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入局地產成風,卻現信托公司拍賣債權欲離場?
僅僅過了5個月,平安信托將一則標的金額超過10億元的債權擺上了貨架。
近日,在阿里拍賣平臺上,出現了一則關于平安信托公開拍賣債權的消息,標的債權金額為10.65億元,其中本金10.2億元,利息0.45億元。
本次拍賣時間定于2022年04月08日10點-2022年04月09日10點,截至3月30日,共有1820人感興趣。
該標的債權主要擔保措施為寧波兆年置業有限公司(簡稱:寧波兆年)名下位于寧波市鄞州區JD13-03-37(a)地塊土地抵押、寧波兆年100%股權質押、寧波兆年提供連帶擔保責任等。
本筆貸款的主債務人為花樣年控股(1777.HK)旗下的成都牽銀置業有限公司(簡稱:成都牽銀),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6000萬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賣債權的抵押地塊是寧波鳴翠東著樓盤,其開發商除了花樣年,還有佳兆業,目前這兩家開發商均已“爆雷”,陷入債務危機。
信托入局救急花樣年
從時間來看,寧波兆年股權出質的時間是2021年10月26日,出質人為浙江佳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浙江佳霖),質權人為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愛企查
在此之前,10月4日,花樣年宣布公司約2.06億美元的未償還票據已到期,且未于當日付款,構成實質性違約。
為了減債、減輕償付壓力,10月25日,花樣年全資附屬公司慈溪花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慈溪花創)將浙江佳霖49%權益,以及寧波兆年結欠之股東貸款轉讓給建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安投資)全資附屬公司合肥昀紹房地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花樣年此次出售事項之代價為2億元,于11月25日完成,預計將虧損約5600萬元。從實際情況來看,經過此次轉讓,原花樣年寧波鳴翠東著項目已轉讓至建安投資。
來源:愛企查
愛企查信息顯示,寧波鳴翠東著項目的開發企業寧波兆年為浙江佳霖的全資子公司,并由浙江佳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浙江佳岳)、慈溪花創分別持股51%、49%。
股權穿透顯示,慈溪花創由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持股,而浙江佳岳由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建安投資分別持有15.61%、14.99%股份。
由此來看,轉讓完成后,建安投資直接或間接持有浙江佳霖63.99%股份,并成為寧波鳴翠東著項目的實控人。
資料顯示,建安投資于2002年9月成立,原名亳州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亳州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亳州市政府直屬國有獨資公司。
從銷售情況來看,寧波鳴翠東著項目于去年6月和7月兩次取得預售許可,預計2024年上半年交付。截至11月25日,已售套數266套,當前(住宅)可售套數為236套,銷售情況并不樂觀。
另外,有購房者在房產交易平臺稱,寧波鳴翠東著項目地段不錯,旁邊有地鐵站,綜合價格來看性價比很高,但同時,附近有高速高架,噪音非常大。
信托“債轉股”入局地產
實際上,這并不是信托首次入局花樣年。早在2021年11月,中融信托宣布,擬對深圳市花現置業有限公司(簡稱:花現置業)的股權從參股時的49%增至100%,而花現置業原本的大股東是花樣年。
進入2022年,隨著地產行業持續下行,房企資金鏈進一步趨緊,信托公司開始頻繁入局房產項目。
1月中旬,中融信托接盤中南建設旗下鹽城港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9%股權;五礦信托相繼接盤陽光城杭州橙光置業19%股權、恒大旗下昆明恒拓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1月底,平安信托接盤正榮集團旗下廈門市榮璐置業有限公司49%的股權;2月,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接盤恒大多個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恒大在債權人電話會議中傳出信號,將與信托公司采取“股權轉讓+托管運營”的新模式。而在上述幾則股權變動中,信托與房企合作過程中角色在改變。
五礦信托在入局恒大時曾表示,經過反復論證,我們認為通過獲得項目公司全部股權及管理權,推動項目正常化運營,是當前解決恒大項目問題的最優方案。
事實上,很多信托公司在接盤前就為項目提供過融資服務,如今融資方陷入流動性危機,信托公司親身下場,是為了盤活項目,維護投資人權益。
在業界看來,與其被動等待房企修復,信托公司從已投項目出發,接盤更多股權,有利于掌握主動權,再通過尋求代建、引入資金等方式保證項目建設,能夠更快回籠資金,這種模式對于與出險房企共投項目尤為適用。
一位信托業資深人士表示,最近信托入局,從原來債權人身份變為持股項目的管理者,與房企的債權合作變為股權合作。在這個模式下,信托公司直接參與項目的具體運營,而開發商的身份則轉變為代建方。
從實際情況來看,信托公司運營房地產項目的能力經驗不足,但接盤后能避免房企債務問題影響項目建設,從而減少后期項目違約風險。
對于信托公司來說,通過股權投資接盤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但也極為考驗風控能力和運作效率。對此,克而瑞認為,中短期內,信托市場對于房地產股權投資勢必保持謹慎,以機會型投資為主。
救人,也是自救
面臨房企急需出售資產紓困卻又無人接盤的局面,很多信托公司積極入局,成為了“接盤俠”。
2022年以來,中融信托、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等機構紛紛向房企伸出援手,進入房地產并購市場,接手了中國恒大、陽光城、正榮集團等房企出售的項目公司股權、債權。
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接盤對于房企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緩解債務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借助資本市場盤活資產,對于行業保交付、維護購房者權益都有著積極影響。
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房產信托存量規模很大,甚至出現過度增長,這也給信托業務的安全性埋下了隱患。
2019年,房產信托刮起了一場“撤退風”,信托公司拋售手中持有的房地產公司股權成為常態。
如今,在銷售低迷、流動性問題突出的情況下,信托公司逆市投資引發行業關注??硕鸱治稣J為,當前涉房信托處境較為被動,雖存在弱市抄底機會,但是風險較大。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房地產信托涉及違約金額達707.43億元,排名第一,成為行業違約“重災區”。
另外,信托機構本身存在的部分漏洞也與房地產行業相關。
目前,多家信托公司與房企就還款事項存在糾紛。中信信托尚未就60億信托還款計劃與世茂集團達成一致;中融信托與華夏幸福的談判或將對簿公堂;五礦信托、山東信托和中誠信托均數次起訴恒大。
此外,信托公司還屢屢因地產業務違規被處罰。整體來看,房地產投資占比越高的信托公司,脆弱性也越高。
那么,既然如此,為何信托公司還要頻繁入局地產呢?首先,從接盤動機來看,主要還是出于自保、加快回籠資。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信托接盤房企項目是有私心的,這些項目大多是因為資金遇到壓力才出手,但項目本身并沒有太大問題,所以在收購之后,這些項目還是有機會被盤活的。
另外,自2021年底《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出臺以來,政策端不斷加碼,引導優質房企通過收并購加快市場出清。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政策的發布,給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指引了更清晰的方向。當信托公司以股權的形式承接的項目收并購,對于房企原本承壓的‘三條紅線’壓力有所幫助,對緩解流動性壓力更為直接。
整體來看,政策利好的落地,無疑指引了房地產市場收并購風向,監管層鼓勵收并購的主要意圖仍在于穩定市場。
克而瑞分析指出,從長期來看,信托公司和房企合作空間仍看好,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將是開發項目重資產的主要持有者,房企則轉向提供代建、設計建造、營銷管理服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