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聽說“精神心理互聯網賽道”這個詞,因為一筆2億元融資
字節跳動又雙叒叕出手了,這次投了一家心理健康互聯網醫療平臺。
9月7日, 專注于CNS(中樞神經)及精神心理健康領域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好心情”,宣布完成2億元C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字節跳動領投,復星健康、德誠資本、興富資本等跟投,老股東通和毓承、KIP中國超額認購。
字節跳動在醫療健康的布局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8月,字節跳動就以數億元對價完成對百科名醫的全資收購,并在同年底開了一家線下診療機構——松果門診。
因此,字節本次出手并不足為奇,但是“好心情”融資報道中的一句話卻引起了我的注意。報道指出:“好心情本輪融資刷新了國內精神心理互聯網賽道最大單筆融資記錄。”
近年來,關于心理的討論的確不少,還催生出包括“虛擬男友”、“游戲陪玩”等在內的“孤獨經濟產業鏈”,但“精神心理互聯網賽道”這個概念卻是頭一次聽說。
結果通過查詢資料發現,這個市場遠比我想象中要大——相關注冊企業超過10萬家,市場規模近500億;需求也更加旺盛——全球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的人數高達10億,中國2.5億;而向來敏銳的資本和巨頭們也早已下場布局。
2.5億精神疾病患者,催生了10萬家 “心理咨詢”公司
“晚上做夢會一直夢到自己在自殺,畫面清晰到我根本不知道是在夢里還是在現實中。經常會呆坐在那一天什么都干不了,會突然間地痛哭,直到把自己哭到胃抽搐到嘔吐……”梁晨對投中網如此描述自己的狀態,幾個月前,她剛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
今年6月,演員惠英紅也在一次采訪中講述了其患抑郁癥的經歷:“當時會把家里鏡子都蓋住,整天把自己鎖在房間里流淚,還吞過100多顆安眠藥……”
事實上,與梁晨和惠英紅一樣飽受心理疾病影響的人,不在少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有近10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影響,其中僅抑郁癥患者就有3億人,機構預測,到2030年,抑郁癥將在全球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在中國,精神障礙患者數量也達到2.5億人,總患病率高達 17.5%。
與高患病率相對應的則是我國醫療資源的嚴重短缺。
“掛號太難了,每次掛號都要提前兩周預約,專家號基本沒戲,但是情緒失控往往都是突發性的,沒辦法,只能去掛一個“不對口”的普通號。” 張佳月對投中網表示,她的母親是一名中度抑郁癥患者,不時會需要去北醫六院治療,但每次的就醫體驗實在“不敢恭維”。
“每次到醫院都能看到候診室排起長隊,有些人一打聽還是專門從外地來的,因為老家醫療資源有限,只能慕名來北京,通常要提前半個月就來排隊掛號,結果看病就用了10分鐘。”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精神科醫師僅4萬名,相當于每10萬人擁有的精神科醫師不足2位,尚不足國際標準的1/4。此外,據《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計劃(2015-2020)》分析,我國精神科醫療資源主要分布在省級和地級市,縣域及以下的基層醫療機構鮮有精神科、心理科,精神衛生供給不充足,分配也不均衡。
北京安定醫院曾參與的一項國際性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精神疾病存在巨大的“治療缺口”,需要治療卻沒有尋求或未能獲得治療的患者所占比例極高。在我國,有92%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
旺盛的市場需求與嚴重短缺的醫療資源,催生了一大批心理服務公司和機構。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心理咨詢”的相關企業已超過10萬家,而這些企業按照商業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專門提供心理健康知識、搭建社群的新媒體公司。這類公司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喜馬拉雅FM、荔枝FM等音頻類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視頻類平臺,提供心理健康相關資訊、兩性情感類文章、心理學知識科普,以及提供助眠音頻、冥想等視頻課程等,并會搭建相關社群便于患者間交流。代表企業有KnowYourself、青音輕心理;
