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吃保健品了嗎
保溫杯、代餐粉、維生素片……似乎已經成為了Z世代養生的標配,內卷焦慮、睡眠不足、蹦迪喝酒讓年輕人普遍處于“隱形饑餓”的狀態,即蛋白、脂肪過剩,維生素、礦物質缺乏。不過,這一代年輕人硬核的朋克養生方式,也帶火了整個保健品賽道。
近日,華東醫藥與安琪集團合資建立子公司研發、生產、銷售營養健康食品,傳統藥企開始入局保健食品賽道,這個賽道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好嗎?
看起來前景光明
保健食品又稱功能性食品,可調節人體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F代保健食品,大致可分為膳食補充劑、體重管理產品、運動營養品和傳統滋補產品四大領域,其中膳食補充劑在國內占主導地位,占比超90%,而市面上比較熱門的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調節免疫,其次為維生素、抗疲勞及補鈣等。
縱觀我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48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8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75%,我國已然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規模增速也逐漸放緩。
當前賽道中的玩家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湯臣倍健、紐崔萊、養生堂等市場份額較大的公司。第二類是老字號企業,如東阿阿膠,同仁堂等,最后一類是海外保健品品牌,例如澳佳寶,Swisses,Comvita等,眾多海外保健品品牌在被大眾熟知后,進軍中國市場。
然而,隨著玩家的不斷涌入,市場空間似乎飽和,保健品企業數量增速在2016年達到峰值,隨后開始逐年降低,原因是我國保健品行業監督力度持續加強,政策不斷規范,雜牌企業不斷出清,行業準入門檻不斷提高,這也預示著未來國內保健品行業競爭格局將趨于集中,逐漸向優質企業集中,消費者們對頭部品牌的認可度會日益增強,各細分領域龍頭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事實上,海外發達國家對保健食品的認知度和市場滲透率相對較高,市場較為成熟,上升空間已接近“天花板”,所以一些海外品牌除了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線以外,也紛紛瞄準了中國市場。
因為隨著我國收入水平增長、健康意識提升、老齡化加劇,從青少年的成長補劑,到年輕人的“朋克養生”,再到中老年人強身健體,都存在巨大的需求,且我國保健品滲透率僅為20%,不及美國上世紀70年代水平,而目前美國市場滲透率已超50%。
從消費粘性上看,美國市場每日服用膳食營養補充劑的比例約58%,而中國市場則不足10%,粘性較低。而且我國保健品行業的人均消費額約165元/人,對標澳洲(1045元/人)、美國(978元/人)和日本(849元/人)等海外發達國家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保健品行業尚存在可挖掘的空間,但從保健品龍頭們近年來的發展態勢來看,似乎又不容樂觀。
天花板在即
就國內而言,A股目前的保健品龍頭湯臣倍?。⊿Z.300146)市值約421億,從2021年發布的三季報可知,單季度營收18.3億元,同比減少4.03%,歸母凈利潤為2.92億元,同比大幅減少42.23%。
實際上,湯臣倍健業績的下滑由來已久,作為國內市占率排名第一的保健品品牌,年銷售收入已經超過60億,若想持續增長實屬不易,增長瓶頸逐漸浮現。
從財務數據來看,營收增速在2018年達到39.86%的峰值后,逐年放緩,到2020年已降至15.83%。
歸母凈利潤方面,2019年以前增速相對穩定,但從2019年開始便產生巨幅波動,2019年由于商譽減值導致歸母利潤增速減少135.51%,2020年又因為2019年的低基數暴漲528.29%。
事實上,湯臣倍健作為行業龍頭,其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行業后勁不足的現實。中國保健品行業增速自2013年開始降速,2020年行業增速只有4%左右。
而且行業內存在一個通病,研發不足。這就導致產品本身技術壁壘不高,入局玩家較多,賽道也相對擁擠。作為行業龍頭,湯臣倍健雖然有著10.3%的市占率遠超其他對手,但其研發投入卻少得可憐,就公司的整體營業成本來看,2021年上半年,湯臣倍健銷售費用達9.74億元,同比上漲82.84%,研發費用僅為5023.27萬元,同比上漲7.96%。由此可見,湯臣倍健走的是“重銷售,輕研發”的路線。
當然,拓寬銷售渠道,觸達更多的消費者確實可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但隨著海外品牌的進入,多樣化產品也不斷刷新著消費者的認知,所以要想突破增長瓶頸,需要將整個保健品市場規模做大,這就需要深耕研發,不斷創新,升級產品品類和功效。
雖然湯臣倍健的愿景是將產品覆蓋不同細分品類,但其從研發投入上看似乎又缺少點力度。就連老字號東阿阿膠(SZ.000423)都在大力投入研發,從2017年至2020年研發投入均超過湯臣倍健。
噱頭大于功效
此外,華熙生物(SH.688363)這家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供應商,也抓住了年輕一代愛美養生的需求,提供一系列口服玻尿酸原料,其下游產品從當下最火的睡眠軟糖Wonderland、Buffex、Nelo到酸奶界的愛馬仕Blueglass玻尿酸爆珠無不備受消費者追捧。不過,這些食品的保健功效還存在爭議。
事實上,從一級市場投資情況來看,功能性食品賽道最火的時期是2020年下半年,今年的投資熱情并不算高。
青桐資本消費組投資人告訴投中Future,當前保健品類食品,在營銷流量端受限?!稗眿I、李佳琦直播間明確不會上這類產品,因為這類產品功能,很難直接讓消費者感受到效果。進不去頂流的直播間,那么這類產品的流量就不算多,雖然一些產品的流量路徑是抖音直播、或微商等私域流量,但在淘系的銷售不多,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市場規模。未來,如果流量(薇婭、李佳琦這種淘系)能夠放開,可能增長空間會更大。”
所以,保健食品賽道從行業龍頭、老字號再到“新晉網紅”似乎都受限于市場空間。雖然海外保健品牌認為中國市場保健品滲透率低,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加上人口基數大、收入水平提升、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都想發力中國市場,但就目前來看,近五年里,中國保健品市場并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市場份額相對集中,巨頭們在研發上的投入一般,并沒有出現“現象級”產品,技術壁壘不高,入局者眾多,雖然開始走“網紅”路線,營銷噱頭形式大于功效,掀起過一陣風潮,但并不持久。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