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禾原點領投,圖靈量子完成第三輪融資
在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3個月后,國內首家光量子計算公司「圖靈量子」近日宣布完成了第三輪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無錫濱湖國投等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參與,老股東君聯資本、琥珀資本等持續加碼。至此,成立不到一年的「圖靈量子」,累計融資額已經超5億元。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打造光量子計算與智能產業化應用生態以及繼續引進高端人才。
「圖靈量子」創始人金賢敏教授表示,在20世紀40-70年代計算機技術初步發展時期,基本上只有歐美數國活躍的身影;在量子計算這新一輪科技浪潮中,中國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和研究成果并在光量子計算方面表現出領先優勢。中國正以積極主動、昂然向上的姿態參與到前沿科學的國際競爭合作中,作為當代的中國科學工作者,深感幸運亦倍受激勵。此次啟動2022年全球招聘計劃,期待能夠引進一百余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加入「圖靈量子」,一起推動量子計算產業的發展。
元禾原點管理合伙人費建江稱,數據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對算力需求的激增,與算力供給之間的供需關系失衡會越發明顯,量子計算會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礎科技。量子計算已經進入了NISQ(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含噪聲的中等規模量子)時代,在解決某些應用領域時的量子優越性能夠很清晰地體現出來,并將逐步商業落地。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更講究團隊全棧技術的儲備,看好金賢敏教授及其團隊在光量子領域的全棧技術能力。元禾原點熱衷于前沿科技的早期投資,期待與團隊一起在量子計算浩瀚天際中迎接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量子處理單元)時代到來。
2021年是量子計算備受矚目的一年,更是被業界稱為“光量子計算元年”,多個最大單筆融資均投給了光量子路線。知名前沿科技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量子科技公司完成融資共計49筆,全年融資總額近32億美元,這一數字是2020年的3倍多,其中,量子計算公司包攬了42筆,融資總額26.91億美元。國際數據公司 (IDC)預計,全球量子計算市場將從2020年的4.12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8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0.9%。
量子領域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技術密集涌現,“第二次量子革命”開辟出一條新的科技和產業賽道。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到達極限,蘊含超強算力的量子計算,有望作為下一代顛覆性技術,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手。量子計算行業目前雖然處于產業化起步階段,但產業鏈已經初具雛形,風險資本、政府機構和科學界對量子計算的投入激增。近年來,量子計算領域突破性創新接連不斷涌現,量子技術成為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國內外資本持續投資量子計算賽道,國外一些初創量子計算企業也開始相繼上市。
「圖靈量子」正是成立于2021年2月,核心團隊均來自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外頂尖學府和科研機構,是國內目前唯一同時具有芯片制備、量子計算、光子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團隊。
成立不到一年,「圖靈量子」已完成了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化的過程,形成了完整的市場化產品體系,在光量子芯片、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光量子測控系統、光量子EDA軟件和量子云平臺等方面已實現領先技術優勢。已發布的核心產品包括全系統集成的商用科研級專用光量子計算機—TuringQ Gen 1、三維光量子芯片及超高速可編程光量子芯片等,自主研發的首款商用光量子計算模擬軟件 FeynmanPAQS日前也開始試商用,彌補了國內光量子EDA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空白。
目前,「圖靈量子」已啟動國內第一條光子芯片中試線建設,兩年內有望建成專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需求的光子芯片前沿研究和產業化支撐平臺,公司技術團隊已具備從設計、流片、封測,到系統集成和量子算法應用的全鏈條研發能力。憑借“硬核”實力,「圖靈量子」作為唯一一家量子計算領域創新企業入圍2021年度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榜單。
金賢敏教授稱,科技自立自強不僅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樣也是企業的立身之本,關鍵核心技術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真正實現自主可控,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境,形成技術壁壘和護城河,才能成為真正的硬核企業。
猜你喜歡
具身智能創業公司自變量機器人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光速光合與君聯資本領投
光速光合與君聯資本領投,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神騏資本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