第二類,線上心理咨詢平臺。這類平臺通常會擁有一支心理咨詢師團隊,提供面向C端個人用戶和B端企業用戶的在線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代表企業有壹心理、阿爾法心理、簡單心理;
第三類,線上線下聯動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這類平臺除了能提供簡單的線上心理咨詢外,還能提供醫患咨詢及診療輔助服務。具體來看,就是利用數據算法將患者和公立醫院精神科的醫生進行精準匹配,從而提高診療效率,建立在線一對一聯系,并提供藥品續方等服務,相當于是一家精神領域的醫療輔助平臺。代表企業有好心情、昭陽醫生。
這三大類公司共同構成了一條全新的精神心理互聯網賽道。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心理咨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480.4億元,且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百億精神心理互聯網賽道,字節、真格已入局
顯然,資本和巨頭們也嗅到了這個百億賽道的機遇。
在線心理咨詢平臺簡單心理早在2014年就獲得了真格基金、華創資本和Tim Draper的天使輪融資,并在隨后幾年又獲得了來自NEA恩頤投資,以及老股東真格、華創、Tim Draper的兩輪注資。
同樣還是線上心理咨詢平臺,壹心理自成立以來累計獲得了4輪融資,背后投資方包括北極光創投、賽富投資基金、頭頭是道投資基金、楓海資本等。
而上文提到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好心情,在本次融資之前,也累計完成了3輪融資,股東包括恩華藥業、通和毓承、韓國KIP(中國)、臺灣中華開發、中子資本等多家知名風投機構及上市公司。
此外,壹點靈、初心客廳、昭陽醫生、小懂健康等平臺也在過去幾年間獲得了多輪融資。
在剛剛過去的8月,精神健康品牌FLOW冥想獲得了由Evolve Ventures和光速中國共同領投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融資;6月,昭陽醫生則獲得來自經緯中國、千驥資本、歐普家族辦公室的數億元B輪融資;4月,壹點靈則獲得了由58產業基金投資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
不知不覺間,精神心理互聯網這一賽道已經涌進了一批實力入局者。但58產業基金也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從行業階段來看,我國心理健康行業在需求側、支付端、供應鏈三個環節仍處于早期階段。
報告指出,在需求端,用戶普遍不能正確認知心理健康,因此具有較強的病恥感,使得其發現自身有問題、并尋求干預的比例低;在支付端:對比美國的醫保、商業保險、雇主側,都承擔員工/被保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我國目前僅有廣州一城剛剛試點將精神心理咨詢納入醫保,因此普遍民眾看不起心理醫生的問題仍待解決。而在供應鏈端,我國仍面臨咨詢師短缺、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
與此同時,原本是為精神患者帶來溫暖、治愈的行業,也暗中滋生著灰色地帶。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心理咨詢”為關鍵詞的投訴達2600多條,其中大多都是針對一些心理咨詢機構誘導消費、收費高昂的投訴。
有維權者表示,其在某心理咨詢平臺上消費近萬元,對方承諾服務周期為一個月,還可提供代聊服務,結果平臺只發了幾個word文檔了事。
此外,自2017年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認證后,已經沒有由政府主導的統一的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但目前市場上,卻存在很多培訓機構宣傳心理咨詢師證書,聲稱證書受“國家認可”,并且“零門檻”、“兩到三個月即可拿證”、“拿證即就業”。
和心理疾病的對抗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當前我國心理健康行業的成熟度尚低,本就為心理治療增加了難度,但愿這些不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中梁晨、張佳月為化名。
猜你喜歡
雪上加霜!字節起訴美國政府同時需應對知產訴訟:美攝在美國起訴字節獲受理
7月23日,北京美攝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在美國起訴字節跳動及其旗下海外產品TikTok代碼侵權一案取得重大進展,經過移送管轄和多次修改起訴狀后,美國北加州法院近日決定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