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基元年”到來,“奇安信”距離千億市值還有多遠?
政策靴的落地,比市場預期的要快很多。
8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明確提出國家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行重點保護,并依法懲治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
對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定義,《條例》則明確指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等。
近兩個月以來,就在網信辦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滴滴”接連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的同時,《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產業政策法規摩肩而出。
7月12日,工信部發布《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3年國內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網絡安全提出的明確產值規模數字。
政策面的導向再清晰不過,資本市場率先反應。就在頒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7月12日網絡安全板塊逆市大漲,其中板塊龍頭股奇安信(688651.SH)打板漲停20%。
毫無疑問,在產業政策法規的明確指引下,網絡安全產業也必將加速進入爆發期,也將會有一批百億營收、千億市值的領軍企業脫穎而出。
01“關基元年”是一道分水嶺
今年被稱為“關基保護元年”。
奇安信(688651.SH)董事長齊向東的進一步判斷是:伴隨“關基元年”同步發生的,是人類社會從IT時代邁入了DT時代,在DT時代,經營者需要對網絡安全有著動態掌控,讓安全能力動起來,不斷循環升級。
關于DT時代,齊向東解釋道,DT時代的核心,是D,data,也就是數據。DT時代,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數字化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和具體業務、具體用戶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系統。
邁向DT時代的進程中,隨著海量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數據量井噴式爆發。但數據是中性的,在不同使用方式下就能產生不同的效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
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圍繞著數據資產的問題也不斷涌現。諸如數據黑產對個人財產的侵犯,以及近期美國剛剛經歷的成品油管道網絡攻擊事件,都表明“大數據安全”正在成為當前個人、企業、政府一致面對的安全重災區,網絡安全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
但與之對應的是,網絡安全也成為一個快速邁向千億規模的新興產業。由于網絡安全涉及眾多細分領域,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也使得此前網絡安全產業尚處于相對分散的市場格局,市場集中度還相對較低。
按照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2021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研究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達到718.8億元,方正證券指出,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安全廠商市占率僅5%-10%。
02DT時代的“免疫力”建設
DT時代,無論是安全系統,還是經營活動,都具備了相當的復雜性。齊向東指出, 這些復雜性體現為:一、企業經營者的安全責任,從以前的有限責任變成了無限責任。二、企業的經營活動,成為了國家網絡安全的一部分。三、網絡攻擊破壞企業經營,變成了高頻事件。
具體到網絡安全行業需求上,首先是新技術環境下,傳統IT架構存在明顯不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線上生產和生活方式日趨主流化,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邊界日益模糊,網絡攻擊等網絡安全風險進一步向現實世界滲透。5G、新基建、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醫療飛速發展的同時,在新技術環境下,新型網絡安全攻擊技術和手段層出不窮。
再加上以《網絡安全法》為標志的新的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較原等級保護制度在頂層文件支撐、核心文件體系、配套標準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變化,在新的等級保護制度體系下,監管力度越來越強,各單位的等級保護建設已經從“必要”變成了“必需”。
其次,進入DT時代,數據為王,但這時候數據更為分散且無法集中存儲,導致安全事件頻發卻缺乏溯源和調查取證手段。隨著信息系統規模的日益龐大,整個信息網中發生的安全威脅事件也在不斷增加,傳統的安全系統功能性無法滿足復雜化的需求。
最后是在DT時代,網絡安全需要從靜態隔離轉變為動態監控,完全變成一個復雜的過程。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想要安全經營,就要學會在經營中與這種復雜性打交道,這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針對風險發生的前中后期,奇安信推出以“一個中心、三重防護”為核心的等級保護建設方案、零信任身份安全解決方案以及態勢感知與安全運營解決方案。
過去兩年,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奇安信相繼在2019年提出“內生安全”,把安全能力內置到信息化環境中;在2020年提出“內生安全框架”,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建成內生安全體系,逐步完善并落地DT時代安全理念。
齊向東表示,IT時代,安全系統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法是隔離,不同的業務部門建設不同的網絡,安裝簡單的安全產品即可;而DT時代,安全變成了一個復雜的過程,先是通過運營發現問題,然后針對問題完善年度建設計劃,之后再通過五年規劃升級體系建設,讓安全動起來,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奇安信提出“經營安全 安全經營”,就是強調網絡安全的動態掌控。
03沖擊百億營收千億市值的奇安信
目前,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網絡、計算、存儲外的第四大IT基礎設施,隨著國家對網絡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網絡行業正保持年均20%以上的中高速增長。
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安全支出占IT 支出的比重仍遠低于美國以及全球平均水平,根據IDC 的數據,我國安全支出占IT支出比重僅為1.84%,相較于美國的4.78%還有很大差距。對此,工信部在《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3年重點行業網絡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要達到10%。
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日益復雜的市場需求,奇安信快速解決網絡安全隱患的亮眼表現獲得市場一致好評,與之對應的,是奇安信對于研發的持續投入。根據財報, 2021年上半年奇安信研發投入7.7億元,同比增加40.4%。在過去的4年里,奇安信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總比維持在29.6%-65.9%的高水平區間。
長期重研發的奇安信龍頭優勢將逐步凸顯,具體表現為奇安信總營收穩步增長,由高增速狀態回調趨向穩定增長,歸母凈利潤逐步向好。2016-2020 年公司總營收分別為6.6 億元、8.2 億元、18.2 億元、31.5 億元、41.6 億元。
雖然奇安信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銷售期間費用和研發投入都處于相對高位,但伴隨客戶粘性的增強,產品競爭實力凸顯,企業的護城河將更加牢固,屆時行業的“長尾”現象也將縮短。
在網絡安全行業處于上升周期,以奇安信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必將以優于行業的速度快速成長,成為千億級體量企業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猜你喜歡
奇安信:2021年營收58.09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63.08%
2022年一季度收入6.59億元,同比增長44.52%,一季度三費占營收比例下降17.27%,凈利潤虧損同比收窄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