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家險企遭銀保監會通報:存長險短做、噱頭營銷風險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1月29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了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通報指出了產品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涉及28家險企。
銀保監會表示,個別公司產品管理粗放、風險合規意識淡漠,部分歷史產品條款中有關于滿期金累積生息賬戶相關表述,所涉及的負債管理和利率厘定等問題存在嚴重風險隱患,易造成“剛性兌付”預期。
具體來看,在產品設計上,一是既往癥定義不合理。如,新華人壽、上海人壽、幸福人壽、中銀三星報送的4款醫療保險,條款約定合同生效日前未經醫生診斷和治療的癥狀屬于既往癥,缺乏客觀判定依據,易引發理賠糾紛。二是現金價值計算問題。如,華匯人壽、信泰人壽、東吳人壽、國聯人壽、弘康人壽、天安人壽、太平人壽報送的8款產品,現金價值計算不合理,存在長險短做風險。愛心人壽報送的2款終身壽險,現金價值計算使用的利率不一致。三是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問題。如,海保人壽、和泰人壽、橫琴人壽、華貴人壽、信美相互人壽、小康人壽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在產品條款表述方面,一是條款表述不嚴謹。如,人保壽險的某疾病保險,條款中關于極重度惡性腫瘤的相關表述與行業《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2020年修訂版)》不符。二是條款表述不合理。如,恒安標準報送的某短期醫療保險,條款中關于續保的表述不符合監管規定,存在較為嚴重的誤導隱患。英大人壽某疾病保險,條款中關于身故保險金申請材料的規定不合理,易引發理賠糾紛。
在產品費率厘定方面,一是費率厘定不合理。如,太保壽險、平安人壽、百年人壽、天安人壽、太平人壽報送的7款醫療保險,費率厘定年齡區間跨度過大,存在不公平定價風險。二是費率厘定缺乏定價基礎。如,民生人壽報送的某疾病保險,保險責任過于單一,缺乏定價基礎。
此外,產品報送材料也存在不規范行為。如,陸家嘴國泰、太平洋健康報送的3款健康保險,加費表作為單獨材料報送,未包含在費率表中。平安健康報送的2款醫療保險,存在備案材料不齊全、上傳錯誤等問題。平安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精算報告中假設投資收益率填寫錯誤。
銀保監會指出,下一步,各公司應當持續加強產品開發報備工作的審核把關,總精算師需落實好產品審核把關的第一責任,及時發現產品設計、定價、精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各公司應當嚴格對照歷次通報內容和“負面清單”中的問題進行自查,對于其他公司產品核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引以為戒,及時變更、停售類似產品,已經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及時報告、認真整改,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猜你喜歡
新時代信托涉用印監督失控等“十一宗罪”,被罰7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披露多張罰單,劍指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因董事會履職盡責不到位,未開展關聯交易審查等十一項違法違規行為,并對其罰款700萬元。天津銀行上海分行涉“十四宗罪”,被罰款710萬!
中國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官網顯示,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下稱“天津銀行上海分行”)因“十四宗罪”被罰款710萬元。涉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等十宗罪,工商銀行一分行被罰1310萬!
中國銀保監會上海市監局官網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近日因“十宗罪”被罰款1310萬元。就在6月末,該分行還因信息安全和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未按規定提供報告,被罰款320萬元。國有銀行中行交行投訴量第一,一季度銀行50%投訴來自信用卡業務!
中國銀保監會官網顯示,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寧波銀行一分行被罰145萬,涉信貸資金被挪用等
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公開信息表顯示,寧波銀行金華分行引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1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