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升級,海康威視如何應對芯片“警報”?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美國正準備對海康威視實施新一輪的制裁,雖然制裁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受此影響,海康威視股價5月5日跌停,5月6日跌9%,之后的幾個交易日里只是小幅波動,據雪球信息,海康威視5月5日至5月11日,區間跌幅為16.62%,市值較勞動節前損失了600多億元。
在兩個月前,市場謠傳海康威視計劃購買一臺荷蘭ASML公司生產的二手光刻機,用于制造其設備所需芯片。雖然是謠言,但海康威視當日股價增長4.60%。這也從側面說明,海康威視此時需要應對芯片斷供風險。
2021年,各行各業芯片短缺,海康威視也不例外,海康威視在年報中也坦言,2021年的確受到了芯片產能供給失衡導致的缺芯、原材料漲價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海康威視缺芯的原因,一是芯片產業結構性供給失衡,另一個則與其芯片供應商海思被制裁密切相關。海思的安防芯片出貨量一度占據海內外市場份額的7成左右,海思被制裁后,安防芯片突遭停產斷供,芯片供應量預期大幅下降,市場面臨一定時期的空檔,導致海康威視同安防設備產業上下游的其他企業一樣,經歷過一段安防芯片被炒出高價的特殊時期。
如今,安防芯片供給剛剛穩定,如果美國方面制裁升級,海康威視能扛得住升級的芯片制裁嗎?
用存貨來應對缺芯困局
海康威視已是全球最大的安防設備廠商,隨著規模不斷擴大,海康威視的產品類型也不斷增多,如今在售的硬件設備型號近3萬種。龐大的產品陣營意味著海康威視想要實現芯片全部自研的難度之大。
2021年9月,就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海康威視提問:“公司目前有沒有自研芯片?”彼時,海康威視董秘回應稱:“行業中需要使用的芯片種類型號多,公司的產品型號種類也非常多,產業鏈非常復雜,公司對于芯片的定位是更多依靠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
海康威視最早的芯片供應商是海思,面對海思停產造成的缺芯問題,海康威視把目光投向國內其他芯片廠商。據富瀚微2021年報,海康威視作為其第一大客戶,貢獻了10.36億元的銷售額,占當年總營收的60.34%。可以說,富瀚微取代了海思成為海康威視安防芯片供應商,也是在這一節點,富瀚微依靠海康威視,實現業績攀升。
不過,2021年的行業結構性缺芯的根源在于芯片產能供給失衡,代工廠產能不足,一時間無法產出市場需要的芯片數量,“囤貨才是王道”。
在海康威視2021年報中,海康威視表示,因部分原材料供需失衡、供應切換帶來的波動與挑戰,其與上游伙伴密切合作,繼續加大存貨水平。這里的存貨更多地指向芯片。在海康威視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后的業績交流會上,海康威視表示,由于過去幾年制裁和芯片的影響,公司在備貨上很充分。
若被制裁,海康威視也將面臨無芯可用?
據了解,海康威視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美國制裁了,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將包括海康威視在內的8家中國科技企業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2021年6月,海康威視又同其他五十余家中企列入投資“黑名單”。而這次傳聞海康威視將被納入SDN清單(特別指定國民清單),讓海康威視在二級市場倍感悲觀情緒。
根據SDN制裁規則,任何美國人士不得與SDN清單上的實體和個人進行交易,包括提供或接受產品、服務,使用美元結算等。非美國人士和實體,與SDN實體交易也將面臨次級制裁的風險。
這個清單對海康威視的海外市場有直接的影響。截至2021年底,海康威視在海外組建66個分支機構,產品直接銷往155個國家和地區,部分國家或許迫于美國壓力中斷海康威視在當地的業務拓展。據2021年報,海康威視境外主業的營收為219.85億元,占比為27%。
不過,被納入SDN清單影響最嚴重的是次級制裁,按照該清單的規則,國內與海康威視進行交易的供應商也在管轄范圍內。美國的這種無理要求打擊的是國內整個安防產業鏈,國內對此也會有相應政策反制這種無理的管轄,但還需要看海康威視的供應商和客戶會不會屈服于次級制裁的壓力。
海康威視的供應鏈中也包括電子設備最核心的芯片產業。中國內地不乏優秀的芯片設計廠商,但在芯片生產方面都是采用Fabless經營模式,除芯片設計之外的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分別委托給專業的晶圓制造企業、封裝企業和測試企業代工完成,富瀚微、國科微、星宸科技、北京君正,包括海思都是采用這種模式。在晶圓代工環節中,中國臺灣地區、美國、韓國等地掌握重要話語權,而中國芯片設計廠商選擇最多的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代工廠商,在技術上又避不開美國的管轄。4月27日,富瀚微在投資者關系活動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做的準備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盡量去抵消美國制裁帶來的不好影響”。
富瀚微作為海康威視重要的芯片供應商,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都是其流片供應商,如果芯片代工被限制,國內芯片設計廠商只能選擇內地的代工廠商。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中國企業并沒有占據優勢地位,最重要的是中國內地并不具備生產高端芯片的產能,目前內地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可以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技術程度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但2021年中芯國際還沒有14納米級芯片流片。
不過,海康威視所需要的安防芯片對制程工藝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中低端安防芯片已經可以滿足市面上多數設備所需的計算量。據了解,當前安防設備的芯片制程工藝多集中在22-40nm規格,并且中低端安防芯片的市場需求量遠大于比高端芯片。這也是海思被制裁后,國內其他芯片廠商可以跟進替代的原因。雖然國內晶圓代工廠商的技術同樣被制裁,但中低端芯片的制造能力還是具備的。
安防巨頭如何不重蹈華為覆轍
在2019年被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時,海康威視就公開表示:海康威視已全面開展美國原器件的替代工作,如果有需要將自己設計芯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時任董秘黃方紅表示:在安防領域,尤其在專用器件上,海康威視對美國進口依存度很低,而在通用器件上依存度較高,包括GPU、CPU、DSP等。但依然會保持開放的心態,會發展全球供應鏈體系。
現在看來,海康威視的硬件產品的元器件想要完全實現國產替代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市場份額的丟失雖然打壓發展信心,但來自供應鏈的風險比前者更嚴重。中國安防產業發展至今十分不易,國內的安防水準已經遠超國外,有設備經銷商表示:“我們國外客戶仍在購買我們近乎淘汰的設備。”
只是,海康威視如何才能不重蹈華為覆轍?海康威視已經坐上世界安防設備行業頭把交椅,自然有機會引領行業升級。如今,海康威視將自身定位于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將業務領域定位為“智能物聯AIoT”,這也是在傳統安防設備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主動變化。
海康威視自2015年開始鼓勵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建立內部跟投制度,海康威視目前拓展創新業務陣營包括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車電子、海康存儲、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據2021年報,海康威視智能家居、機器人、熱成像、汽車電子和存儲業務的營收均超過10億元,并取得正收益。
此外,想要了解一個行業最新的發展程度時,可以觀察新入局者。如今的安防行業不再是簡單的硬件制造,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也開始應用,這也是華為、360、科大訊飛、小米,以及一批AI廠商開始布局的原因。
海康威視也在尋求一種軟硬件結合的發展模式:用軟件需求帶動硬件研發,以硬件能力帶動軟件研發。海康威視只有延伸業務發展的觸角,才能抵御單一產業帶來的風險,也會在制裁到來時處變不驚。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海康威視:走出至暗時刻,但正陷于平庸
曾被資本市場譽為“安防茅”的海康威視,雖然已經走出兩年前的至暗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正從之前的靚麗表現,歸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