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缺芯將少掙60多億美元,廣告業務大增也難補缺口
全球范圍性的缺芯潮開始波及具備穩定供應鏈的蘋果公司。
10月29日早間,蘋果發布截至2021年9月的第四季度財報,總凈營收為833.60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646.98億美元相比增長29%;凈利潤為205.5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26.73億美元相比增長62%。
雖然拿下營收、利潤的雙增長,但這是蘋果財年收官季營收再一次遜于預期,華爾街平均預計蘋果第四財季營收為850億美元。財報發布后,蘋果管理層召開電話會議,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供應鏈方面的限制對第四財季業績有明顯影響,大約60億美元價值的貨品出現了供應不足的問題,影響了iPhone、iPad和Mac等產品。
iPhone13供貨艱難
秋季一直是蘋果迭代新產品的關鍵時間節點,在過去的兩個月中,為人熟知的iPhone 13系列、新的iPad Mini及iPad,以及搭載了Apple自家M系列芯片的MacBook Pro得以亮相。
盡管產品研發周期正常,但蘋果在今年7月已經向媒體預警,供應鏈問題將限制收入。庫克詳盡地解釋稱,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業內很多公司都提到過的芯片供應緊張,第二是東南亞地區制造業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供應不足主要體現在芯片供應緊張方面,影響公司大部分產品。
實際上,邁入5G時代后,過去只有消費類產品需要芯片的情況被完全打破,在數字化社會,不但汽車芯片上量,智能工廠、農場等新興技術和場景對芯片均產生了大量需求,加之疫情的干擾,導致了芯片廠對于需求的估算出現誤差。雖然擁有極致的供應體系,但蘋果也未能幸免。“預計2022財年第一財季供應不足的問題還將擴大,影響的貨值也將超過60億美元。”庫克補充表示。
對于蘋果而言,受到芯片缺貨波及的產品線首當其沖是iPhone,財報顯示iPhone銷售收入為38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64.4億美元增長47%,低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415.1億美元。對于中國區市場而言,三季度iPhone出貨量表現疲軟,上述增長主要來自于海外市場。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區智能手機出貨報告顯示,蘋果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秋季新品發布會的到來,讓市場對新iPhone有更高的預期,而最終在供應緊缺的情況下交出了不及預期的答卷。
好消息是,從需求側來看,用戶對于新品消費需求并未發生結構性改變,供應鏈緊張和需求強勁,正讓iPhone13成為過去五年間用戶等待時間最長的產品。蘋果官網給出的供貨信息是,目前iPhone13 Pro 512 GB遠峰藍在中國和日本的等待時間長達五周,在美國則為四周。
一位分析師表示,供貨中斷主要與四款iPhone13的相機模塊供應有關,因其大量零部件在越南組裝,但從10月開始,東南亞地區已經開始恢復業態,蘋果正在全力沖產能、保供應。
廣告業務顯露前景
今年4月,蘋果宣布修改隱私政策,要求應用程序詢問用戶是否愿意被追蹤。該舉動在加強隱私保護的同時,削弱了應用程序向用戶精準投放的能力,亦對在線廣告領域產生影響。
來自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僅有16%的用戶愿意被追蹤。由于數據減少,Facebook和Snapchat等平臺的廣告定向精準度較以往大幅下降,更多品牌方將廣告營銷費用轉去谷歌,谷歌的廣告政策是根據搜索詞匯顯示感興趣的內容,Facebook則通過應用和網絡追蹤收集的數據而選擇性顯示廣告。
在最近的財報季中已可看出變化,Facebook受此影響,廣告單價增速從二季度的47%下降至22%。10月29日,Facebook宣布改名為Meta,轉向元宇宙;與此同時,雖然該新規對谷歌并未產生明顯影響,但上述兩家企業試圖反對蘋果公司的隱私舉措。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12個州的總檢察長在一份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更新文件中寫道:“谷歌和Facebook兩家公司一直在合作,在蘋果設備和Safari瀏覽器中加強Facebook識別Cookie被屏蔽用戶的能力,從而阻止蘋果公司向用戶提供更強大的隱私保護能力。”
相比之下,該新規的實施讓蘋果自有的廣告業務對廣告主變得更有吸引力,在這半年中,蘋果的搜索廣告業務開始顯露出前景,根據報道,蘋果廣告業務所占市場份額6個月來增長逾2倍,主要來自App Store搜索。在蘋果第三季度財報中,涵蓋廣告收入的服務業務實現營收183億美元,同比增25.6%,預計2025年蘋果廣告業務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
正如分析師阿米特·達萊納尼的分析,把App Store由“內容發布”工具打造成“內容發現”工具是蘋果的一大機遇。在產品之外,蘋果無疑正在向軟件+硬件的生態型公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