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遭遇內卷?
自身轉型加之行業競爭加劇,順豐不順風。
近日,A股快遞龍頭順豐控股(002352.SZ)交出了上半年成績單。
相比于一季度扣非凈利潤-11.34億元,二季度為7.6億元,環比大幅改善,不過,整個上半年合計為-4.77億元,處于虧損狀態;歸母凈利潤則為7.6億元,同比下滑79.8%。這也是順豐控股自2017年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半年報“扣非”虧損。
針對利潤承壓,順豐控股解釋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擬將快遞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推高成本;二是,價格偏低的經濟快遞產品占比提升,拉低整體毛利率水平。
4月9日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為巨虧道歉的同時,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還明確表示,如果短期的利潤承壓能換來長期的競爭力,有機會將順豐控股打造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選擇,愿意調低未來1-2年的利潤率預期。
但此時,對于順豐控股投資者來說,不得不在割肉離場和繼續堅守之間,做出抉擇。
8月23日,順豐控股股價跌2.33%,收盤于每股56.71元,相對于2月18日的115.88元每股收盤價,跌幅為51.06%,市值蒸發2695.79億元。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王衛合計持有順豐控股59.29%股份,其身價縮水超1500億元。與此同時,第二大股東招廣投資減持順豐控股約1.06%的股權。
民營“快遞老大”卷入價格戰
2021上半年年報中,順豐控股明確表示,電商市場仍是快遞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事實上,順豐控股早就盯上了電商市場這塊大蛋糕,卻局限于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電商領域已經形成了巨頭壟斷壁壘,一直無法大幅度切入。
自2010年開始,順豐控股每年都會在電商領域推出一個新業務。但以順豐嘿客便利店為例,上線兩年多就損失了十幾個億。
繁榮的網購電商市場,無疑是快遞行業的源頭活水,順豐控股始終沒有放棄爭取。
順豐控股鋪開的“第二張網”——經濟快遞業務,就主要服務于主體電商市場,產品注重性價比并提供優質電商件服務。
2021年上半年,順豐控股經濟快遞業務增長迅猛,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 69.16%。
但順豐控股在年中報也坦言,電商快遞競爭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成為電商快遞擴大份額的主要手段。同時,隨著資本助力新玩家入局電商快遞市場,低價策略成為新玩家快速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沖擊電商快遞行業原有競爭格局,價格戰愈發激烈。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2020年快遞行業平均單價一直處于下滑狀態,由2010年的24.6元/件跌至2020年的10.55元/件。
一向以快速、高質量服務和高價格著稱,且單票價格遠超同業的順豐控股,也不得不犧牲利潤爭取在經濟快遞業務上的市場份額。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順豐速運實現速運物流業務量51.3億票,在去年同期受益于防疫緊急寄遞需求爆發的業務量高基數下,仍實現同比增長40.4%,兩年平均增長59.5%,高于行業的兩年平均33.4%的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順豐控股上半年速運物流業務票均收入為15.94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8.39元,下滑了13.32%。
而且,2015-2017年,順豐控股的毛利率在20%左右,近年明顯下滑,到2020年跌至16.35%。2021年上半年僅為10.1%。
目前這種低價競爭在行業內還在持續,且順豐控股下滑最為明顯。以7月為例,順豐控股單票收入同比下滑10.69%;其次是申通,同比下滑7.08%,最后是圓通,同比下滑6.33%。
“快遞老二”京東物流奮起直追
自從通達系快遞逐漸衰敗,“快遞老大”順豐控股與一度以物流業務收入排名第二的京東物流(2618.HK)之間的競爭成為了快遞行業的最大看點之一。
順豐控股和京東物流同屬高端物流,運營模式都是通過重資產建立的直營體系,舍得在倉儲、卡車這些重資產投入,有很高的自動化水平,并且都很接近終端消費者。
緊跟順豐控股,京東物流也發布了2021年中報。
2021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實現總營收485億元,同比增長53.7%。京東物流同樣呈現虧損狀態,經調整后的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凈虧損15億元。京東物流稱京東物流因長期加大網絡基礎設施、供應鏈技術研發等投入,以及進一步加大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廣度深度、擴大就業規模等。
順豐控股2021年上半年,實現總營收883.44億元,同比增長24.20%。從營收規模來看,順豐控股是京東物流的1.8倍。但從營收增速來看,京東物流是順豐控股的2.2倍。
一直以來,京東物流都因依賴母公司備受質疑。但2021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外部客戶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09.6%,達到265億元,占總收入的54.7%。
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正在加速擺脫對京東集團的依賴。而對于順豐而言,京東物流的這一變化也意味著未來雙方正面交鋒的機會將越來越多。
狹路相逢,難免一戰。一個脫胎于電商平臺,一個發家于貨運服務,順豐控股和京東物流的備戰策略各有不同。
在京東物流財報中,“一體化供應鏈”高頻出現。根據京東物流的說法,這類服務,會是京東物流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也就是“倉配一體化”升級版。
背后有京東集團強有力的支持,以及成熟穩定的電商平臺,京東物流持續加注倉儲建設。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約1200個倉庫,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約2300萬平米(包含云倉生態平臺的云倉管理面積)。過去一年,新增倉庫數量450個,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
再看順豐控股,十分注重高效的干/支線網絡搭建以及端到端的布局。京東物流建倉的時候,順豐不停擴大自己的自有全貨倉機隊。
截至2021年6月,順豐擁有66架全貨機。順豐控股全貨機及散航總計航空線路2265條。同時,順豐花費超過200億在湖北鄂州建設機場的投資。
據《中國商報》,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表示,在一體化供應鏈上,京東也做得最好。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京東物流的收入結構中,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達到336億元,成為京東物流營收的重要支撐。而在網絡、網點布局方面,順豐起步早,更加成熟一些。他認為,京東物流目前的體量雖然不如順豐但后勁很足,而順豐則需要在新的增長點上多下功夫。
猜你喜歡
再創新高,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745億件,收入1.4萬億元,增21%、13%。國家郵政局推進快遞進村、進廠,助力鄉村振興?,F存快遞物流相關企業超134.4萬家,新增12.6萬余家,廣東、江蘇、山東數量居前三,8.55%企業涉司法案件。快遞業務量攀升,為新春假日經濟注入新動力
2025年全國快遞日均超5.5億件,春節前夕超6.7億件。快遞企業加強數字化建設應對高峰,出口“拼車”模式降成本。快遞業展現經濟韌性,相關企業超134.4萬家,廣東、江蘇、山東數量居前三,8.55%企業涉司法案件。