臺系統等一系列AI“黑科技”,正是體現了鷹瞳科技診療一體化的布局。
財報顯示,2023年鷹瞳科技通過視網膜影像輔助診斷人工智能軟件(SaMD)和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共計服務了683百萬人次病例,識別出31,459例重大陽性案例,為用戶早期發現重癥風險做出了貢獻。
這類相關產品可檢測出包含血管類、神經類,以及出血、斑塊等異常表現在內的50+項的眼健康風險,并結合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對視網膜變化和屈光進展進行預測,通過對進展參數的監測實現精準化、個性化的眼健康管理,產出適用于眼健康管理場景的可視化報告。
也就是說,AI賦能的鷹瞳眼健康業務的相關產品不僅賦能每一個普通人成為專家,助力機構專業眼健康能力和業務業績的雙線提升,而且也為眼健康業務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筆者認為,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下,鷹瞳科技將使得眼科診療更加精準、高效、便捷,引領眼科診療服務的智能化新變革。
實際上,鷹瞳科技AI賦能的不止是眼底健康,更重要的在于基層醫療。
面對我國基層醫療人員不足、服務能力欠缺等問題,同時隨著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等任務持續加重,服務能力提升迫在眉睫。這就為鷹瞳科技的長久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通過AI賦能基層醫療,將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通過人工智能賦能醫療機構,解決醫患比例懸殊和醫療資源緊缺問題,鷹瞳科技主要滿足檢測及輔助診斷某些適應癥的臨床需求,提供諸多定量測量指標方便醫生提高診療效率和質量。2023年更是擴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覆蓋,覆蓋網點數同比增長1271.9%至1221家,檢測次數同比增長640.6%。
02
前瞻性布局近視防控領域,第二曲線初現成效
鷹瞳科技以實際行動向外界傳達,雖身為“醫療AI第一股”,但并沒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積極探索新賽道、謀求大發展。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眼科專家林順潮建議利用科技賦能,助力不同階段的近視防控。事實上,鷹瞳科技領導人的前瞻性已經使其走在了行業前列。
近年來,隨著近視人數的增加以及逐漸向青少年偏移,政府先后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正是在鷹瞳科技這類企業的積極響應下,已具有初步成效。
可以清楚的一點是,針對各類近視原因,鷹瞳科技投入研發創新,在近視防控領域進行創新和探索,并持續推進診療一體化戰略,去年更是推出了近視防控AI產品,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在用眼距離管理、光線管理等方面相繼研發推出創新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從AI檢查驗配、AI評估與預測分析,到近視的預防、矯正和控制,真正有效地實現近視的防控和治療的眼健康管理效能。
僅一年時間,近視防控AI產品使用費用增長,有效改善了近視問題。
除了近視防控AI產品,2023年鷹瞳科技還新布局了視覺訓練賽道,進一步拓展了業務版圖。針對斜視及弱視傳統治療依從性較差的問題點,開發出針對兒童青少年斜視及弱視的視覺訓練AI治療產品。
視覺訓練AI產品現在使用人次達到91.84萬,已經覆蓋全國800余家醫院。
在筆者看來,鷹瞳科技所研發的視覺訓練儀為門店減輕專業技能壓力的同時也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訓練方案,因而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受到專業醫生及患者的認可。
03
布局視覺訓練新賽道,全球化初見成效
當然,鷹瞳科技的海外業務也在釋放積極信號,開始貢獻收入。財報顯示,去年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同比增長496%至920萬元,占總收入的4.5%。
比獲得收入更令人振奮的,莫過于鷹瞳科技的Airdoc-AIFUNDUS(1.0)獲得了歐盟醫療器械法規(CEMDR)的認證。這意味著,公司產品能夠正式進入包括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在內的27個歐盟成員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鷹瞳科技便攜式眼底相機和近視治療產品也在去年4月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特別嘉許金獎”,這標志著公司產品在全球發明和專業人士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肯定。
伴隨著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準入許可陸續取得,鷹瞳科技原創的AI技術將搭乘前往世界各地的航班漂洋過海,進一步造福當地居民。
展望未來,鷹瞳科技將持續投入醫療AI芯片研發,持續擴大全球覆蓋率,一步步實現“讓健康無處不在”的愿景使命。
猜你喜歡
協鑫能科2024年度扣非歸母凈利同比上升190.83%
立足多業態綠色能源資產管理,打造多品類綜合能源服務,協鑫能科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能源生態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