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大消息:168億,沖進世界第一
今天,又一個打破紀錄的IPO出現——華虹半導體(以下簡稱華虹),登陸科創板后,市值突破920億元。
該公司募資約212.03億元,打破了今年A股募資金額紀錄,同時也是科創板第三大IPO,僅次于中芯國際和百濟神州。
仔細研究發現,這還是一支妥妥的“中國芯片”力量。華虹來自上海張江(被譽為中國硅谷),背后股東是上海國資委,持股51.59%。
它預示著一個現象:在芯片的某些“專精特新”領域,國內企業已經拿到數個“隱形冠軍”。
招股書顯示,華虹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晶圓是半導體芯片的基礎材料。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含功率器件、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兩大產品去年合計收入約104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約62.59%。
2022年,華虹總收入約168億。
從總體競爭格局看,在晶圓代工賽道,華虹排名世界第六,前五名分別是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
而在細分領域,華虹已拿到多個“隱形冠軍”。
第一個隱形冠軍來自“智能卡芯片”。
據 TrendForce 數據,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領域,華虹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IC制造代工企業。
顧名思義,“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是一種嵌入在芯片里的存儲器,很多設備都會用到,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汽車電子、智能卡等。
而華虹制造的芯片,主要應用在智能卡上,比如銀行卡、公交卡、手機SIM卡等——在這個細分賽道,它的市場份額第一。
第二個隱形冠軍來自“功率器件”。
它是一個調節電能的器件。以筆記本為例,功率器件可以監測電池電量,并自動調整供電策略,延長電池壽命。
據 TrendForce 數據,在功率器件領域,華虹是全球產能排名第一的代工企業。
據招股書,華虹的功率器件主要包含3種:
1、200V以下產品應用:計算機、手機、小家電等;2、200V-900V產品應用:快充、LED照明、服務器電源、充電樁等;3、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
當然,華虹目前的幾項“隱形冠軍”更多還是依賴于數量,未來依然有幾大努力方向。
首先從代工工藝上看,全球代工技術已經實現5nm(納米)及以下,比如臺積電。而聯華電子、格羅方德等已經推進至14nm及以下。
但華虹目前尚處于55nm的成熟制程范圍。
這意味著,一些新型芯片出現后,華虹可能錯失潛在市場。
比如5nm芯片已經產生新應用場景,包含人工智能芯片、自動駕駛汽車芯片等。
2022年,IBM研究院曾推出一款AI處理器,名叫“人工智能單元”,采用的便是5nm工藝。
而14nm芯片已經應用到更廣泛領域,比如智能手機。
早在2020年,榮耀Play4T系列發布,搭載的麒麟710A處理器便是14nm工藝代工。
從全球技術節點看,14nm工藝的攻破發生在2015年前后,推動者是三星,代表性產品是iPhone 6S的A9處理器。
2019年四季度,中芯國際量產14nm芯片。
對比而言,從代工工藝核心技術看,華虹暫且落后對手8年。
當然,華虹的戰略定位比較獨特,聚焦于“特色IC+功率器件”,與主流芯片(如CPU)相比,代工工藝的要求略低
從復合增長率看,這2個賽道與全球芯片整體持平。
根據 IC Insights 的統計,2018 年至 2021 年,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場規模由 24 億美元增長至 28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 5.27%。
根據 Yole 的統計,2020 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為175 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將增長至 262 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為 6.96%。
據美國半導體協會數據,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從2001年的1390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574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6.67%。
即便如此,新工藝的迭代也迫在眉睫。
據華虹招股書,隨著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新能源等新需求出現,相關產品已經顯現升級迭代的需求。
技術創新,永不止步。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