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的”醫療“野心
本月月初,字節跳動連投了三家醫療企業,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從心理健康、到婦兒醫院、再到腫瘤平臺,字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逐漸細化。
對外投資是互聯網公司拓展疆土的常用手段,帶著技術、資本四處出擊的互聯網巨頭們,這幾年紛紛涌入醫療的“前沿高地”。
阿里是在醫療健康賽道最早布局的巨頭之一,以阿里健康為核心搭建了醫療帝國,并在今年實現了首次盈利;騰訊則多以“連接”戰略拓展醫療版圖,在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等賽道收獲了上市公司。
巨頭們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野心,坐擁千億估值的字節跳動也不例外,不過2020年才開始跨入醫療健康的字節,腳步有些姍姍來遲。
在文娛、教育、消費、游戲等領域,字節的投資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作為流量玩家字節跳動,能否在醫療健康賽道打開新的增長格局?
字節在投什么
本月月初,字節跳動領投專注心理健康賽道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好心情”。隨后,字節跳動的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小荷健康,投資了美中宜和和宏達愛瑞兩家醫療企業,分別持股17.58%和10.71%。
短短半個月,字節在醫療健康領域連投三筆,在醫療領域的布局進一步提速。其中,好心情擁有線下的實體心理診所;美中宜和和宏達愛瑞,前者擁有國際高端私立婦兒醫院,后者則是一家腫瘤多學科會診平臺。
隨著這三筆投資浮出水面不難看出,字節在醫療領域的布局進一步提速。
字節在醫療領域的第一次出手是在去年,2020年8月,字節跳動以5億元對價完成對百科名醫的全資收購,這筆收購也意味著字節正式進軍醫療領域。
同年11月,字節跳動醫療推出了健康業務品牌“小荷醫療”,并發布了“小荷”App和“小荷醫生”App,前者面向患者,后者服務醫生。這是一款集在線問診、醫療資訊、百科知識的綜合性醫療App,功能對標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隨后字節成立松果門診部,瞄準線下醫療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小荷醫療還是松果門診,背后的公司都為一家——幺零貳四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的核心創始團隊,正是百度的前高管。
幺零貳四公司的核心創始人吳海鋒和孫雯玉,都曾任職于百度十余年,兩人離開百度后于2019年5月共同創立了幺零貳四科技(海南)有限公司,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做醫療健康內容服務平臺。2020年12月,幺零貳四被字節收購。
對于字節而言,在公司醫療健康板塊的搭建與成長中,百度系功不可沒。目前字節醫療部門的核心成員都是曾經的百度系,吳海鋒的手下吳曉輝、王曦、李萌、譚待、劉海浪等總監、高T、高P在離開百度后,也隨之一同加入字節跳動。
去年年底,字節跳動成立了專門負責大健康業務的極光部門,吳海峰帶隊向字節跳動全球 CEO張一鳴匯報。該部門的業務對外統一品牌為“小荷健康”。
今年以來,字節在醫療領域的進一步步伐加快。1月份,字節對松果醫療進行戰略融資;3月份,再次對百科名醫進行股權融資。
字節的醫療投資邏輯
對于想要進行自我拓展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除了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之外,投資也是一只無形的手。
為了探索抖音和今日頭條之外的增長曲線,字節跳動在企業服務、教育培訓、文娛社交等領域攻城略地,通過投資和LP的形式,不斷拓展邊界,為自身的業務和財務做進一步的擴充。
醫療健康這款大蛋糕,被各路玩家虎視眈眈的盯著。騰訊通過投資和自建,逐步構建起醫療帝國;阿里也早早入場,在醫藥電商及互聯網醫療、消費醫療、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業務。相比于其他的互聯網大廠,新晉的流量新貴字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來得稍微晚了些。
對于醫療的投資也是字節“無邊界”四面出擊的打法之一,字節會選擇與自身業務兼容度更高,或者處在細分領域頭部位置的企業。今年以來,字節開始在細分的醫療賽道上開啟收購,包括口腔護理品牌“參半”,參半穩居天貓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漱口水類目第一名。
從本月字節投資的這幾家公司來看,這幾家企業也是細分賽道的龍頭。其中,好心情擁有該領域內最大規模的醫生群體,是國內最大的中樞神經領域及精神心理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美中宜和也在區域覆蓋、院區數量、中高端市場占有率上成為私立醫療行業的領頭羊。
從去年收購名醫百科網到如今在私立醫院進行布局,意味著字節正在從線上醫療向重資產的醫療服務端深入。字節并非盲目的擴展醫療版圖,而是基于自身的優勢,圍繞著內容生態展開,打通了內容科普、線上數字診療再到線下診所的閉環。
在投中網的報道中曾提到,字節收購百科名醫主要是為了建設更完整的平臺內容生態。“我們期待百科名醫為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注入更豐富、更優質的醫學科普內容,更好地滿足用戶獲取實用醫療健康知識的需求。”
今年年初,字節跳動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位于北京、上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mountain view三地的團隊正在招攬AI Drug領域人才。字節跳動的很多產品都是基于深度學習算法或者傳統圖像處理的算法來實現的,AI Lab 自成立伊始就成為了字節跳動的重點培養對象,如今切入醫療AI業務,毫無疑問可以發揮字節一貫的算法優勢。
字節為何著急投醫療?
眾所周知,巨頭入局醫療健康賽道已不是新鮮事。相比阿里和騰訊,字節跳動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還是略顯單薄。而先行一步的互聯網巨頭諸如阿里、京東,旗下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均已經在港交所上市,瓜分到了紅利。
去年12月,京東健康成功赴港上市,上市后連續暴漲,不到一個月市值翻了2倍多;在政策利好、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阿里健康也在去年財年取得首次年度盈利。顯而易見,先入局者已經吃到了“蛋糕”。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市場迎來大規模的政策利好,進入高速發展期。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2831億元,同比增長45%。
2021年上半年,醫療健康領域在一級市場的融資額接近900億,無論是傳統醫療投資人還是新進投資人都在積極涌入。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字節殺入了擁擠的互聯網醫療賽道。
不過,醫療健康并不是僅靠資本和技術就能深入的領域,流量變現的常用手段在醫療領域可能不太適用。張一鳴曾在公開場合說,“即便擁有醫療廣告的資質,今日頭條也選擇放棄做醫療廣告。”
字節的醫療團隊大部分都來自百度系,而百度曾因為醫療廣告誤導就醫并在醫療領域掉隊于阿里、騰訊,如今字節跳動在醫療廣告方面已有前車可鑒,未來或許會更加謹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數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主要營收來自在線醫藥銷售,無論是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還是平安好醫生,他們目前的主要營收來源都是醫藥電商,醫藥電商或許是當下互聯網醫療公司已被驗證的盈利路徑。據Tech星球報道,字節也在謀劃醫藥電商的布局,字節希望打造一個在線購藥電商后端產品,類似醫藥電商平臺。
相比于游戲、教育、消費等字節已經布局的行業,對于醫療行業布局會面臨更高的門檻。字節需要思考要怎樣利用其引以為傲的算法和流量,幫助自己在醫療領域建立起更多的優勢。
醫療這塊“硬骨頭”并不好啃,對于年輕的字節跳動來講,能否在醫療健康領域“后來居上”,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猜你喜歡
雪上加霜!字節起訴美國政府同時需應對知產訴訟:美攝在美國起訴字節獲受理
7月23日,北京美攝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在美國起訴字節跳動及其旗下海外產品TikTok代碼侵權一案取得重大進展,經過移送管轄和多次修改起訴狀后,美國北加州法院近日決定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